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企深耕智能制造 加速“走出去”步伐

发布时间: 2017-07-28 15:22:3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林波 |责任编辑:

 

浙江民企深耕智能制造加速“走出去”步伐

图为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提供

在位于浙江宁波的双鹿电池世界首条“500+黑灯智造”车间内,无人生产线以每天近百万节电池的产能马不停蹄地运转着。不远处的均胜电子汽车功能件数字化车间里,工人无需自己上料,外形“憨厚”但异常灵敏的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机器人载着各种物料前往各个生产模块……

图为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提供

图为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提供

在浙江,智能制造热度空前,与自动化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是通过“机器换人”提升效率、减少人员,还要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把每个生产节点的数据采集起来,形成一个大数据库,通过数据建模,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为产品生产找到一个最合适、成本最低的制造模式。

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应定华28日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旗下“双鹿”实现的智能化、无人化是系统的智能集成,“信息技术代替了大脑、视觉检测代替了眼睛、多种机器人代替了手工。”

伴随着电池含金量的提升,该公司产品“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速。据统计,该公司电池年生产力达35亿只,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池出口量系中国第一名。

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的重要支柱,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证明,智能制造正在成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从模仿到跟随,再到自主创新、强强联合,浙江涌现出一大批本土的智能制造企业,智畅机器人、舜宇光学、易拓智谱……越来越多响亮的名字,向世界证明着中国企业参与智能制造的实力。

作为生产智能光电模块的龙头企业,宁波舜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发展迅速,“走出去”的步伐也愈加稳健。在副总经理宋云峰看来,产品质量是“走出去”的关键,而智能化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诗和远方”。

据悉,该公司“智能柔性生产线”中的一条流水线能实现几种产品共线生产:先由机器人用机器视觉把产品抓取到流水线上,再按照各自的规划路径实现自动生产。整条流水线包括上料、组装、检测、下料等四道生产工艺,全流程不需要工人参与。

与中国一些企业到国外投资设立生产基地不同,舜宇通过与当地企业或科研技术力量合作,建立占领国际市场的“前哨”。通过几年布局,其公司生产的手机镜头销量全球排名第二,车载镜头销量全球排名第一。

这不仅仅是个例,为迎接制造新时代,浙江多措并举稳步前行。2013年,中国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准浙江为中国第一个“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2016年,浙江省级财政安排支持“两化”融合和信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42亿元人民币……这些脚印都为浙江打造“制造强省”夯实了基础。

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浙江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8549.6亿元人民币,增长19.7%,占全浙江省进出口总值的69.8%,占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的17.0%。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