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医生服务已覆盖5亿人 上门服务不是必须的
发布时间: 2018-04-27 14:40:44 |来源:人民日报 | |责任编辑: 曹洋
图为北京市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生姚弥(右)在为一位居民诊治。记者李红梅摄
医患之间就像朋友
熟人模式让家庭医生更擅长治疗固定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提供有温度的医疗,医生和患者不再是冷冰冰的关系
4月的北京,春暖花开。一大早,姚弥坐在诊室里,忙着接待他的“回头客”,没时间看一眼窗外美景。
75岁的冯阿姨推门进来,这是姚弥上午看的第二十位患者。
“阿姨,最近感觉怎样?”姚弥和冯阿姨就像隔壁邻居见面一样亲切。冯阿姨满脸笑容地回答了问题,姚弥又问了一些关于脑血病的情况,如“药按时吃了吗”“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等。接着,又问起了冯阿姨的丈夫和女儿的情况。冯阿姨的丈夫前段时间腿伤了,康复之后天天骑车锻炼身体。在国外的女儿患有甲亢,但又想要孩子。冯阿姨的家人都找姚弥看过病,姚弥针对冯阿姨全家的情况再次给出建议。
姚弥是一名全科医生,也是我国第一届“5+3”规范化培训出来的北医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2015年,作为当年的优秀毕业生,姚弥自愿到北京市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他知道目前基层条件差一些,却是全科医生最能发挥才干的地方。
在社区,姚弥感受到与大医院科室轮转培训时的不同之处。他看的不是患者的某一种疾病,而是患者的所有疾病,还要照顾患者心理感受,考虑其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成员支持情况等。他看的不是患者一个人,而是全家人。他不仅帮患者看病,在对方病好之后的康复期、稳定期,都会给出建议。姚弥发现,2016—2017年接诊的8000多人次中,6000多人次都是看过两次以上的“回头客”。这些“回头客”有儿童、有老人,看的疾病种类达到300多种。固定的就诊人群,连续性的诊疗服务,让姚弥和大部分患者成了熟人或相互信任的朋友。
“我的大部分病人即使去了大医院专科看病,回来还会问我药能不能吃,请我结合他们的身体情况作出综合判断。”姚弥说,经他诊疗的除了肿瘤、外伤等患者,很少需要转到大医院,一年不超过80位。也就是说,90%的患者基本都在社区解决了问题。这对于一个周边5公里内有5家全国著名三甲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非常不容易。
“固定人群、连续性服务是家庭医生服务的特点和优势,熟人模式让家庭医生更擅长治疗固定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提供有温度的医疗,医生和患者不再是冷冰冰的关系。”北京市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说,在长期的医疗照护中,有的家庭医生摸索出不少独具特色的慢病管理方法。
家庭医生并不低一级
全科和专科平等协作,全科医生负责首诊、基本医疗,专科医生负责疑难重症处理
很多人觉得,家庭医生就是以往的赤脚医生、社区医生,什么病都看但都看不好,主要是开药没有多大作用。
姚弥一年诊疗了300多种病,这些病他都能看吗?
北大医学部全科医学系主任迟春花说,全科医生在培训中,有27个月在各大医院专科轮转,先必须通过各专科严格的考试,然后通过北京市全科医师执业资格考试才能上岗。“全面并不意味着只是蜻蜓点水,而是对各科知识都要深刻掌握。全国考试通过率仅30%,北医考试更难,通过率更低。”
按照国家对全科医生培训的要求,高水平的全科医生必须经过“5+3”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生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成员和牵头人。全科医学也被称为家庭医学,跟其他专科一样,也是一门临床医学专科。迟春花介绍,全科医学很“全面”,不仅需要有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注重预防和康复,对固定人群实施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等。
“全面并不意味着不精不专,也不比专科医生低一级。比如,呼吸科医生看不了内分泌、儿科,可是家庭医生都能看。”迟春花说。
吴浩曾在英国、澳大利亚专门学习医学课程。“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的一半,他们发挥首诊服务、基本医疗保健、健康管理的作用。居民有什么问题先找家庭医生,需要转到专科也是家庭医生帮忙预约转诊,否则保险不予报销。直接看专科的诊疗费高昂,性价比不高。”
吴浩提出,家庭医生不只是看小病,而是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基本医疗在我国以及一些国际组织被翻译为“初级卫生保健”,很多人对此理解为水平较低、技术较差的卫生服务。而长期以来开展基本医疗保健的基层医疗机构水平不高,也加深了人们对家庭医生的认识误区。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经过简单专业训练的赤脚医生,有效地提高了中国的健康水平。然而,今天的家庭医生,是按照国家标准经过规范化训练的高素质专业医学人才,不再是昔日的赤脚医生。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已转变为生活方式,只有关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才能应对健康挑战。全科医学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被许多国家青睐,全科医学体系逐步成为各国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
“西方没有基层之说,全科和专科平等协作,全科医生负责首诊、基本医疗,专科医生负责疑难重症处理,不能简单说‘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吴浩说。
上门服务不是“必须的”
要不要挨家挨户提供上门服务需进行评估。居民对家庭医生进家服务期望值高,与我国医疗体系缺少康养护理环节有关
姚弥和他的团队管着2000多名居民。
“1/3是健康人,1/3是有健康高危因素的居民,剩下1/3是有慢病的患者。针对一些行动不便、高龄的居民,比如一些需要创面换药的患者、临终病人、高龄老人,家庭医生团队才提供上门服务,但一年上门次数不超过50次。”姚弥说,要不要提供上门服务需要评估,毕竟上门服务一次要占用1个小时,而且是团队6个人一起去上门,可以带到居民家中的医疗设备、药品非常少,并不利于诊疗的开展。
在公众争论家庭医生该不该上门服务时,姚弥的同学杨明正在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习。他发现患者习惯找自己的签约家庭医生看病,平时有问题也是通过社区的家庭医生服务APP、微信与家庭医生沟通,家庭医生有专用座机用来与患者进行电话沟通。只有对少部分没法到门诊、需要护理的患者,才会提供上门服务。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年有42万诊疗人次,上门服务仅为1000多人次。吴浩说,居民对家庭医生进家服务期望值高,与我国医疗体系缺少康养护理环节有关。“患者从医院治疗回来,需要大量康复护理,应该有专门机构提供服务,然后再让病人回到社区,现在是直接回到家里,缺少应有的康养服务。”据估算,上门一次的服务成本约为每人286元,随着人力成本上升,上门服务将越来越贵,许多居民收入水平难以负担。
“国外的全科医学也叫家庭医学,绝大部分全科医生都将成为家庭医生。‘家庭’的含义与全科医学定义、医学模式有关,也与卫生体制有关。如美国以家庭为保险对象,与家庭医生签订协议;也有全家人信任全科医生,聘请其成为家庭首诊负责人。”吴浩说,家庭医生并不是一定要上门提供服务。
在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由全科医生牵头,还包括乡镇卫生院医生、村医、护士等。这种团队服务模式最初于1967年由美国提出,经过试点论证,发现其可有效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很多发达国家纷纷效仿。
吴浩说,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守门人,是医疗资源配置者。由于分级诊疗机制尚未建立,全科医生手里的资源较少,造成老百姓“有病乱投医”。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让公众多了解全科医生配置医疗资源的特殊地位,以及对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重要作用。(记者李红梅)
相关新闻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