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出实招 “招才”重基层
发布时间: 2018-05-02 11:09:31 |来源:人民日报 | |责任编辑: 曹洋
今年3月份以来,全国多个省份2018年公务员招录考试密集进行。与往年相比,今年各地在突出基层导向、留住基层人才方面频出实招、力求实效,呈现颇多亮点。一些省份通过设置定向计划、降低开考比例、放宽专业限制及年龄限制等方式,对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给予政策倾斜,努力解决岗位之间“冷热不均”的问题,探索破解基层岗位招人难、留人难问题。
多措并举广纳贤才
“今年,江苏省公务员招录政策亮点很多。现在南京、苏州等二线城市发展很快,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生活需要,我觉得回去就业、建设家乡是个不错的选择。”籍贯江苏的中国人民大学2018届硕士毕业生邱月玲参加了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今年,江苏省进一步放宽考生专业限制,全省有1321个招录计划不限专业,6323个招录计划专业设置到大类,共占到总计划数的90%。
为了吸引人才,今年各地在基层公务员招录政策上持续用力,广纳贤才。例如,今年湖北省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7382名,其中县乡一级基层机关就招录6126人,占到招录计划的83%,并将乡镇(街道)机关职位的学历条件放宽到高中、中专或技工学校,年龄放宽到45周岁。广西壮族自治区将部分招录机关急需的医学、城乡规划、食品检验等专业性强的职位列为紧缺职位,给予放宽笔试开考比例、单独划定合格分数线等政策。贵州省公务员招录则对优秀技校毕业生敞开大门,按照有关规定,贵州省户籍或贵州省生源取得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证的高级技校或技师学院全日制毕业生,可以对应报考学历条件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大专、本科学历的职位。
优秀人才正在成为各地争抢的“香饽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战略与政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刘洋表示,除了公务员考试外,各地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等,纷纷出台人才政策,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住房、户口、子女入学、出入境、医疗、税收、资金支持、各类补助等。这些人才政策成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举措。
基层导向释放暖意
“基层最贴近群众,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刘洋表示,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一支,基层公务员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处在经济社会建设的最前沿,在社会稳定、基层治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不过,由于基层地处边远、条件艰苦、待遇较低、晋升途径狭窄等因素,基层干部流失日渐成为一些地方反映的突出问题。
要想留住人才,首先要招到人才。为了增强公务员招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全国多个省份实行分级分类考试,针对不同职位特点,细分考试类别,并将笔试公共科目《申论》考试设置为通用卷和乡镇卷,分类选拔优秀人才。例如,乡镇类考试主要测查从事乡镇级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此次多个省份乡镇类考试紧跟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主题,通过基层干部管理、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厕所革命等具体问题,从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等不同维度进行考查,突出乡镇工作实际。
同时,省级公务员考试中,重视基层工作经验、加大面向基层招录力度的做法日渐普遍。这为基层人才提供了更多机会。笔者注意到,多个省份的省级机关除部分专业性较强职位外,全部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另有一些省份专门拿出数百个职位,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以及“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等基层工作人员。
邱月玲颇有感触地说:“基层导向的招录风向标,显示出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用人要求和基层情结,也鼓舞我们年轻人在基层一线加强锻炼、敢于担当,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专家认为,各地“省考”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释放出阵阵暖意。这些举措表明了国家和地方进一步推动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决心,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基层。
长效机制有待完善
分析人士表示,长期以来公务员系统存在着“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现象。如何有效管理人才,考验着政府智慧。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新政策新举措,从公务员的录用、在岗考核和退出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近日,浙江省舟山市启动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工作,公开招录10个岗位的12名聘任制公务员,涉及大宗商品交易、国际金融等领域和行业,通过人选报名、资格审查、专业素质评估、专家面谈、考察体检、公示审批等层层选拔确定最终人选,并签订聘任合同。聘任制公务员引入市场机制,采用聘任合同管理,实行市场年薪。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探索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扁平化管理,打破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人员的身份限制,实现了双向流动。在部门领导的竞聘上,淡化了编制和级别的差别。此外,当地还对公务员进行诚信管理,建立诚信档案,信用记录直接跟干部考核、任用、奖惩挂钩。
刘洋认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流动、人才激励和人才评价等环环相扣,不可分割。各地引进的人才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不同层次的人才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只有尊重人才发展规律,“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激才”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人才管理长效机制才能尽快建立和完善。政府应做好宏观规划和政策落实工作,搭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以更好地发挥人才作用、促进地方发展。赵鹏飞张研
相关新闻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