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洋快餐”遇上“中国式监管”
发布时间: 2014-07-22 11:53:20 | 来源: 深圳特区报 | | 责任编辑: 沈晔
近日,东方卫视记者卧底两个多月发现,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被曝通过过期食品回锅重做、更改保质期标印等手段加工过期劣质肉类,再将生产的麦乐鸡块、牛排、汉堡肉等售给上述快餐连锁店。据悉,这些过期鸡肉原料被优先安排在中国使用。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国内很多消费者往往更信任“洋快餐”,认为其管理相对规范,也更在乎全球性的品牌形象。所以每当曝出“洋快餐”的负面新闻,都能产生更刺人眼球的效应。而这一次上海福喜的“过期肉”事件,则让“洋快餐”全军覆没,因为在其供货名单上,几乎涵括了能说得出名字的多数“洋快餐”。
最让人意外的是,上海福喜并不是什么食品小作坊,它也是知名外企,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及蔬菜加工集团——美国福喜(OSI)集团在上海的分公司。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家外企在中国市场上,完成的一次对“洋品牌”的集体重创。这起事件给消费者普及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没有严格的市场监管,不论中企外企,不论多么历史悠久,都可能学坏变质。
新闻中提及的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福喜公司的一位员工说:“检查的时候,那一天才是真正的生产,就像皇帝下去微服私访,先打好招呼,老百姓排队,欢迎欢迎,他要直接偷着去呢?他就可以看到真实的情况。”这当然是对监管失职的最好揭露,如果考虑到这家企业今年还被上海有关部门评为“嘉定新城(马路镇)食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A级)”,就会更有讽刺效应。
食品安全监管,似乎已误入这样的歧途:只要不出人命、不出“大事”,从员工到企业到监管部门,就可能彼此糊弄周旋。一个政府部门评定的A级单位不过如此,其他的企业又能好到哪里去?“洋快餐”之外,“中快餐”是否能幸免?
现在很多人批评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对供货商没有尽到监督责任。的确,不管有怎样的理由,这些“洋快餐”把问题食品卖给了消费者,该承担的责任不能逃避。但也必须实事求是地说,企业终究只是企业,不可能无限制地要求他们承担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食品安全,终究不能靠“洋快餐”的自律,而是要靠纳税人供养的监管部门。“微服私访”这样的中国式监管,才是最需要追问追责的。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