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正准备放飞红隼

资料图 振翅高飞吧!向着家的方向
昨天上午,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黄河湿地中牟段举行2014年首次野生鸟类放飞活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鵟、红隼各1只和3只豆雁,经过工作人员一段时间的精心养护,顺利回归大自然。
昨天早上9点左右,记者赶到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时发现,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鵟、红隼各1只和3只豆雁,已被安全地从饲养室转移到特制的笼子当中。饲养员告诉记者,这几只鸟都是几个月前受伤或被捕,被热心市民发现后送到救护中心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已经具备重返大自然的条件。
“快看,它又飞了回来。”昨天上午10点多,在黄河湿地中牟段,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放飞。第一只豆雁顺利放飞,快速挥动着翅膀向远处飞去,但是第二只放飞的鵟却出现了温馨一幕,它并没有急着离去,而是围绕相处几个月的饲养员们盘旋两个大圈之后,才飞向远方。
“鸟也有情,这是在跟我们告别呢!”饲养员感叹,虽有不舍,毕竟大自然才是它们的家。随后的3只鸟也在略作挣扎后,顺利回到了大自然。
放飞地点选在黄河湿地中牟段,距离黄河大堤只有400到500米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主任李万林表示,选择这里是因为这一带人类活动较少,植被丰富,鸟类活动频繁,有利于放飞鸟类迅速适应野外生活。另外一个原因是,黄河湿地都是候鸟迁徙的必经地,有利于豆雁等鸟儿重新归队返回北方。
记者了解到,2013年,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共救助各类动物400多只,跟之前几年相比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李万林说,这与近年市民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有直接关系,野生动物被人为伤害的案例出现了下降苗头。
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热线电话:0371-65595952。
[知/识/链/接]
红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喙短,鼻圆,翅长而狭尖,飞行快速,善于在飞行中追捕猎物,栖息于山地和旷野中,吃大型昆虫、鸟和小哺乳动物。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于非洲、欧洲、印度及中国。是比利时的国鸟。
鵟:(见下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上体主要为暗褐色,下体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横斑或纵纹,尾羽为淡灰褐色,具有多道暗色横斑,活动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等地,以各种鼠类为食,也吃蛙、蜥蜴和大型昆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