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保障新闻通气会(第十八场)

内容概要:2020年2月22日(星期六)上午10:00在广州市新闻发布厅(天河区珠江新城华利路61号政务中心大厦首层)举行科技战“疫”新闻通气会,市科技局、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等单位负责人围绕新冠肺炎检测、防控、治疗等应急科研攻关进展,通报广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工作的措施、成效等情况。会后邀请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科技企业接受采访。

文字实录刷新倒序正序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朱小燚:

亲爱的各位媒体朋友:

欢迎大家出席2月22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例行新闻通气会。感谢在周末时间支持和关注广州市疫情抗击的相关工作。今天新闻通气会的主题是科技抗疫。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在打赢这场疫情防疫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科技、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这段时间在央媒、省媒、市媒媒体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看到了很多广州科技领域,特别是在医药领域的蓬勃景象。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安排,不断为防控疫情贡献科技“加分”举措。我市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和企业更是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研究精力专注投入到各项攻关任务,把研究成果积极应用到疫情防控战中,为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积极的科技作用。前段时间在媒体上热播的“广州智造”的医用机器人勇闯雷神山,一批批不知疲倦的“铁甲勇士”,争分夺秒地奔赴湖北、武汉进驻一线。

昨天媒体朋友也关注到,第二批广州市医疗机构派往武汉的57位医药工作者,硕辅书记亲自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大家送行,可以说是在广州的一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按照中央的部署同舟共济、万众一心,支援湖北,支援武汉,支援一线的工作。为了及时有效地向社会通报有关新冠肺炎检测、防控、治疗应急科研攻关工作等相关信息,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三大战役”加油鼓劲。

今天,我们这场科技战“疫”新闻通气会上,非常高兴地邀请到我市科技界、医学界的有关科研专家和企业代表。出席今天通气会的有: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王越西,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裴端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冉丕鑫,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张复春。

同时今天来到新闻通气会现场的还有众多科技企业代表,他们将给大家介绍各自企业防控新冠肺炎的成果、生产等相关情况。他们是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兼研发总监蒋析文先生,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汪令来先生,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康可人女士,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林先生,广州恩宝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永村先生,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黄国兴先生,欢迎媒体朋友在通气会后对他们进行采访。

首先,有请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王越西介绍我市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攻关的工作情况。

2020-02-22 10:05:00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 王越西: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对各位媒体朋友奋战一线、勇于担当、凝聚力量共同抗疫致以敬意,同时对大家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广州科技事业表示衷心的感谢!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科技体现担当,广州市科技战线的广大科研工作者、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以专业的素养、无畏的勇气始终奋战在“战疫”第一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里,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八个关键词上。

一是行动快、机制好。

行动快,主要体现在立即动员、全面部署,迅速筑起广州科技“战疫”的“主阵地”。我们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情况,1月20日,钟南山院士自广州赴武汉调研指出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后,立即研究部署科研攻关工作,并于1月23日组织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专题研究,充分发挥省实验室科研能力强的“尖刀”作用。1月27日,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迅速启动首批紧急攻关项目,包括快速检测、疫苗开发、致病机理与优化方案、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2月14日,持续强化科技支撑,市科技局出台“暖企20条”,通过资金支持、金融引导、简化流程多措并举支持科技企业“战疫”。

机制好,主要体现在省市区联动,“一盘棋”推进科研攻关。

1月23日,省市联动围绕重症肺炎临床救治、院感综合防控、致病机理、药物研制等方面,启动科研攻关应急立项,并于当天开始组织实施第一批6个项目,支持经费1300万元。在省市联动开展应急攻关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实际采取市区联动方式,重点支持项目38项,主要包括检测技术及试剂、疫苗研制、特效药物等方面,支持经费2850万元。

二是规格高、力度大。

在钟南山院士、徐涛院士等顶级科学家领衔下,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医院充分发挥“尖刀”作用,取得重大科研攻关/突破,为“战疫”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始终奋战在“战疫”第一线,在他指导下,相关科研机构和医院协同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分离出广州第一例病毒毒株。2月13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患者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活的冠状病毒。2月14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多家科研机构,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仅需采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钟内肉眼观察获得检测结果。

作为中科院应对疫情科技攻关小组组长,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主任徐涛院士亲自主持实验室科研攻关工作,组织实验室围绕快速检测、治疗、疫苗等三个方向部署应急专项。其中,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联合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市第八人民医院开展了磷酸氯喹“老药新用”临床试用,在研究发现磷酸氯喹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后,该药物从广州推广至广东全省使用,并在湖北开展临床试用。目前磷酸氯喹纳入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

三是全链条、有成效。

能够在战疫中抢得先机,广州雄厚的产业基础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功不可没,他们在这场“战疫”中大展身手、各显神通,在“检、防、保”方面全链条提供坚实支撑。

检测方面,达安基因研制出全国首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超快速检测试剂盒,截至2月20日累计发货量328万人份,供应武汉25万人份,库存45万人份,库存原料200万人份。达瑞生物研发的新冠肺炎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速度快,10分钟内出结果;金域医学积极承接包括雷神山医院、武汉、湖北等关键区域的核酸病毒检测重任,目前已在包括湖北、广东等全国19个省市区陆续开展抗击疫情,投入人员超过1000人,全集团核酸单日检测能力可达7万例。国家推荐9个检测试剂优先支持项目进入应急审批通道,广州独占三席,其中万孚生物承担了2个。

防治方面,广药集团1月27号提前复工复产,生产车间实行“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生产,全力以赴保证药品市场供应。广药集团下属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紧急生产磷酸氯喹,首批50万片药品已生产完毕并投入临床。华南疫苗承担了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科技攻关专项,目前已经完成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关键抗原位点设计和基因合成,并制备了表达重组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正在加快速度制备重组蛋白。

保障方面,广州在全国率先推出“穗康”小程序,首日点击量超过1.7亿,上线15天累计访问量超6亿。广汽集团一方面加紧自制设备生产口罩,另一方面派出技术力量支援口罩生产,在攻坚克难突破主要瓶颈后,口罩日产能将提升80%,达到180万只/天。紫川科技开发的探测体温红外热成像测温仪支持多人同时移动测温,测量温差在正负0.3℃之间,一旦体温超过37.2℃则自动报警提示。高新兴科技自主研发的升级版5G警用巡逻机器人,可实现5米以内快速测量体温,并识别移动中的人员是否佩戴口罩。普理司科技在全国首发柔性AI视觉“众智”口罩机,利用人工智能大幅提高口罩生产效率。

四是基础强、水平高。

广州科技在本次“战疫”中反应迅速,取得良好战绩,这与广州长期以来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有较大关系,并且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全链条形成有机协同效应。生物医药产业是广州最有培育基础和条件、最有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呈现出市场主体集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近年来,广州生物医药产业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速,2022年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800亿元。在科学发现方面,广州拥有省内所有“双一流”医学高校,以及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等大院大所;拥有省内全部5家GLP机构,36家GCP机构和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一大批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在技术发明方面,拥有各类卫生机构4500多个,其中三甲医院42家,居全国第三。引进生物医药领域诺奖得主5位,徐涛、施一公、王晓东、裴钢等院士20多位。近五年广州共有30个药品,5791个第二、第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在产业发展方面,现有生物医药企业3700多家,包括175家药品生产企业和111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物医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上市企业37家;培育了广药、香雪、达安基因、金域医学、万孚生物、百奥泰、迈普等各领域龙头企业,形成了一批专、精、特、新骨干企业集群式发展局面。

以上就是广州科技“战疫”简要情况介绍。谢谢大家!也祝各位媒体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020-02-22 10:10:00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朱小燚:

非常感谢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王越西先生的介绍。接下来,有请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裴端卿介绍他们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攻关的工作情况。

2020-02-22 10:15:00
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裴端卿:

受徐涛院士的委托,我就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实验室在疫情攻关方面的情况,做简要的汇报与介绍。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生物岛实验室”)是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省实验室之一。自2017年12月启动建设以来,在省、市、开发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进下,生物岛实验室以争创国家实验室、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为目标,各项建设任务有序推进,在前沿研究和科研平台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建设、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通过“核心+合作”两种方式引入1100余人、50多个创新合作团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高水平研究队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生物岛实验室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启动应急反应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人才和科研优势,迅速召开工作部署会,组织实验室优势力量进行集中攻关,聚焦快速检测、治疗、疫苗等三个方向部署8个紧急攻关项目。

自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启动“新冠应对专项”紧急攻关任务以来,省实验室上下众志成城,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广大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全力投入,实行挂图作战,一日一报,春节期间不休息,全力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经过前一阶段的连续奋战,已经取得多项积极进展,部分成果已被纳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一是多重快速检测试剂盒项目,我们研发了新型冠状病毒及12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多重快速检测试剂盒,并且开发了可以自动判读的软件。在广东疾控中心、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苏州疾控中心、北京地坛医院进行的300余例(包括新型冠状病毒阳性115例)检测显示,试剂盒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5%,表现出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二是在人工智能(AI)筛查和辅助诊断方面,我们联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康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使用了50万份临床影像学大数据,开发了基于胸部X-ray和CT影像学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AI筛查和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能对新冠肺炎进行快速诊断,并能判定新冠肺炎的分级和严重程度,可协助医疗机构加速辨别感染者,为快速隔离、诊断、治疗争取时间。

X-Ray和CT的AI分析可以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目前,该系统已经部署在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使用,近期还将部署到广州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武汉人民医院和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截止到2月20日晚,该系统已对150例临床患者进行了双盲测试,总体准确率超过92%。

三是磷酸氯喹对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项目。磷酸氯喹“老药新用”临床试验,首批入组的10位病人,服药后2-10天转阴,平均转阴时间6.65天,获得的临床试验结果作为国家第六版治疗方案发布。截至2月20日晚,全省共有10个定点收治医疗机构累计筛选符合标准的入组病例117人,其中轻型11例,普通型103例,重型3例;转阴103例(含轻型9例,普通型91例,重型3例),累计33人出院,在治疗过程中没有看到和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目前,省外在湖北荆州、武汉等多个城市的进一步扩大样本试验正在进行中,初步显示也有较好效果。

在应对疫情攻关专项的部署和实施过程,我们得到了省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马兴瑞省长、张硕辅书记、覃伟中副省长、温国辉市长等领导同志深入调研针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所开展的科技应急攻关项目进展,并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工作;省科技厅、卫健委、疾控中心、药监局,以及市科技局、卫健委等部门和单位也给予了大力指导和支持。省市两级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项目汇报,相关部门和黄埔区政府积极协调解决项目进展过程中的材料采购、样本测试、加工工厂复工等问题,为攻关专项的实施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此外,我们在攻关过程中积极搭建“产学研协同”的开放创新平台,充分发挥生物岛实验室的人才和科研优势,集聚粤港澳乃至全国的优势创新资源,与20多家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医院开展多兵种团队密切配合、共同作战,打通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临床试验、产品生产的创新链各个环节,形成联合攻关的良好局面。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还没有结束,生物岛实验室也将义无反顾地继续向前,加快推进科研攻关,力争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作出省实验室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2020-02-22 10:20:00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朱小燚:

非常感谢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裴端卿教授的介绍。前段时间大家也关注到了,省实验室为科技抗疫工作做出的重要贡献,世卫组织官员在广州期间专门来到实验室和科学家做了非常深入的交流,对国际社会了解广东、广州、大湾区在内的全国的抗疫工作,做了非常专业的交流。非常感谢裴端卿教授。下面,有请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冉丕鑫介绍他们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攻关的工作情况。

2020-02-22 10:25:00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冉丕鑫: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各位企业界的朋友,大家好!

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立即成立了以钟南山院士为顾问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抗击新冠肺炎的科技攻关工作小组。启动组织和协调国家重点实验室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的科技和临床工作。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开展新冠肺炎的核酸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一是依托国家实验室的“病毒研究室”联合广医一院检验科成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工作组,自开展工作至今,已经检测2000余份核酸样本。

二是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呼吸疾病的临床研究中心和金域检验总公司联合在金域武汉检验分公司紧急挂牌成立“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武汉病毒诊断研究分中心”,成立之后,在湖北武汉承担了大量的核算检测任务,目前该分中心成为武汉和湖北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的中坚力量。

三是呼吸实验室周荣教授大年初三带领其团队赶赴湖北黄冈市,协助指导黄冈市下属有关县区和乡镇的新冠肺炎病例筛查与防控。

四是开展新冠病毒检测技术和相关试剂盒的研发。呼吸实验室陈凌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等单位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已在实验室和临床完成初步评价,有望与核酸检测等技术联合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检测。

第二开展新冠肺炎相关基础研究,为疫情防控提供帮助

一是开展病毒溯源研究。呼吸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教授团队联合广州海关首次从广州本地被感染的病例样本中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为进一步开展疫苗和药物研究打下基础。其后,该团队又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为公共卫生的应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警示作用。

二是开展中医药防治研究。呼吸实验室杨子峰教授团队对抗病毒中成药和特色化合物库等进行筛选,已经筛选了50余个已上市的中药和化学药。经过体外药学研究发现,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等中成药能在体外抑制新冠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减少新冠病毒感染细胞胞浆和囊泡内的病毒颗粒。同时,该研究团队继国内其他研究者之后,也证实了硫酸氢氯喹、阿比多尔、瑞德西韦等化学药物具体外抗病毒效果。目前,该研究团队正在就后续批次的中药进行筛选。

三是积极参与科技部、省科技厅、卫计委等组织的科技攻关,呼吸实验室承担了科技部组织的《重症病人救治及诊疗方案优化》等应急专项,承担或参与了“广东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科技攻关专项”中的四个科技攻关专题。同时,实验室组织了一批自主科研攻关课题,围绕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等开展研究。部分项目已取得初步的阶段性结果。

第三紧扣临床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一是钟南山院士牵头组织全国新冠肺炎病人的临床特征研究,分析了31个省区和直辖市的552家医院的1千余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资料,研究结果发表在医学研究论文预印本发布平台medRxiv上,该研究结果为临床准确认识和科学诊治新冠肺炎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是呼吸实验室牵头或参与多项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例如,牵头组织多中心的《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疗效的前瞻性对照研究》《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等。初步研究结果前景较好,为临床有效治疗新冠肺炎药物提供新的选择。

三是围绕新冠肺炎和新冠肺炎与呼吸系统常见基础疾病,如肺癌和慢阻肺的关系等立项开展研究。如何健行教授课题组关于癌症病人罹患新冠肺炎的相关研究,他们发现癌症病人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应该说病情更重,发展更快。这个研究已经发表在《柳叶刀-癌症》杂志上,对具有基础疾病感染新冠肺炎的防控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我的课题组就观察新冠病毒对慢阻肺患者病程的影响与机制研究也进展顺利。去年王辰院士研究发现,我国40岁以上慢阻肺患者的患病率高达13.2%,也就是说全国大概有1亿的慢阻肺病患者。这么庞大的群体,在此次新冠肺炎的疫情中影响怎么样?我们初步发现慢阻肺患者更容易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一旦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了之后,病情更重,所以很快就会向重症转化,预后也比较差。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我们临床医生要密切的关注这部分特殊的群体,同时加强机制的研究。初步发现之所以发展病情更快,可能是机体原来的基础疾病,特别是T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有关系。接下来进一步研究,我相信会对疾病的治疗有帮助;卢文菊教授的课题组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病人患者气道黏膜功能出现问题,细胞分泌功能出现紊乱,所以分泌物很多,对临床医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定要保证呼吸道的通畅,要选用容易溶解的药物,有助于清除气道的分泌物,减轻气道的阻塞,减少呼吸困难,减少缺氧的症状。像这系列围绕临床研究需求开展基础的结果,对临床的诊疗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第四是依托国家临床研究中心,承担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

一是呼吸实验室和临床研究中心与广医一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广医一院是广东省和广州市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例的定点医院,目前已经收治广州地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17例,其中极危重症型的患者8例。尽量做好广州的患者减少死亡率,我们一直在这方面做出努力。

二是积极支持武汉的临床重症救治工作。实验室先后派出3批次医护人员前往武汉支持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广医一院副院长张挪富教授带领的“南山呼吸国家队”负责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一个重症监护病区的工作,他们对重症病人的救治得到国家卫健委专家组的高度肯定;桑岭医生作为国家卫健委派往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专家,在指导重症病人的救治方面表现出色,2月10日下午代表武汉医务人员与习近平总书记进行视频通话;在汉口医院支援的陈爱兰医生、在协和医院西院支援的高元妹医生的事迹分别由南方+和广州日报进行了报道。

三是支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临床重症救治工作。呼研院副院长李时悦教授带领呼研院的23名医护人员进驻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ICU重症病区,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一道,齐心协力,开展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为提高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南山国家队”在广州和武汉开辟了广医一院、广州市第八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呼吸实验室四个主战场,同时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此外,实验室还有专家驻地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汉口医院的临床救治工作。

谢谢大家。

2020-02-22 10:30:00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朱小燚:

非常感谢,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冉丕鑫教授用非常详实的材料给大家介绍了广州医科大学团队和广医一院团队在广州和前线全国的抗疫过程中的精彩表现。我刚才在很认真地听,也很认真地记。简单和回顾一下重点,我觉得都是满满的“硬核”。最近媒体朋友们经常说,广东把最硬的“礼”给了湖北,这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万众一心共同做好抗疫战争。大家也看到,广州医科大学是广州市属的国家高等院校。广医一院有着非常英雄的历史,可以说这里是“南山精神”的诞生地,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在当下仍然存续中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广州医科大学团队、广医附属医院团队,大家都非常了解,广医附一、广医附二,广医附三都是在广州的国家队。特别是呼吸实验室、呼吸临床中心都是国际高度关注,国际一流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刚才冉丕鑫书记专门介绍的,我们是“走在前列,行在实处”。我们成立的武汉病毒诊断研究分中心在这次的前方的抗疫过程中发挥了极其宝贵的作用。

大家也看到钟院士牵头的临床研究团队,31个省区直辖市的552家医院的1000余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资料。特别是讲到广州医科大学复述的广医附一也是一个英雄的医院,收治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17例,极危重症患者8例。接下来希望媒体为抗战防疫一线的在广东的,广州的,湖北的医护人员继续来鼓与呼。

下面有请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张复春介绍他们防控新冠肺炎的相关工作情况。

2020-02-22 10:35:00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 张复春:

谢谢主持人的介绍,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各位企业家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传染病科医生,从事新突发传染病临床研究将近30年。2003年非典,我是市八医院隔离病区主任,我们医院收治了全国最多的病人265例确诊病例。那时候很多媒体朋友都和医务人员战斗在一起,都结下深厚的友谊,今天在座的媒体朋友,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深入一线,我也代表医生向你们致敬。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也是国家感染病临床重点专科,也是广东省和广州市的传染病重点学科,长期承担SARS、艾滋病、登革热、新冠肺炎的重大传染病的救治任务。我们医院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广州主战场,也是收治了广东省最多的病人之一,占了广州地区收治病人的90%。从1月20日开始收治,截至2020年2月21日累计收治确诊病例295余例,其中重症44例,危重症14例,治愈出院147例,无死亡病例。针对本次突发重大疫情,我院作为广州抗疫的主力军,反应迅速,在医疗救治、院感防控、科研攻关等方面进行积极应对。我们医院嘉禾院区准备了800张床的收治能力,其中有200张的负压病床,200张负压病床保证广州市的医疗救治和一方平安。

在科研应急攻关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初步总结了新冠肺炎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隔离防护及救治经验,取得了零死亡和医务人员零感染,这创造了广州的经验。非常优秀的医护人员在一线已经奋斗一个半月,这个成绩可喜可贺。

二、研发成功“肺炎1号”方治疗轻型新冠肺炎,临床疗效明显并在全省推广使用,也在武汉推广应用。研究表明“肺炎1号”总有效率达94.21%,现全省已有11家定点医院申请调剂。

三、申请国际临床研究注册,开展“阿比多尔与克立芝治疗新冠肺炎随机对照研究”。这是国际上第一个经过临床注册并经伦理批准的实验。目前,阿比多尔组入组20例,病毒持续时间4.5±3.7天,好转率100%;克力芝组入组24例,病毒持续时间 7.6±6.1天,好转率75%,转重率25%。初步结果显示阿比多尔疗效好于克力芝,可显著减少重症发生率。阿比多尔是新的临床注册药物。

前列腺素生成酶抑制剂“西乐葆”治疗新冠肺炎,用药一周后提示临床可能有效。与中科院广州健康研究院李尹雄教授联合开展科研攻关,目前西乐葆(塞来昔布)共入组32例;临床分型26例普通型,6例重型。完成治疗后30例好转,2例加重;发病-核酸转阴时间,平均11.5天。

五、承担十三五重要专项,评价新突发传染病特异性和适应性评价,八院作为第三方进行评价上市和非上市的试剂,回答临床的关切,提高诊断水平。

我们还承担省科技厅方面对新冠肺炎的防控等工作,我们所做的科学研究都是服务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目的就是提高诊断水平,降低病死率,为打赢这场战争,奉献医者的仁心仁术和科学智慧。

谢谢大家!

2020-02-22 10:40:00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朱小燚:

谢谢第八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张复春书记的介绍。这段时间依然是抗疫最关键最吃劲的时刻。刚才张书记也非常客气,虽然是兼副书记,但实际上他也是传染病学的专家。这段时间媒体广泛报道了,广州地区、中山一系、广医系、省人民医系、南方医系、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包括第八人民医院的院长,张书记讲的几位医生都和媒体做了很好互动的,虽然身在广州,但是做的是国家事,接下来请大家关注,包括广州第八人民医院在内,广州的“国家队”在国家的抗疫中间有好的表现,也希望大家继续为他们鼓与呼。

今天可以说4位在发布台就座的嘉宾,给大家介绍了各自领域的相关情况,接下来进入媒体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提问前先通报所供职的媒体机构。

2020-02-22 10:45:00
央广网记者:

我想请问冉主任,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是医学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在这次新冠肺炎的防控中,实验室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

2020-02-22 10:50:00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冉丕鑫: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怎样作用的呢?我首先介绍一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目前国内该领域唯一一个国家实验室,同时也是目前一家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临床研究中心于一体的实验室。这就注定了我们必须是临床和基础有机结合,这是我们的特色,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优势。

在2003年SARS期间,我们是主战场,经过SARS之后,我们汲取经验教训,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块,我们专门设立了重大呼吸道传染病与肺损伤的研究方向。在该方向下,引进了一批专业的高水平人才,像刚才提到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疾病的赵金存教授,是从美国引进过来专门搞冠状病毒研究。陈凌教授、彭涛教授在国外都是从事病毒性研究、疫苗研究多年的资深专家,还有周荣教授也是从事病性研究和有关科技转化专家。因为引进了这批人才之后,搭建了一批平台,像我们实验室自己建的P2实验室,我们与广州海关联合建的P3实验室,呼吸研究院重症监护病房升级和改造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

所以我们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出来之后,我们一个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能够同时在全国开辟3个主战场(广医一院、广州市第八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战线这么长,任务这么重,我们为什么能做得到?

我想应该是刚刚就如媒体朋友说到的,应该是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他既有的优势和特色,保证了我们在这次疫情的抗击过程中,承担的任务重,效果也比较好。

如何发挥我们的优势和特色?有几个方面。

第一是发挥了我们在呼吸道传染病研究和临床救治方面形成的经验和优势,也就是刚才提到的赵金存副主任做冠状病毒研究,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来了之后,他的研究很快。依靠P3实验室平台,很快就分离出广州本土第一株病毒,进行溯源研究,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应该说是熟门熟路。

记得我1993年来广州的时候,钟院士就建立呼吸疾病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始研究RNA、DNA、核酸,在当时确实很少。正因为有长时间的积累,所以我们在核酸检测技术和试剂盒研发方面,非常快就出成效。

第二是充分发挥了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紧密结合的平台特色,为临床的救治提供决策参考。这很不容易,因为很多国家重点实验室都侧重于基础研究,一般临床研究中心注重于临床研究。像我们这样集两个为一体,根据临床的问题,围绕临床的需求,开展基础的研究,把基础研究的结果很快服务于临床、指导于临床,这个不容易,也不多。像我刚才介绍钟南山院士牵头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552家医院1000多病例的研究,为什么这么快就能出成效?因为我们有流行性病学的研究团队。这次病情出来之后,把资料拿来,大家加班加点,结果就出来了。我透露一下,研究成果除了在公共平台发布外,投到新西兰医学杂志,现在正在修回中。

刚刚前面提到的基础临床研究结合的,像卢文菊教授关于气道黏膜研究、何健行教授关于癌症新冠肺炎的研究、我们团队关于有慢阻肺基础新冠肺炎病人的研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都是因为基础和临床结合非常紧,发挥了我们的特色。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多年的组织全国多中心临床药物实验的经验。媒体朋友可能还有印象,钟南山院士最早组织的羧甲司坦治疗慢阻肺早期的多重性临床研究,“老药新用”把化痰的药物用于慢阻肺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去年,我们组织全国多中心早期慢阻肺症状不明显的治疗研究,历时六七年,研究结果在杂志发表,提出了慢阻肺应该早期治疗。这一系列的临床多中心研究成果,体现了我们在这方面组织能力和水平。所以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出来之后,我们很快就能够组织起全国多中心的协作团队,开展临床多中心的研究。像刚才所说的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等等的研究,都是基于长期多年工作经验。

第三是发挥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大家可能很奇怪,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是个西医院校,为什么会有中西结合?钟南山院士非常有战略,不仅很早就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布局,开展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研究布局,在中西医结合方面,我们也开展得比较早,有专门的团队和队伍,像杨子峰教授就是专门做中药的对呼吸疾病系统进行治疗研究,广州医科大学的校长王新华教授也是研究中医的。

板蓝根有效成分的分离,板蓝根对于慢阻肺、病毒、哮喘的治疗作用,研究得非常透彻。所以依托中西医结合的基础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团队,很快就能把中医、西医有关的经验、院方、中成药在临床上进行实验。

第四在重症病人的救护方面,我们优势非常明显,我们是国内比较早设置专门的呼吸监护病房。特别是非典之后,对重症病房进行改造升级扩建,而且根据重症监护的需要,深入开展基础研究。我院陈荣昌多年来从事的就是呼吸力学的研究,呼吸肌肉怎么发挥作用,对呼吸的影响从机制上讲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我院罗远明研究膈肌在呼吸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像黎毅敏教授多年长期搞呼吸机模式、呼吸机上机之后脱机参数、指标的研究,我院李时悦研究显微支气管镜介入下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对我们来说,确实是熟门熟路。正是因为我们在重症监护基础和临床结合的比较好,之所以我们承担这么重的任务,承担这么多救治病人的压力,而且成效还很理想,这就是我们的独门绝活、实力。

第五充分发挥了“南山”风格和“抗非精神”,呼吸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广州呼吸研究院是钟南山院士一手培养出来的,带出来的团队,所以以钟院士为代表的广医人身上所体现的“南山风格”奉献、开拓、钻研、合群,和在非典过程中形成的临危不惧、实事求是的“抗非”精神,在我们这一代的广医人身上得到了很好弘扬。

所以这次疫情发生后,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逆行”武汉,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我们实验室的人没有一个在这个时候退缩的,包括我们的研究生。广州医科大学不但是重点研究室附属医院,像我们的学生,最早在广州地区自发组织志愿队参与疫情防控,在广州南站帮助测体温;在广州的教职工老师,参加广州市的三人小组进行防控。这都是因为我们身上体现出了“南山风格”。所以媒体朋友问有什么优势和绝招,我觉得就是这几个方面,特别是“南山风格”、“抗非精神”在我们广医人身上得到了体现、弘扬。谢谢。

2020-02-22 10:55:00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朱小燚:

非常感谢,因为今天是个新闻通气会,我想否则大家一定会把掌声送给冉丕鑫书记。刚才我听完了科学家的介绍,听完两位党委书记和副书记的介绍,我们能够感受到,科技的硬核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科技的温情和管理的温度,这二者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刚才我听到冉书记的介绍讲到基础研究和临床结合。我们经常说:成功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我们所取得的成效,也只会青睐有备而来的团队。我们经常说不要慨叹机遇为什么不公正,我们要问问自己是不是遥遥领先。我觉得这就是稍后和媒体做交流的广州科技、广东科技、大湾区科技的力量。

2020-02-22 11:00:00
南方日报记者:

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据您分析,实验室取得成就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作为广东省实验室,在此次疫情攻关活动中,采取了哪些举措?

2020-02-22 11:05:00
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裴端卿:

谢谢你的提问。生物岛实验室是广东省、广州市与中国科学院三方共建的机构。最终目标是奔着建设国家实验室的,省市区各级政府对于实验室建设给予了极大支持,社会各界也都非常关注。过去两年多,生物岛实验室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李希书记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实验室筹建工作,各项建设任务有序推进。过去这两年多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基础,为我们开展疫情攻关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个方面当然离不开实验室上下全体人员的奋力拼搏、艰苦攻关。在过去的三十几个日日夜夜,攻关项目组全体科研人员全力以赴地开展工作。他们不计回报,放弃春节假期与家人的团聚,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始终坚守在实验一线,全身心投入科技攻关任务。

第三个方面是离不开攻关任务的科学组织和各方的协同配合。生物岛实验室是广东省、广州市与中国科学院三方共建的机构,在疫情攻关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生物岛实验室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武汉病毒所等相关研究力量,通过人员交流、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等方式密切合作,在病毒检测、流行病学分析、感染疫苗机理与新治疗方法等方向开展联合攻关,充分发挥了各方优势,大大加快了攻关的速度。同时我们前面也介绍到了,攻关过程中我们也非常注重加强“产学研协同”,与20多家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医院开展多兵种团队共同作战,在基础研究、临床测试、重症治疗、药物生产等方面开展了紧密的合作,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多方协同攻关模式对疫情过后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为广东生物医药行业联合应对重大公共健康事件提供了经验。

谢谢你的提问。

2020-02-22 11:10:00
广州台记者:

我想请问科技局的领导,您刚才介绍了广州科技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广州是科技城市,请您能详细介绍一下我市科技产业发展相关情况?

2020-02-22 11:15:00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 王越西:

谢谢这位媒体的提问。

广州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因为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也存在非常大的需求,我们广州市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多年以来,在政策方面也都给予很大资金投入。近年来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增长10%左右,预计2022年,广州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800亿。在科学发现方面,广州拥有双一流的医学方面的大学,全省双一流的高校全部在广州,还拥有像广东再生医学省实验室、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广州呼吸病研究所等大院大所,除了拥有钟南山院士等一大批科学人才外,近年来还引进了生物医药领域诺奖的获得者5位,还有徐涛、王小东、裴钢等20多位院士。

在技术发明方面,拥有各类卫生机构4500多个,其中三甲医院42家,居全国第三,还拥有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一大批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在产业发展方面,现有生物医药企业3700多家,包括175家药品生产企业和111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物医药方面的国家高新企业超过1000家,上市企业37家。所以我们广州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一直以来都打下很深厚的基础,谢谢。

2020-02-22 11:20:00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朱小燚:

非常谢谢四位主发布嘉宾,同时也回应了媒体朋友的提问,接下来就有请广州市委宣传部对外接待与新闻发布处处长龚艳华女士,邀请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兼研发总监蒋析文,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任健康,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康可人,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林,广州恩宝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永村,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黄国兴,共同和媒体做个交流,各位企业家也带来了抗疫一线的故事和抗疫成果,同时借此机会也再通报一下,明天上午10点钟,周末另外一场民营企业如何在防疫过程中发挥积极模范作用。也感谢媒体对我们历次新闻通气会的支持,稍后群访环节请大家继续交流,感谢在主发布台的四位嘉宾。谢谢大家!

2020-02-22 11:25:00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825631 / 010-88825944    邮箱: wangcq@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