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中华儿慈会,大多数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两年前的一场“小数点风波”中,比起儿慈会资助的那些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公益项目,儿慈会这个组织的本身却被忽略了。从“操作型基金会”转向“资助型基金会”,儿慈会努力地寻找一只只让自身站得更稳的腿,协助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经历了小数点事件的轩然大波后,儿慈会选择重新出发,继续坚持公益透明的方针,强化规范管理,运用创新和互联网思维,努力做好这项“玻璃瓶里的事业”。
资助型公募基金会
儿慈会的全称是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于2010年1月12日正式成立,属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儿慈会自身没有腿儿,但我们要做一个资助型的公募基金会,支持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儿慈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林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事实上,儿慈会的确支持了许多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项目,例如星星雨、太阳村、天使妈妈、为孩子加个菜等公益项目。为何选择走资助型公益基金会的道路?王林表示,儿慈会从创立之初就致力于用创新的方法整合社会资源,立意与国际慈善救助组织的运作方式接轨。与此同时,中国民间公益组织井喷式的发展也让大批有理想、专业度高的公益组织因资金问题捉襟见肘,项目无法落地。募集民间善款,资助民间公益组织,可以让最能贴近民众需求的民间公益组织施展拳脚,得以历练和发展。
然而,儿慈会也有苦恼,“我们缺乏一个品牌性的项目。”王林表示,儿慈会缺乏一个像“希望工程”、“母亲水窖”这样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项目。2011年7月,儿慈会推出了“童缘”项目。截止到目前,“童缘”资助民间公益组织开展了214个公益项目。王林表示,“童缘”项目将对接受资助项目执行方运作程序全程监督和评估,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全程监督,申请“童缘”资助的民间公益组织需要由儿慈会的专家委员会进行讨论、筛选、公示,经儿慈会理事会讨论通过后,由儿慈会进行资助,并且提出考评要求,一年之后由受资助慈善机构写报告交予儿慈会评判。
玻璃瓶里的事业
2012年12月10日,儿慈会陷入了小数点风波。有网民发现其2011年年报有近48亿巨款神秘消失,有洗钱嫌疑。儿慈会随后解释称该数字是财会人员在手工编制财务报表时因小数点错位造成,实际应为4.75亿元。而失误造成的错误数字,由于不是基金会实际收入,只是“现金流量表”中的数字,审计部门也未注意到。现在,风波已经过去,再度提及往事,王林直言该事件几乎让儿慈会遭受“灭顶之灾”,但儿慈会随后的一系列举动却证明了整改不是一句空话。
“当时儿慈会发展过于注重速度,小数点事件暴露出儿慈会在管理上的重大漏洞。”王林表示,事件发生后,儿慈会制定了相关整改措施加强自身管理建设。一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相关部门进行整顿;二是准备成立特别社会监督委员会,让社会爱心人士和专家对基金会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为更好地开展慈善救助工作献计献策;三是准备择机设立公众开放日,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基金会工作。与此同时,在遵守国家法律规定,保护捐助人、被捐助人隐私的基础上,最大化向公众实现公开透明。
“公益是个玻璃瓶里的事业。”王林表示,经历风波后,儿慈会能够在风波中没有失去公众的信任,依靠的是自身的廉洁,因为儿慈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守三个底线:道德底线、法律底线、章程底线。“小数点风波”爆发到2013年1月5日的27天里,即质疑声铺天盖地的时候,中华儿慈会的善款不降反升,达到981万余元,而且大多是公众的捐款。“我们非常感谢公众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王林由衷地说道。
互联网思维的基金会
王林告诉记者,儿慈会实行全员岗位责任制,与每个项目签订协议,保证项目的具体化、可操作,企业化的管理让儿慈会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儿慈会在面对新生事物时更加从容。根据儿慈会在官网上公布的2013年财务报告,2013年基金会共计支出8495万元,比2012年同比增长17%,其中救助活动支出8142.7万元,占全年总支出的95.9%,管理及行政开支314.7万元,占全年总支出的3.7%,筹资费用支出37.7万元,占全年总支出的0.4%。
腾讯乐捐平台、新浪微公益、搜狐公益平台、支付宝公益平台、易宝支付平台、51give平台、淘宝公益店铺、雅虎公益平台等,儿慈会积极地与这些时下热门的网络公益平台合作。2013年,网络平台募款金额为15535853.05元,占总募款金额的21%。不仅如此,儿慈会项目还看到了互联网公司在公益领域的努力,儿慈会9958儿童救助项目与百度健康公益联盟携手,58同城的二手交易平台也成为儿慈会捐赠项目基金的合作伙伴。在新浪微公益平台上,中华儿慈会支持的爱心家园义工联项目、天使妈妈专项基金、西部儿童专项基金都得到了大批网友的认可。2013年,中华儿慈会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的订阅号与服务号,定期将儿慈会的工作动态、救助情况等点对点地推送给订阅用户,同时,为他们分享业内最新政策、活动,还可通过链接基金会募款通道实现在线捐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