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升即走”让老师的路越走越窄

发布时间: 2014-07-30 11:25:15   |  来源: 齐鲁晚报   |   作者:张枫逸   |  责任编辑: 君君

 

因为之前签订合同中规定“就职9年未评职称的老师必须离职”,从2004年起任讲师的清华大学教师方艳华如今已到了“非升即走”的最后期限。五天里,帮助方艳华请愿留任的毕业生来信有50多封。(7月28日《中国青年报》)

不仅是清华大学,眼下“非升即走”制在国内很多高校施行,其核心理念就是“分级流动、末位淘汰”,教师在约定聘期内不能向上一级晋升职称则不予续聘。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通过制度设计鼓励竞争、促进流动,保证最优秀的师资力量,本无可厚非。

然而,问题在于现行高校职称评定标准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对于那些由于承担了比较多的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兼顾科研工作的教师来说,这样的职称评定并不公平,以此决定其去留更难以服众。

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都是高等教育的功能,但长期以来国内一些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十分普遍。可以想见,拿职称评定“绑架”教师去留,必将进一步导致科研和教学之间的失衡,乃至于误伤那些淡泊名利潜心教学的教师。

诚然,我们需要相关机制来优化教师队伍,提高积极性主动性,但评价指标不应是单一的,而应有多个维度。对于学术型教师,可以看其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对于教学型教师,则应把评价权交给学生,让潜心培养学生的优秀教师也能得到认可。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