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常州

发布时间: 2017-05-19 09:53:1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钟升 |责任编辑: 沈晔

 

中国首个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常州

  工程师通过脑电波操控机器人作业。 钟升 摄

18日,第十二届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在常州科教城举行。记者从洽谈会上了解到,中国首个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经落户常州科教城。中心运行后,将辐射全国,有望降低行业内企业的维权周期及成本,促进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产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有报告显示,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2015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2996台。这其中,常州领跑着全国。

中国常州·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建立的全国首个针对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这也是常州科教城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常州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产业在中国处于特色领先地位。目前中心人员已经配置齐备,即将正式运行。

“机器人产业作为常州的特色产业,2015年产量超过8000台,产值达15亿元,全国每生产四台机器人就有一台来自常州”,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小平介绍道。目前,常州已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为主,服务机器人并行的良好产业发展格局。

  两条机械手相互配合,熟练地在现场泡制香茶。 钟升 摄

洽谈会现场,各类机器人领域的“黑科技”争奇斗艳:工程师头戴无线脑电采集装置,通过脑电波操控着机器人进行作业;机械臂模仿专业茶艺师的动作,洗茶、抖壶,洗练地泡好一杯香茶。

常州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表示,常州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创新的驱动。据不完全统计,常州市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产业累计申请专利约5万件。近年来,每年在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相关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到常州市申请和授权总量的近一半。

然而,随着产业的逐渐壮大,专利侵权和纠纷的风险也随之而来。“2015年常州市知识产权局处理的547件案件中,就有32件直接涉及机器人和智能硬件产业领域的专利侵权和纠纷”,徐光辉说。

由于维权周期长、维权成本高等问题,遭遇侵权的企业往往维权积极性较低。客观上妨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是国内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常州市争取,中国首个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建立的中国(常州·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经正式落户常州科教城。据了解,中心负责人李强介绍,中心运行后,将建成集专利申请、授权确权、调解执法、预警导航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立足常州、辐射全国,推动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产业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