每月5元的独生子女保健费,曾经成为整整一代人的家庭记忆。但是,从1982年起对独生子女家庭实行的这一奖励政策,32年来很多省份几乎没有什么变化。(8月13日《南方都市报》)
一项并未消除的公共政策,却只成为一代人的“独家记忆”,当然,对于一项长年几乎没有变化、福利的边际效应已趋“聊胜于无”的政策,遭遇主动或被动的遗弃,也是不难理解的。如今,关于它的“取消”或是“存留”,或许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是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尴尬值得审视。
既然是意在提高保健水平,自然是应该随着物价水平、收入水平的水涨船高而修正,否则,就偏离了原先设定的政策初衷。这种现象据说被界定为“政策休眠”,这种来自学术的概念界定,本身也说明了此种政策休眠式惰性的典型性存在。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除了30多年少有变化的独生子女费之外,比如实施已多年来,票价也涨了N倍,但保额却从来未有提升的铁路意外伤害强制险种、比如已有12年未变的空难理赔标准、再比如曾多年不变的国家贫困线标准。梳理其中,便不难发现,这种政策休眠式的惰性,大多发生于关乎社会民众福利范畴。从根本上说,这种政策性休眠,既是对公众应得福利的一种变相剥夺,也是对政策善意的消解。
此事的尴尬之处,还不尽在此。奖励政策在32年内虽然没什么变化,但是确实是没有中断过,那么有必要追问的是,当此项福利逐渐被公民个体所忽略,那么这些持续支出的公共支出又去了哪里呢?这毕竟是一项全国性的公共支出,恐怕也是一笔不少的钱。如今,关于政策的去留可以广泛讨论,而关于这笔支出的去向,也有必要有个权威说明。
当然,从根本上来说,审视整个事情,更大的希冀,还是在于公共福利能更真切。让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共识,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公共政策的设计层面,应该基于公民权利的改善,因时因地进行政策调整,规避“聊胜于无”的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