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为春节“加餐”

发布时间: 2018-02-12 16:10:32 |来源:人民日报 | 佚名 |责任编辑: 沈晔

 

2月9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在北京举办开播发布会。时隔3年,这一纪录片超级IP终于华丽归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兼中央电视台台长慎海雄,中央电视台分党组副书记、副台长魏地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王强、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沈卫星等共同启动了开播仪式。

据悉,《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共8集,将于2月19日正月初四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同步播出,并在财经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军事农业频道联动播出。

在全球再掀“舌尖上的热潮”

据介绍,《舌尖上的中国》已经成为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热点现象,第三季是时隔数年后“舌尖文化品牌”的又一次创新与突破。这部饱含中国人浓郁情感、生活智慧、人文传统的纪录片,将再一次给海内外受众带来文化的滋养和情感的共鸣,必将成为让世界通过美食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也是中国纪录片作品秉承中国文化价值理念,给世界提供的一份文化思考与解读。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主任王晓真公布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多频道播出的信息,以及“融媒体大矩阵、多语言细分销”的整合营销传播规划,包括电视播出矩阵、新媒体传播矩阵、垂直类媒体矩阵以及国际传播矩阵。他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进一步突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全球再一次掀起“舌尖上的热潮”。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副总监汪飞舟表示,创新始终是央视纪录片历久弥新的核心价值,面对当下快速变化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央视纪录频道始终对文化保持敬畏,始终在创作上保持敏感,始终在内容和传播上保持创新。

挖掘美食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8集的主题分别为“器具”“宴席”“厨人”“小吃”“点心”“食养”“时节”“融合”,每集50分钟。

开播发布会上,现场播放了“小吃”一集里的“陕西水盆羊肉”、“器具”一集里的“河南穿山灶”和“融合”一集里的“辣椒的前世今生”3个节目片段。“陕西水盆羊肉”记录了陕西的老白开着一家水盆羊肉店,每天熬汤、煮肉、打馍,定时关门,几十年如一日。儿子继承父业后,老白把关,坚持开店前品尝汤的味道,不合格就不开门。这个故事让大家看到了老白一生的坚守和他成就美食的匠心。

对“美器”的集中展现,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全新开掘的方向。以往的美食节目都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美食、人物或故事上面,但是对于参与创造美食、盛放美食、隐藏在美食背后的器具,却关注较少。《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则将“器具”独立成篇,讲述了灶、刀、坛、锅、盘、碗等美食器具的故事。

例如河南三门峡特有的地坑院内穿山灶,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个灶台7口锅,同时操作,蒸煮炖焖还能保温,能够高效地做出当地著名的“十碗席”。这种烹饪方式,是当地老百姓数百年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体现。

外籍摄影师剪辑师加盟

“中国人有一个词叫‘味道’,我们不仅想品到‘味’,还要品到‘道’”。导演张木说,这种“道”,就是中外融合视野下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可以从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例如最早出现在昆曲《牡丹亭》中的辣椒是观赏植物,后来随着人的迁徙,辣椒被带到了西南,人们发现可以食用,从而成为了重要的食材和调味品。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创作团队近200人,还有外籍摄影师、剪辑师加盟。总导演刘鸿彦说:“纪录片中一位主人公有一句话挺打动我们,他说‘爱是最好的调味品’,我们创作团队的人都是凭着对于舌尖这个品牌的爱,对于这个节目的爱和对于观众的爱,来做这部作品的。”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将继续回馈观众以极致诱人的美食,并从食物、人物和文化3点出发,探讨人和自然、人和食物、人和人的关系,突出食物的文化感和历史感,既近观食物之美,又远眺文化渊源。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