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戈壁滩农民的“蜕变”:开酒庄搞旅游

发布时间: 2017-08-28 09:37:30 |来源:中新网 | 刘玉桃 魏建军 |责任编辑: 沈晔

 

甘肃张掖戈壁滩农民的“蜕变”:开酒庄搞旅游

图为葡萄种植基地。 杨艳敏 摄

从前的戈壁滩,草木稀零,黄沙漫天,居住在这里的人依靠微薄的田间劳作养家糊口。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板桥镇古城村贾进说,现在这里是一望无际的葡萄种植基地,农民收入增加,生态也有了显著的改善,葡萄酒风情小镇正在建设中,每一方土地都是宝。

1994年,在外打工的贾进回到家乡临泽,在当地打工,1999年,他发现家乡土地适宜种植葡萄,便开始搞起葡萄种植业,这一干十几年过去了,虽然葡萄种植发展不断扩大,经营效益也不错,但受到资金等限制,产业始终未做大。

图为葡萄种植基地。 杨艳敏摄

图为葡萄种植基地。 杨艳敏摄

近年来,临泽县出台一系列帮助小微企业政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并带动周边农民就业,脱贫致富。于是,在借助政策红利,以及提倡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贾进成立了甘肃红桥葡萄酒庄园。

贾进介绍,临泽县板桥镇南依黑河,北靠合黎山,处在世界公认最适合葡萄生长的黄金纬度——北纬38°,平坦的地势,特有的红色沙砾土壤,丰富的光照资源,使板桥镇在发展优质葡萄产业上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贾进利用林业贴息贷款,办理林权抵押贷款800多万元,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办理了200万创业创新贷款,用于发展壮大葡萄酒产业。此外,结合产业扶贫贷款政策,吸收400万元产业扶贫贷款,为80户贫困户每年分红12万元,并吸收部分贫困劳动力在基地就业,同时为他们传授葡萄种植技术,实现企农“双赢”。

贾进回忆,以前的板桥镇一片荒滩,风沙较大,每年春天嘴唇经常干裂脱皮,现在随着葡萄种植面积扩大,环境变好,风沙明显少了。

目前,红桥庄园已建成有机酿酒葡萄种植基地4100亩,建成2800平方米地下酒窖,建成3200平方米葡萄酒发酵车间和罐装车间,安装3000瓶/小时全自动灌装葡萄酒生产线等,也聘请专家、工程师,组建技术研发团队,开发的干红、半干红、冰白等3个系列5种产品已进入市场,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

产业越做越大,从基地、加工、销售都要操心。贾进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以前骑个自行车也能把事情办了,现在有车有电话,办事更快,但是时间还不够用,有办不完的事情。”

“创业虽然苦、累,但是心里很高兴,我干成了一件事。”贾进说,公司发展到现在,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政府的扶持帮助,没有政府支持,单干还是很吃力的。

图为甘肃红桥葡萄酒庄园一角。 杨艳敏摄

图为甘肃红桥葡萄酒庄园一角。 杨艳敏摄

下一步,贾进计划依靠酒庄和葡萄园,建设烧烤营地、自驾营地和垂钓溜冰等项目,发展旅游产业。“吸引游客来酒庄品尝葡萄酒,参观葡萄种植园、葡萄酒生产加工线等,让游客了解一颗葡萄到一瓶酒是怎么生产出来的,通过体验促进旅游业发展。”

近年来,临泽县板桥镇探索打造具有河西走廊特色的葡萄酒风情小镇,先后建成国风有机酿酒葡萄基地、红桥庄园标准化酿酒葡萄基地等葡萄种植示范基地7个,建成6000平方米葡萄交易市场,目前全镇葡萄种植面积累积达到11650亩,其中鲜食葡萄6100亩,酿酒葡萄5550亩。

2015年,自张掖市启动实施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工作以来,临泽县按照全市“提升平台能力、优化服务体系、培育初创企业、促进就业创业”的整体思路,组织实施创新创业行动计划,着力营造氛围,持续优化环境,积极搭建平台,大力培植典型。

临泽县结合张掖市“黄金19条”和临泽当地实际,制定出台创业创新“1+11”政策体系和支持个人创业就业贴息贷款担保基金、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贷款担保及贴息资金和应急周转金、创业券等多个管理办法,组成了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群”,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健全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并且率先在全市启动发放创业券89户44.5万元,累计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贴息贷款1.2亿元,为小微企业融资和担保贷款3.5亿元,为企业提供调头周转资金2亿多元,有效化解了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瓶颈制约,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