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朱弘扬:
欢迎各位!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之一,故事是“世界语”,一个能引起共鸣的动人故事,胜过千言万语。
- 2019-07-15 19:30:00
- 主持人杜雨轩: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指示精神,广州主动融入国家的国际传播平台,借船出海,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而卓有成效的文化交流活动。
- 2019-07-15 19:31:00
- 主持人朱弘扬:
现在,有请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上台致辞!
- 2019-07-15 19:31:00
-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朱小燚:
尊敬的宁赋魁先生、邓鸿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盛夏的羊城,华灯璀璨、热情似火;今夜的正佳,高朋满座,热闹非凡。我们欢聚在此,共叙动人故事,共赏优秀文化,共促交流合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对出席中日韩文化交流故事会的各位嘉宾、朋友表示诚挚欢迎!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今天举办的文化交流故事会,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嘉宾代表,讲述他们不忘初心、葆有匠心,在艺术创作、文化交流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的感人故事,并上表演三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节目。相信这不仅是一场文化视听盛宴,更会成为促进中日韩三国增进友谊、厚植感情的桥梁。
讲故事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之一。近年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要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作为一种“世界语言”,故事是增进各国相互了解的最佳方式之一。我们每一个人都爱听故事,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故事讲得多、讲得好,人们就会对它越发感到熟悉、亲切。讲好有温度、有深度、有味道的故事,能够促进各国、各城在交流中拉紧心灵的纽带,厚植彼此深厚的友谊。
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门户,广州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国际形象传播,精心筹办广州故事会等一系列国际形象传播活动,打造了“广州故事会”品牌,让世界通过广东、广州这个窗口,感受中国、了解中国。2017年,借助《财富》全球论坛,广州开启了国际形象传播的全球步伐,扬帆起航,在海外举办了13场全球路演和城市推介会。2018年,广州国际形象传播加快步伐,先后举办36场广州故事会和城市推介会,足迹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广东、广州故事向世界阐述中国的政策方针、价值主张和道路理念,向全球展示广州开放新境界、包容新广度、发展新高度。
2019年上半年,广州致力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从瑞士冬季达沃斯到大连夏季达沃斯,从法国巴黎的城市推介会到美国纽约的迎春花市,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到博鳌亚洲论坛,从广州亚洲美食节到G20中日、中韩友好交流故事会,我们先后举办了12场大型国际推介活动,广州声音一次又一次的回响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世界也日益了解广州。
1月份,我们在瑞士达沃斯、法国巴黎和以色列特拉维夫举行三场城市形象推介会,积极推介“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过年•花城看花”城市品牌、广州亚洲美食节等,多种形式展现我市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实现了广州2019年国际形象传播的“开门红”。
2月份,我们不仅在传统花市的基础上创新推出AI花市,更是将“迎春花市”带出海外,在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中同步举办。通过广州和纽约的视频连线实现双城的“新春对话”,既展示广州春节文化传统,又展现广州时尚活力的新形象。
3月份,我们在北京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举办广州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圆桌会,各国政经界大咖齐聚,热议广州如何以开放的姿态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我们还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举办广州故事会,邀请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者们,深情讲述充满人文情怀和创新激情的湾区动人故事。
4月份,最新出炉的广州城市形象片《花开广州·汇聚全球》在2019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广州城市形象国际传播推介会上惊艳亮相,与会嘉宾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建设各抒己见,签订一系列政府间合作协议;我们还举办了“绿水青山·从化大会”,全国各地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绿色治理与中国担当”为生态环境把脉,研究和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更多可行路径和模式,注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圈的广州也获得各界好评。
5月份,我们以“共享亚洲美食文化,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隆重举办了广州亚洲美食节,用5大系列44项活动向世界展现“食在广州”的独特魅力,推动达成16项文明交流对话成果,推动亚洲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和境外知名媒体共开展相关报道7000余篇(次),相关新媒体阅读量超过10亿余次。
6月份,我们在G20大阪峰会前夕,先后赴日本、韩国举行友好交流故事会,中日韩政府官员、民间友好人士、广州市各行各业的嘉宾以亲身经历讲述讲述中日韩友好交流、务实合作、民心相通的感人故事,为G20成功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7月份,我们在大连夏季达沃斯再次举办“广州之夜”,粤剧、粤菜、舞狮、木偶、纸雕等传统文化与街舞、智能机械臂、“冰屏”LED技术等现代元素有机融合,向世界展现广州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追求以及务实创新的城市活力。
随着广州良好国际形象的不断传播、广州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广州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2018年,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评级机构之一GaWC公布全球城市排名,广州排在第27位,晋升世界级一线城市的地位。
女士们、先生们: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进的开局之年。七十载励精图治,九万里风鹏正举。展望未来,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扬帆起航。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主动的作为,讲好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故事,讲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故事,讲好广州改革开放的故事,讲好中国、广东、广州与世界交流交融的故事。
我们希望,全市1400万市民都能做广州故事的讲述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生活平台上,一起主动、立体、全面的讲述广州故事,用花城的声音代表中国的声音,走向世界。
我们希望,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千千万万世界各国友人,都能做广州故事的传播者,把你们所见所知的精彩、感人、平凡的广州故事介绍给世界各地。
最后,祝愿中日韩文化交流会成功,祝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长存!
谢谢大家!
- 2019-07-15 19:45:00
- 主持人杜雨轩:
感谢朱部长的致辞!下面有请前中国驻柬埔寨、韩国、泰国大使宁赋魁先生致辞!
- 2019-07-15 19:46:00
- 宁赋魁先生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应邀出席今晚举行的“不忘初心,葆有匠心”中日韩文化交流故事会活动。我本人曾在外交部亚洲司工作多年,也曾在主管边界和海洋事务的部门工作,有机会多次访问过包括韩国、日本在内的许多周边国家。通过工作、通过访问,我对亚洲文化、亚洲文明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深深感受到亚洲文化、亚洲文明的绚丽多彩,它的伟大以及它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由于时间关系,加上我本人长期从事朝鲜半岛工作多年,今晚在这里我通过几个例子讲一讲中韩之间的文化文明交流互鉴。韩国是中国的近邻之一,地理相连,文化相通,习俗相近,同属东亚文明圈,汉字文化圈,中韩之间延续着数千年的文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几个例子。
一、中国的印刷术与韩国的金属活字印刷。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唐朝时期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到了宋朝一个叫毕昇的人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文化教育的传播与发展。
在泥活字印刷术发明300年之后,朝鲜半岛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推动了印刷术的发展。此后,这一发明又传入中国。这个例子说明,文明只有交流互鉴,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传承,使文明更加璀璨,照亮人类共同前行的文明之路。
二、中国的造纸术与韩纸(高丽纸)。造纸术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000年前,汉朝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大大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生产数量和质量,为文化教育的传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造纸术首先传入了与中国毗连的朝鲜半岛、越南,然后传到了日本。
半岛的高丽国、新罗国掌握了造纸技术,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到了唐宋时期,开始反向出口他们的纸张。这种纸过去叫高丽纸,现在叫韩纸,这种纸既柔软又厚实,有韧性,不仅可以用来书写和做画,还可以制作各种纸工艺品、高端礼品包装纸、生活用品甚至家具。用韩纸做的灯具很精致漂亮,实用性和艺术性都很强。
三、书法。韩国属于汉字文化圈。现在许多去韩国的中国人都发现韩国人使用汉字少了。的确,进入现代韩国使用汉字少了。但根据我的观察,汉字在韩国仍有较强生命力。学习汉字,使用汉字仍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韩国,能够用汉字写书法,能够写汉字诗词仍是件引以自豪的事情,因为它是韩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的一些中小学把书法列为必修课。这对韩国文化是一个很好的传承。我在韩国工作期间参加过中韩民间书法绘画交流活动,为韩国书法艺术家的高深造诣所折服。韩国书法艺术家对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大家,如王羲之、颜真卿,米芾、赵孟頫等非常崇拜,大量购买他们的作品进行临习。许多韩国退休老人也像中国退休老人一样,以练习书法为乐并颇有成就。我曾参观过韩国退休人员、妇女社团举办的书法展,他们的隶书、楷书、行书不仅写的好,就连古文字、篆刻等也有深厚的功底。
我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今天来这里参加活动的外国朋友,都来自亚洲。各国有各国的文明特色,这种文明通过长期的交融又形成了亚洲共同文明。这种共同文明拉近了亚洲各国之间的地理距离,增强了我们之间的文化联系,扩大了我们之间的民心相通。我相信,亚洲的共同文明必然会一如既往,为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继续发扬光大我们亚洲的文明。
- 2019-07-15 19:53:00
- 主持人杜雨轩:
感谢宁赋魁大使的致辞!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
- 2019-07-15 19:54:00
- 主持人朱弘扬: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初心匠心”中日韩文化交流故事会,倾听和感受这跨越时空与国界的文化艺术魅力。一衣带水,山水相连。中日韩三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多彩的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交往,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是我们举办这场活动的初心。
- 2019-07-15 19:55:00
- 主持人杜雨轩:
接下来,著名古筝演奏家蔡文峰先生将用中国的古筝,奏出三国的名曲。
- 2019-07-15 19:55:00
- 主持人杜雨轩:
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
- 2019-07-15 20:00:00
- 主持人朱弘扬:
不同地域领域,坚守相同的追求。初心出发,匠心护航,方得始终。让我们与初心对话,把目光回转到1923年6月:在广州东山恤孤院路的一栋普通民居里发生的影响国家民族命运的故事。下面有请中共三大遗址资深讲解员张琳。
- 2019-07-15 20:01:00
- 中共三大遗址资深讲解员 张琳:
大家好,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在广州东山恤孤院路有一栋两层的普通民居,96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这次大会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前来参加中共三大的40名代表,为了保密,他们相约,不坐同一条船,不乘同一趟车,不同一天走。就这样经过数天的奔波,他们先后汇聚广州。他们中有留学日本的陈独秀、李大钊,有旅欧的蔡和森、向警予夫妇。这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是中华民族最新鲜的血液,他们心中有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理想,他们身上蕴藏着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力量。
那个年代,信仰的选择也是生命的抉择。为了救国救民,许多人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代表刘尔崧牺牲时只有28岁,张太雷还不到29岁,向警予刚刚33岁,瞿秋白36岁,李大钊38岁。
陈独秀的儿子陈乔年,他牺牲的时候只有26岁。但他非常乐观,他牺牲前说了一句话,他说“让我们的后人享受前人披荆斩棘带来的幸福吧!”。我想,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他们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只为信仰,只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
1923年6月20日,中共三大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而最早将《国际歌》翻译成中文歌词的就是瞿秋白。《国际歌》不仅代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心声,也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声。1935年2月,瞿秋白不幸被捕,面对种种威逼利诱,他始终不为所动。6月18日,到了最后的日子。在敌人刀枪的簇拥下,瞿秋白神色自若,轻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漫步走向刑场。他的外表弱不禁风,然而当死亡降临,连刽子手都对他的淡定、从容所震惊。瞿秋白盘膝而坐,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随即含笑饮弹,从容就义。瞿秋白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如同他翻译的《国际歌》,一直激励和鼓舞着中国人民为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98年初心不改,98年风雨兼程,我们的党从1921年刚刚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中共三大召开时的420名党员,再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近百年来,一代代共产党员前赴后继,接续奋斗,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列,永远同人民在一起。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我是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讲解员,这是一份平凡的工作。多年来,我面对着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党员群众、大中小学生以及国际友人,向他们讲述着我们党的奋斗历程,讲述着中国故事。让他们在我们党的奋斗历程中感受责任与担当,感受信仰的力量。
在当今世界百年变局的情况下,各国人民都要坚守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 2019-07-15 20:10:00
- 主持人杜雨轩:
感谢张琳的分享,90多年前,我们党的精英正是因为放眼世界,认识到国家民族的危机,所以才有了拯救民族复兴国家的初心。
- 2019-07-15 20:11:00
- 主持人朱弘扬:
接下来这一位讲述者,他也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国外旅游经历,找到了自己的初心,书写中韩文化交流的佳话,也成就他自己的商业传奇。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有请正佳集团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广州市天河路商会会长谢萌先生。
- 2019-07-15 20:12:00
- 广州市天河路商会会长 谢萌:
人生的故事从来不关乎相遇,人生的故事关乎相遇之后能共同为这个世界创造什么。
我和韩国文化的结缘源自一场旅行。当我第一次走进韩国乱打秀的剧院时,我甚至都不知道这场音乐剧是什么,我都不能准确的叫出“乱打秀”这个名字,我期待的只是进到这个剧院里面能歇一会,这是一场疲劳的旅行。可是当灯光暗下,当演员入场,当那一声木鱼的声音敲响时,我知道我的心已经被连接了,而这就是我在一直寻找的共鸣。我一定要把它带回中国。
看完了这场音乐剧后,我动员了我所有身边去找到韩国乱打秀的制作公司,我还记得第一次和崔理事的老板见面,李会长说:“中国比你们更出名的公司来跟我们谈,我都没有把这个给他。你是谁?”
我就像一个骗子一样地被扫地出门。我先后去了六次,到第六次拜访结束的时候,李会长又打开了门,我以为这又将会是一场遗憾的拜访,但李会长告诉我:“年轻人,你得到了这份合同!”
我惊了。“为什么?”
“我在你的身上看到我年轻时候的影子,就是那份执着。”
嘿,各位,我离梦想近了一步!
但是国际间的友谊是要经过考验的。我们演过339场韩国乱打秀后,由于各种原因,2017年这场剧戛然而止。当我和崔理事送走了最后一位韩国演员的时候,我们俩抱头痛哭。339场,一年零四个月的合作,难道就这样终止了吗?一瓶烧酒过后,崔理事告诉我一句话:人生只要你愿意,都可以重来,只要你还有初心和勇气。
两年以来,我们从找不到一个演员到组建了两个全部由中国演员演出的的团队,两年来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争取机会。而今天,乱打秀回来了!我们又可以再一次把这么优秀的音乐剧呈现给我们广州市民,这是我们一生的荣幸。而文化这件事传递的就是快乐,仔细寻找你生命当中所有快乐的源泉。
在天河路商圈,在正佳广场这样一个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地方,诗和远方走到了一起。我们和46个国家合作过,1万多场国际文化旅游活动,而所有这些活动主题只有一个目的——创造美好、幸福和快乐的生活,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想要打造的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也能欣赏到各国优秀的异域风情。
天河路商圈就像一个巨大的永动机一样,我们输入的是国际文化,而产出的就是快乐。我们希望那些,你有任何烦恼,工作上有任何不顺心,你到这里,希望让你收获的是快乐。
今天各位所在的正佳演艺剧院也许有一天会关闭,音乐剧也许有一天会停止,但是我们之间的友谊、快乐以及勇气将会长存,这就够了,谢谢大家!
- 2019-07-15 20:20:00
- 主持人杜雨轩:
初心不改,友谊长存。感谢谢萌先生的分享。正佳广场让诗和远方走到了一起,在拓展商业经营的同时也眼光独到地率先引进包括韩国《乱打秀》在内的一系列国内外优秀文化品牌,让商业发展与文化品牌相辅相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韩国《乱打秀》表演片段。
- 2019-07-15 20:21:00
- 主持人杜雨轩:
太精彩了,感谢演员的倾力演出!我知道《乱打秀》在1997年就上演了,它不仅在广州取得成功,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演出20多年长盛不衰。背后成功秘诀是什么?我们将请出其中的核心人物为大家揭晓。有请乱打秀全球总负责兼制作人正佳光迈传媒总经理崔容硕。
- 2019-07-15 20:25:00
- 乱打秀全球总负责兼制作人 正佳光迈传媒总经理 崔容硕:
大家好,今天来讲讲乱打秀。
截止到90年代,亚洲的戏剧一直无法融入西方的舞台,优秀的舞台剧好像只属于西方一样,这深深刺痛着作为亚洲演出制作人的心,难道没有一部能代表亚洲的剧吗?我们决定做一台剧,一台能代表亚洲的剧去结束这个垄断的局面!
于是我们开始了企划与制作,这是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没有任何前车之鉴,没有人能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出一台能让世界各地人们都能喜爱的剧。与传统艺术相比,大众文化艺术是由观众的喜好决定的,这决定了作品必须有很高的完成度。多次尝试都没能成功,语言跟文化是一个障碍。
同时相比西方以资本为基础的大制作来说,我们的资金非常有限,这曾使我们非常灰心,但我们没有犹豫没有放弃。我们决定用独特的创意跟与有趣的内容去打这场仗。无言剧的表现方式解决了文化传播障碍,反复打磨融合亚洲元素,为的只有一个目的,让观看的每一个人都能开心、震撼,为此《乱打》诞生了。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做到了,1997年在首尔的首演就大获成功。1999年我们迈出踏上国际舞台的第一步“英国爱丁堡节”,在2006年的时候,《乱打》成为第一部登陆美国百老汇的亚洲演出,得到各界媒体的赞誉及推荐。
随着《乱打》开始被大家关注,亚洲舞台剧地位也开始提升了。《乱打》演出了22年,看过的朋友们应该对我们切蔬菜的场景有印象。截止到刚才为止,我们共约切掉了227600个洋葱、455200个黄瓜,364160个包菜,227600个胡萝卜,数字不够形象对吗?如果一个家庭每天用5个黄瓜的话,那么我想这个数量够让这个家庭吃249年了。如果切蔬菜也能被录入吉尼斯纪录的话我们是否也应该去申请一下呢?说到切蔬菜我们是认真的,也是最专业的。
对于舞台剧来说每一次演出都是一个独立的作品,因为它不能NG,它也没有回放,虽然失误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我们不敢有任何松懈。一位演员会演同一个剧,数百遍,甚至上千遍,但对于观众来说可能就是唯一的一次。为让每位观众有那份一次就能铭记一生的感动,每一次演绎都应被当成是首演去对待。怀着最初的那份紧张与热情、精益求精地去演绎是我们时常告诫自己的准则。上万次的练习,确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要完美呈现。
已演22年的《乱打》对我来说更像一个新的起点,要走的路还很长。最近我很幸福,看到中国演员,让我想起22年前刚开始制作《乱打》时的那份激情与执着,对我来说这是值得毕生坚持的事业,去制作并传递这种快乐与感动更是我的使命。谢谢大家。
- 2019-07-15 20:30:00
- 主持人朱弘扬:
感谢崔容硕先生的分享。把亚洲传统文化因素的正能量喜剧推向全球主流文化市场,这就《乱打秀》的初心,下面这位故事讲述人同样为了传承传统文化而倾尽全力,下面一起来听听他的心声。有请广州粤剧团副团长,优秀粤剧演员陈振江。
- 2019-07-15 20:35:00
- 广州粤剧团副团长,优秀粤剧演员 陈振江: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和粤剧有关的故事。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曾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赞誉为“南国的红豆”,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剧是一门有着五六百年历史的古老艺术,璀璨夺目。
我出生于粤剧世家,从小看着舞台上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长大的。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我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穿上一身炫彩斑斓的戏服,在水银灯下粉墨登场,为观众带来欢乐,这就是我的初心。经过六年的科班训练,我很幸运地成为了一名粤剧演员,如愿以偿地站在舞台上,开始了我的创作表演之路。我很认真的去对待每一的训练、演出,哪怕再苦再累,我只要想起我的梦想,就能够初心不改,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去为观众奉献更精彩的演出。
粤剧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近年来,随时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我突然发现粤剧慢慢在失去往日的光彩。特别是在国内外娱乐大潮的夹击下,曾经辉煌一时、引得万人空巷的粤剧再逐渐的失去大众市场。像我这样愿意从一而终投身粤剧的青年人更像是“异类”。
非常幸运的是,我们的国家号召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粤剧人从来都不是顽固守旧的,我们求新求变,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粤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我们积极致力于粤剧的传承和推广,不仅从创作根源上排演更符合当代大众审美的作品,如《花月影》《刑场上的婚礼》《南越宫词》等剧目;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积极地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在潜移默化的戏曲美育中,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能接触认识到粤剧的传统艺术魅力。
经过十数年的努力,我们非常欣慰的看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回归,粤剧也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欢迎。在倍感欣喜的同时,我也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原名陈镇江,“镇定”的“镇”,在红线女老师和欧凯明师傅的提议下,将“镇”改为“振兴”的“振”,意为立志传承、振兴粤剧。我将一如既往的投入粤剧创作表演中,以“望尽天涯路”的追去,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工匠精神,肩负起的对粤剧艺术的传承、发展的责任。
大家都知道,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粤剧也因为大量中国广东人远赴海外谋生的原因,其知名度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国粹京剧。粤剧就是他们用以寄托乡愁的最重要方式之一,是紧紧维系他们与祖国亲情的重要纽带。近年来,我也曾经跟随剧团到世界多国出访和演出,我深刻体会到:人有国籍,但艺术从来没有国界,艺术也需要更加融合共通。我们愿与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彼此保持见贤思齐、海纳百川的学习精神,共同为世界各国人民创作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
- 2019-07-15 20:40:00
- 主持人杜雨轩:
感谢陈振江的分享!弘杨传统文化,初心不改,振兴粤剧,坚韧前行,给您点赞。下面一位嘉宾,他是一位日本人,在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他逆行来到中国求学,在中国学习生活了十几年,他又被誉为中日友好的民间大使,他今天会为我们分享什么心得?有请日本作家,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客席副教授加藤嘉一。
- 2019-07-15 20:41:00
- 日本作家,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客席副教授 加藤嘉一:
2012年9月16日,我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天儿慧老师一起参加了NHK电视台策划的日中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特别节目。我们讨论的重要对象叫冈崎嘉平太,一个日本人。在没有邦交的艰难时期,他获得了中方,包括周恩来总理的信任,作为一个民间人士,通过经贸交流,为两国邦交正常化扮演了桥梁角色,发挥了渠道作用,做出了独特贡献。冈崎先生始终强调说,为了实现日中友好,最重要的首先是好好了解对方。我完全同意这位祖国长辈用一生所呈现的信念。有了了解,才是友好。相互了解是一种态度。友好不可能是从天掉下来的,是通过两国各界人士持续不断、多个领域、开诚布公的交流,一步步、曲折中所推进的。
交流,才是生产力。
我在节目中跟天儿老师分享了一个观点:两国走过的四十年,归根结底是国家关系正常化的过程。我们通常用“国民国家”这个词汇,国民和国家是离不开的,除了国家,国民关系也需要正常化,接下来的四十年,正是国民关系正常化的过程。日中两国国民需要付出四十年的时间促进相互理解,建立相互信任的心里准备。很高兴,我的浅见获得了天儿老师这位同为祖国长辈的认同。在日中两国经历了和平友好条约缔结四十周年的今天,我的观点没有变化。
百闻不如一见。
2003年,我来到北京留学。之前,我对中国和中国人一无所知。不认识一个中国人,不会一句中文。很幸运,北大给了我宽松、包容、自由的环境,除了学业以外,能有机会与中国的公共知识界互动,通过专栏写作和时政评论参与和见证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日中关系所经历的时光,其中也有不少挫折与困难。这是我作为一个国民的角度。仅此而已。
去年,到日本访问的中国人有830多万次,创造了历史记录。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机会能够看到活生生的日本人,体验日本社会。到对方的国家看一看,走一走,这是了解对方,反观自己的最佳渠道,不是之一。除了两国高层的互访和政治关系的稳定,日中关系越来越需要的是民间人士,尤其是年轻人的直接交流和真实体验。
但愿,下一个四十年,我们能够携手推动国民关系的正常化过程,使得日中友好长青。
- 2019-07-15 20:45:00
- 主持人朱弘扬:
谢谢加藤嘉一先生的分享,中日两国的人民要不断交流,加深彼此了解,相互学习,中日友好就万年长青。
- 2019-07-15 20:46:00
- 主持人杜雨轩:
我觉得接下来出场日本艺术团体,他们匠心精神就很值得我们学习。这个团体第一批成员为了研究传统的日本传统太鼓,在一个海岛上十年如一日地进行斯巴达式封闭集训。十年磨一剑,终于成就了日本的国宝级太鼓表演团鼓童,这听起来就像是电影情节一样的故事,今天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欢迎鼓童。
- 2019-07-15 20:47:00
- 主持人朱弘扬:
感谢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斯巴达式封闭训练究竟什么样子的呢?他们又是为什么进行这样的训练呢?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有请日本国宝级太鼓乐团“鼓童”成员住吉佑太。
- 2019-07-15 20:55:00
- 日本国宝级太鼓乐团“鼓童”成员 住吉佑太:
大家晚上好。我想和大家分享日本鼓童的故事。鼓童秉持“带着太鼓走向世界,以创造一个多元文化及生活方式相互交融的一个地球为目标”的理念,迄今为止,我们在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超6000次的公演活动。
我们采用了一种“研修所”式的培训体系,以确保多年传承的技艺及精神能传递给后人。要成为鼓童的成员,必须经历为期两年的艰苦训练。训练中心位于一个名为佐渡岛的偏远岛屿的山里,该岛也是鼓童的基地。大约20名青年男女聚集在一所木制的废弃初中学校里,日复一日接受培训。
每天早上5点练习到22:00,同时清洁和食物都需自己准备。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不允许携带,冬季就算室温达到0度以下,也不会安排加热器。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一些已被现代人遗忘的感官本能会不断精进。不仅可以聆听音调的微妙差异,还可以增强对周围所有事物的感觉,例如人的心情,随季节变化的自然景观以及风的气味等等。
而经过了这样的两年培训,并不意味着一定可以成为鼓童的一员。首先需要经历一项测试。然后作为预备成员,要在鼓童经历一年的磨练,再通过一项正式的测试,可以成为一名正式成员。鼓童并没有每年接收新成员的政策,而是要看当年是否有鼓童所需要的人才。
而我的情况是,在进入研修所之前,先从25人中选拔出12人,作为研修生的第1年到2年时,研修生还剩下7个人,其中4个人成为了预备成员。正是因为我们团队严格要求,以工匠精神,潜心训练,才能不断的为大家奉献鼓童这么优秀的作品。
鼓童于1981年在柏林艺术节上首次亮相。在2021年将迎来40周年纪念日。如今,鼓童的音乐还在不断成长,融入了鲜活的元素,我们还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进行了合作。
比如,我们在中国演出将近20年。在2002年,鼓童加入了张艺谋导演的《英雄》电影音乐创作。伴随着作曲家谭盾先生的音乐,我们的鼓声向世界传递。我也有幸第一次参加中国巡演,度过了激动人心的日子。本次中国巡回演出的作品由日本国宝级歌舞伎演员坂东玉三郎执导。坂东玉三郎先生与中国的昆曲艺术,及梅兰芳、梅葆玖等戏曲名家有着颇深的渊源,他们曾经共同演出,为中日两国观众带来优秀的文化作品。
艺术是相通的,交流互鉴会更精彩。由于鼓童在融入中国文化方面的成功,所以在这次的作品中,鼓童还挑战性地加入了西方乐器。运用日本太鼓以外的乐器,表达和传达鼓手的灵魂,从这样的表演中展现超越文化差异的人类共通的情感。未来,我们也愿意在匠心创作的基础上,更好的吸收融入中国文化,为大家带来更优秀、更不一样的鼓童。
我也很高兴将鼓童之音传递给广州的观众。明后天,鼓童在广州大剧院的公演即将开展。请务必来到现场感受鼓童的声音。
- 2019-07-15 21:00:00
- 主持人杜雨轩:
感谢住吉佑太的分享。听了鼓童的故事,我觉得任何的艺术成就都不是轻易得来,都有要用超人的匠心去维护,下面我们分享六代传承的匠心故事。有请中国广东黎家狮第六代传人周嘉欣。
- 2019-07-15 21:05:00
- 中国广东黎家狮第六代传人 周嘉欣:
大家好,说起佛山黎家狮,在这个行业中可以说鼎鼎有名,最近火爆的舞剧《醒狮》)里面所舞的狮头,都出自我们佛山黎家狮.
黎家狮从清代道光年间到现在,有近200年的历史,是佛山唯一一家六代做狮头的家族。我的师傅也是我的妈妈,她是黎家狮的第五代传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佛山狮头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我外公黎华是黎家狮的第四代传人,当时也是黎家狮最鼎盛的时期。“黎家狮头,始创最久,款色最优,用过满意,买过回头”是当年老顾客对我们黎家狮的评价。听说,当年一代宗师黄飞鸿也有舞过我们黎家狮,而且每每有学武之人经过我们黎家狮的店铺,都会鞠躬以表尊敬。
祖辈的手艺好,打响了好名声,所以在91年,徐克导演要开拍电影《黄飞鸿之狮王争霸》时,就指明了要用黎家狮。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们黎家狮很威风,但威风背后的故事,直到多年后,我才慢慢体会后外公的艰辛和不容易。
耳濡目染下,我在妈妈身边帮忙做狮头。但是妈妈从没有想过让我入这一行,因为她深知做狮头的艰辛和繁琐。十指的变形,指掌的粗糙,都是长期以来,做狮头遗留下来的。制作狮头分为扎、扑、写、装四大工序,细分的话,可以分出300多道小工序。稍微有一个小工序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整个狮头的变形,所以在制作过程中,要不断地用尺子去比对,再用眼睛去衡量,才能保证做好一个狮头。
2013年,我妈妈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看着她总是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个狮头,我深受感动!大学毕业后,我在小学当任老师。作为第六代的我,此刻面临“是继续做教师,还是作为第六代传人”的选择。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五代的传承来之不易,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家族的手艺传承下来。一个学校少了我一人,会有更多更优秀的教师。但狮头这个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我去传承和发展。这也是我的使命。于是,我毅然辞去教师的工作,在工作室里和妈妈一起做狮头。
刚开始学做狮头的时候,一切都是新鲜的,每学会一个工序就像打游戏冲关一样,十分有成就感。但真正让我觉得枯燥的是坚守下来的那份疲惫,制作一个狮头,做到半夜三更是常有的事,赶货的时候,甚至连续一个星期不停地加班工作,一放松下来,感觉这双手都被定型了,一动就会抽筋。有时候我会想,我本该是一个爱去旅游购物打扮的女孩子,怎么会变成一个终日加班做狮头的人呢!但是看着自己手中的狮头能在舞台上出现,能够鼓舞起华人的精气神,这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也更坚定在未来,我将一如既往、初心不改地做狮头,让它能更感染更多的人。
对于一门手艺来说,一百年是一段传承的历史,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百年是鲜活的一辈子。我们黎家狮有近200年的历史,六代人不断努力的传承,我为之敬佩,也为之骄傲。未来,我会继续努力,传承好我们家族的手艺,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我们佛山狮头的文化。我也希望有一天,我们黎家狮可以走向日本、走向韩国,让更多的人民能够体验到我们佛山狮头这种传统文化。
- 2019-07-15 21:10:00
- 主持人朱弘扬:
谢谢周嘉欣的分享,“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醒狮”,广东醒狮是通行全球的文化名片。广州歌舞剧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醒狮》,以十年磨一剑的锐气,打造出一台岭南文化艺术精品。下面请欣赏舞剧《醒狮》片段。
- 2019-07-15 21:10:00
- 主持人杜雨轩:
作为国内第一部以醒狮为题材的大型民族舞剧《醒狮》,是如何以初心和匠心打造艺术精品的呢?下面这位嘉宾将为我们讲述背后的故事。有请广州歌舞剧院院长、民族舞剧《醒狮》总导演史前进。
- 2019-07-15 21:15:00
- 广州歌舞剧院院长、民族舞剧《醒狮》总导演 史前进:
醒狮醒国魂、击鼓振精神。大型民族舞剧《醒•狮》自2018年首演以来,被观众称之为年度“最燃”舞剧,不仅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同时启动了在全国15个省份,20多个城市的80多场巡演,并计划在北京、香港、澳门三地进行主题展演。特别是今年5月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展演现场,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观众报以55次的热烈掌声。
《醒·狮》策划历时5年,构思和创作用了3年时间,剧本更是历经13稿打磨。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创作《醒·狮》?作为一名新广州人,在这里生活了22年,每当看到醒狮的表演总是能吸引我的关注,特别是2014年春节带队在意大利演出期间,看到了醒狮的表演,当舞狮人取下狮头的时,我惊讶的发现舞狮的除了华人,还有部分意大利的年轻人参与其中,顿时“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醒狮”这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于是创作一部有关醒狮题材的舞剧就萌发于心,这就是我的初心。
2016年我和钱鑫、王思思、罗丽等主创开始了舞剧的创作,也开启了我们的匠心创作历程。《醒•狮》从无到有,倾注了所有人的心血,每次演出都有观众在议论舞台上的是舞蹈演员?武术演员?还是杂技演员?观众的疑问,正是我们独具匠心的艺术追求。舞剧融合了舞蹈、舞狮、南拳和狮鼓等综合艺术元素,过程中我们邀请到了“南狮王”传承人、南拳武术冠军、黎家狮传承人等非遗大咖为舞蹈演员们系统的培训。《醒•狮》在舞台上给观众呈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而背后的创排团队同样有着感人肺腑的故事:为了增强舞蹈的精彩度,我们特别为两位男主角设置了一个,在两米多高、不到4平方的,用移动桌子搭建的高塔上进行比武,每当排练这个段落时,我的心总会提起来,在一次排练中,演员在腾空跳跃的动作中,由于用力过猛,阿醒的扮演者眉骨碰到了桌角,顿时血流满面,我们即刻送他去医院,没想到几个小时候后,这个眉骨缝了5针的坚强小伙子又回到了排练场,大家都劝他多休息几日,避免伤口发炎,但是他却说:“舞剧到了关键的冲刺阶段,许多演员都带伤坚持工作,不能应为我而影响了排练的进度”。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许多不可或缺的点点滴滴构成.
舞剧《醒•狮》的成功,也是基于我们广州歌舞剧院五十四年来的艺术实践与积淀。“不忘初心,诚铸匠心”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牢记的使命和坚守的职责,接下来我们将努力拓展国际文化交流演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 2019-07-15 21:20:00
- 主持人朱弘扬:
谢谢史前进导演的分享,《醒狮》团队的故事让我感动,我觉得中日韩三国的艺术团队,他们的艺术领域是不同,但他们的初心和匠心却是相通。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毫无障碍地进行友好交流和学习。接下来这位故事讲述人,他写了一本书,向一个史诗性伟大工程的建设者致敬。有请新华社广东分社对外新闻部主任兼团委书记,《虹起伶仃——逐梦港珠澳大桥》作者周强。
- 2019-07-15 21:20:00
- 新华社广东分社对外新闻部主任兼团委书记 、《虹起伶仃——逐梦港珠澳大桥》作者周强:
这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虹起伶仃——逐梦港珠澳大桥》,两周前刚刚举行了首发仪式。我是本书的作者,我的另一个身份是新华社记者。就是在长期采访过程中,我被港珠澳大桥的故事所感染。
港珠澳大桥是一个什么工程呢?(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评价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是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国家领导人日理万机,专门到一个工程来视察,充分说明了港珠澳大桥的伟大。而我写这本书的初心,就是向港珠澳大桥建设者致敬。
我分享书中的两个小故事。
一个是关于人物的故事。
杨树森,中国泥沙专家。2014年11月15日,当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安装到第15管节时,基槽出现了回淤,中国交通部赶紧组织专家会诊,查找淤泥来源。就是在这个时候,杨树森接到了通知,同时也接到了体检异常的报告,生命重要还是工程重要?杨树森毅然选择南下。大海找沙,他们围绕大海转了一圈又一圈,取样对比研究,结合卫星图最终找到了淤泥的罪魁祸首:上游采砂。
3个月后,直到明确了解决方案,杨树森才返回天津家中。这时,当他被家人强行拉去医院做检查时,他已是肝癌晚期患者。又经过1个月的努力,最终E15沉管安装成功了。林鸣,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统帅,在E15沉管安装成功后,他第一时间坐飞机跑去杨树森的病房,向他分享这一好消息。这就是有情有义有担当的港珠澳大桥工程师群体。
2018年10月大桥通车,但杨树森没有看到大桥最终落成的样子。这位工程师已经离开了我们。杨树森死了,但他的精神还活着。在港珠澳大桥,有很多活着的杨树森们,他们大多抛弃妻子,孤岛一待就是七八年。有的焦虑的头发都掉光了,有的在父亲去世后也不能去奔丧,有的在女儿举办婚礼当天,都不能再现场。就是这群工程师把港珠澳大桥这个世纪工程建成了。
第二个是关于精度的故事。
这是港珠澳大桥中国结桥塔的照片,是港珠澳大桥的标志性景观,寓意着粤港澳三地手挽着手,携手迈向新时代。中国结看起来很飘逸、很轻盈,其实重750吨,相当于两艘珠江上内河游船。这么重的东西要跟两边的塔柱链接起来,还是用螺丝螺帽拧起来,长一点不行,短一点不行,必须严丝合缝,误差在2毫米,这很难,犹如伶仃洋上空的舞蹈,但是中国工程师做到了。
这位是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现在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把“港珠澳大桥标准”推向世界,就像日本本州—四国联络桥标准一样,推向世界为跨海大桥参照借鉴。
书中的故事还有很多。作为本书作者,我希望更多的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了解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的英雄事迹。人类需要英雄,时代呼唤英雄,为大桥立传,也是在为时代画像。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缓慢,作为东北亚的三大重要经济体,中日韩也一样需要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港珠澳大桥精神以及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工匠精神。
这就是我的初心。谢谢大家!
- 2019-07-15 21:25:00
- 主持人杜雨轩:
谢谢周强的分享。接下来最后要分享的这位嘉宾,用时尚的语言形容,他就是一位斜杠中年,企业家、民间外交家,慈善家,他的身份究竟是什么,他的初心又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有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全国理事、国际菁英会主席胡智荣。
- 2019-07-15 21:26:00
-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全国理事、国际菁英会主席 胡智荣:
大家好。很高兴能参加中日韩文化交流故事会。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我与前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的的故事。鸠山先生长期致力于推动中日友好往来,为促进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与鸠山由纪夫先生认识交往多年,他很喜欢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书法。2013年9月3日,鸠山先生在我的文化基金书画室挥毫题词「友爱」,并在签名时特意把自己的名字「由纪夫」改为「友纪夫」,表示从今天开始就用这新名字了!这表达了他发扬友爱精神,彰显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
在我与鸠山由纪夫先生交往的这些年,我们经常互相往来。比如我们会经常在他家交流中日两国的茶文化,切磋厨艺。鸠山由纪夫告诉我,他们举办了很多中日友好民间交流活动,他也在日本参加了很多中国举办的交流活动。大家都秉承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中日两国关系越来越好。
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中日两国拥有越来越多共同利益和共同关切。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日本也进入令和时代。我们希望能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使中日关系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积极因素。
第二个故事,是我与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的故事。潘基文先生是韩国人,在他就任联合国秘书长和担任亚洲博鳌论坛理事长期间,他始终推动全球慈善机构以及志愿者群体在解决青年就业、老龄化、难民问题等方面做出努力,使得失业青年、老年人以及妇女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我和潘基文先生是多年好朋友,他也很喜欢中国文化,比如我们曾经一起探讨交流中国的紫砂壶。我不会忘记的是,他曾告诉我:“慈善事业是伟大的,我们要积极谋求合作,希望慈善能够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在潘基文先生的熏陶和感染下,我和我所在基金会积极参与各种慈善公益活动和社会捐赠,截止目前累计捐款超过人民币1亿多元,先后被全国妇联、全国友协等授予“中国儿童慈善家”的光荣称号。
中韩两国山水相连,友好合作符合历史潮流,也是两国人心所向。慈善是世界共同的美德。我们希望未来,中韩两国能有更多的人一起参与慈善事业,共同为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贡献我们的力量。我们期待中韩两国积极开展人文交流,深化务实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巩固中韩民间友好。
谢谢大家!
- 2019-07-15 21:30:00
- 主持人杜雨轩:
感谢胡智荣先生的分享。弘杨,你有没有发现,这次参加中日韩友好故事会的表演团队都带有打击乐的特点。
- 2019-07-15 21:31:00
- 主持人朱弘扬:
我们的醒狮有鼓,乱打秀也是用厨具为鼓,日本鼓童不必说了,苦行僧式训练专业的鼓手啊。
- 2019-07-15 21:31:00
- 主持人杜雨轩:
我有个提议,不如让三国演员切磋一下技艺好不好?大家一起以鼓会友,鼓动亚洲。
- 2019-07-15 21:32:00
- 主持人朱弘扬:
一衣带水山水相连,文化传承创新共融。
- 2019-07-15 21:32:00
- 主持人杜雨轩: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花城广州,聆听了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嘉宾们讲述倾情各自领域当中“初心和匠心”的故事,倾听和感受这跨越时空与国界的文化艺术魅力。
- 2019-07-15 21:35:00
- 主持人朱弘扬:
因有初心,友谊长存;匠心铸造,艺术传承;城市携手,共创未来。欢聚如此美好,我们期待未来续写文化友好交流的新篇章!
- 2019-07-15 21:35:00
- 主持人杜雨轩:
来宾们,朋友们,“初心匠心”中日韩文化交流故事会到此结束,祝各位晚安!
- 2019-07-15 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