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洪广:传统开发商如何向特色小镇转型
2017年1月14日~15日,北京华城汇科技有限公司在京举办中国首届特色小镇模式创新与项目实操总裁峰会。围绕“特色小镇的政策、商业模式、投融资方式”等相关热点话题,与会嘉宾展开了深入研讨。北京特色小镇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匡洪广出席了本次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本文根据现场实录整理。
现如今还有相当部分的开发商对小镇概念不理解,不了解特色小镇的具体内涵。大家有没有思考过特色小镇为什么这么火?首先,我认为,从大的方面来讲,建设特色小镇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从新型城镇化到双创平台,特色小镇满足了广大的消费需求,是供给侧改革的良好载体。从各层级的工作来讲,第一,全域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需要特色小镇的支撑;第二,生态修复、城市的更新改造离不开特色小镇;第三,扶贫、智慧农业的展开要依托特色小镇。其次,从个人角度来讲,房价高、空气质量差、幸福指数低等大城市病问题导致了我们对特色小镇的高度关注。因此,特色小镇与国家战略相关、与百姓生活相关,更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五个方面的内容,一、城镇化的逻辑,二、特色小镇的本质是什么,三、小镇开发和大盘开发区别在哪里,四、传统开发商如何向特色小镇转型;五、小镇的规划建设。
城镇化逻辑。小镇城镇化的逻辑是什么?我国土地面积幅员辽阔,按照当前省、市、县、镇的行政体制进行资源匹配时,容易忽略每个镇的资源的禀赋差异,而人口涌向大城市又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我们根据北京城市发展情况提出了一个未来城市发展蓝图。现在五环以内已连成一片,70%的产业,60%到70%的其他功能,再往外围就应该是特色小镇,未来北京可以称作“大都市区”,包含中心城区+副中心+卫星城+特色小镇。每个小镇就是一个产业的磁极,离城不离京,通过轨道交通、公路交通等方式保持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如此一来,就可以破解北京的大城市病。
特色小镇的本质。第一,破除工业依赖;第二,破除区位依赖;第三,破除资源依赖;第四,破除千城一面。站在科学市场的角度来看,特色小镇是一个创新,是一个大的进步。这里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主导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的升级,包括时尚、健康、信息、环保、金融、旅游等高端产业;二是空间重塑,包括城市更新、城市再生、城市修补,空间二次改造,包括创新产业、文化旅游等。
以浙江特色小镇发展为例,现在有两个推手。一是政府,对政府而言特色小镇是新兴产业的孵化器,浙江的云栖小镇、基金小镇、梦想小镇都是新兴产业的孵化器。二是创新创业新平台,并非“高大上”才是创新创业的产业,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是一种创新创业。
小镇开发与大盘开发的区别。大盘开发没有产业支撑,小镇开发有产业、有税收贡献;大盘没有特色,小镇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大盘是一次性收益,小镇是多重收益,包括地产升值的收益,运营的收益,也包括将来金融这些手段变现的一种收益;小镇有政策支持,小镇建设可以拿到很多地;大盘实际上是一个产品,小镇则需要匠心经营,并非标准化的产品。
传统开发商向特色小镇转型。我概括为三个类别:第一个为1.0版,其特点为开发商没有产业支撑,主要税收来源依靠房地产销售,结合互联网的发展,对业主的服务有所提升;第二个2.0版本即旅游消费,除了卖房还有旅游地产、景区运营或者其他的收入,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如圣诞小镇;真正能够体现小镇大创新的是第三个3.0版本,即以产兴镇,产镇融合为一体,如梦想小镇、云栖小镇。
小镇的规划建设。首先,开发商转型做小镇运营商需找准项目切入点,锁定主题、产业;其次,传统的产业集群转型需要投资,产业基金里嵌入小镇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可以针对产业集群的研发、标准、渠道、品牌、技术等短板进行弥补。
当然,这里值得强调的是,谋划比规划更重要、规划的流程要明确、功能定位要准确,光有一个概念还不行,要把概念分解成产业,分解成项目和业态,这样才能支撑起来。
我们是一个特色小镇公司,也是一个平台性的公司,我们现在有五个模式:扶贫型特色小镇、匹配投资主体型特色小镇、龙头企业转型特色小镇、品牌授权型特色小镇、全链条解决方案型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匠心、需要情怀,它是未来决定中国转型升级、发展创新驱动的大的战略、大的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