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出炉首批企业"黑名单"

发布时间: 2014-09-24 13:51:35   |  来源: 新华社   |     |  责任编辑: 沈晔

 

23日,首批1467家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在上海自贸区“出炉”,1万余户自贸区企业的年报也已全部上网,消费者登录上海工商局网站即可查询。

年报报什么?企业“黑名单”出炉有多难?进入名单的企业将受到什么限制?通过自贸区的先行先试,或可为企业年报公示在全国推开提供一面“镜子”。

随时更新:

企业信用信息网上公示

打开上海市工商局官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看到“信用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等多个选项。

记者随机打开了“博士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的年报,企业的名称、住所、法人代表、注册资本、出资情况、电话号码等信息一目了然,目前这一企业已投产开业,从业人员67人,认缴3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已全部到位。

在经营异常名录的选项下,1467家“黑名单”企业也已全部晒在网上。记者随机查询看到,经营场所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基隆路1号塔楼19层1908室的上海申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就因未按规定履行年报公示义务而列入“异常名录”。

这份名录的出台实属不易。上海市工商局自贸区分局综合业务科科长徐炳胜介绍,从今年3月开始自贸区内的企业就可以拿着“法人一证通”的身份证明,自行上网申报年报。申报期结束后,工商部门多方式、多次催告未报企业,最终仍未申报的企业,列入这一名录。

这份“黑名单”还会不断变化、浮动。工商部门将对已报年报的企业进行抽查,一旦发现虚报、瞒报信息,也将逐步移入名单。全民监督:

从工商年检变企业年报

其实,在自贸区的“摸索道路”,就是希望把减少企业麻烦、简政放权的改革推至全国。上海市工商局副局长彭文皓表示,《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将于10月1日在全国试行,也就是说从10月1日开始,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查看各地企业的“诚信答卷”。

从年检到年报看似一字之差,但企业的责任却有加有减。“审批责任减轻,但诚信责任加重了。”上海科创集团副总经理黄奕表示,过去企业准入、变更都需要去工商部门审批,现在监管退后,将审批职能转化为企业信息发布平台,企业被审批的责任减轻了;而企业需要对自己上报的所有信息负责,接受公众的监督,这对于企业来说压力更大了,“相当于全民给企业诚信‘加了把锁’。”宽进严管:

从政府单独负责到共治

目前,自贸区内的企业年报,包括注册备案、认缴实缴、股权转让、经营状态(包括筹备、开业、歇业、注销等)以及市场生产经营情况等7类相关信息。

“今年是第一年申报,很多企业不熟练,所以工商部门不仅延长了申报期,还通过电话、现场走访等多种方式拜访企业,提高申报的覆盖面和准确率。”徐炳胜说,包括进出口数据填报、身份识别等技术问题,也需要一个个解决。

彭文皓说,为了配合年报公示顺利执行,工商部门出台了多个保障办法。例如,制定对企业年报的抽查办法,制定至少3%的抽查比例,以便更快更准确发现企业虚报信息;个体工商户面广量大、经营条件和人员素质也各有不同,有些人连字都不认识,也制定了专门的申报办法。

据介绍,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于,一是要进行不定向抽查,通过网络检测、部门联动等方式,对企业申报信息尤其是对财务、股权转让、租房合同等一些重点信息进行抽查;二是还将进行定向抽查,对一些重点行业以及12315等渠道投诉多的行业,进行重点抽查。

彭文皓说,配合年报公示工商部门出台了多个办法,体现了三个变化:监管方式从事前监管转向事中事后监管;责任主体由企业对政府负责转向对社会负责,体现了企业信用的重要性;监管格局从政府单独负责,到社会共治格局。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