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吉祥物引爆消费潮 文创销售破6.8亿元

时间:2025-11-25

来源:消费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赛场上,运动员们奋勇拼搏;赛场外,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打造的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成为新晋“顶流”,带动了文创消费的热潮。连日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特许零售店人气火爆,多款融合赛事精神与岭南文化的特许商品广受欢迎,部分热门产品甚至出现“一件难求”的现象。

“喜洋洋”“乐融融”周边卖出6.8亿元

作为粤港澳联合承办的本届全运会的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头顶木棉红、紫荆紫、莲花绿水柱,暗藏三地融合深意。

“十五运会开幕以来,运动赛事氛围愈发浓厚,十五运特许商品作为传递体育精神、联结城市情感的重要载体,销售热度持续飙升,今年以来实现销售120万元,其中,开幕式以来,十五运特许商品日均销售约4.5万元。”广百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国醒狮盲盒、以运动造型设计的吉祥物主题挂饰、吉祥物形象纪念冰箱贴、“全运会3D浮雕金”限量版金属纪念章等特许商品尤受青睐,成为年轻人的“社交爆款”。

线上线下的火热流量,为特许商品运营商带来了可观收入。销售热潮席卷粤港澳各大特许零售店,华南农业大学门店在开幕式次日创下单日13万元销售额的纪录,热门产品补货即“秒空”。

火爆的销售景象不仅出现在广州。在深圳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岗厦北店,11:00许至下午1:00,人流络绎不绝。有人特意来找特定款式的商品,有人来逛一逛看哪些商品适合自己,有人则是为了到商店里盖印章。该店工作人员陈海冰透露,最近很多市民想找三国醒狮盲盒,不过现在这款商品已基本售罄,后续暂时没有补货计划。“现在很多市民都转向购买‘西游联萌’系列盲盒了,既有传统文化的造型,又有吉祥物的元素。戴上面具,就是西游记的人物,摘下来就是喜洋洋和乐融融,现在很多商品一上架很快就售空了。”陈海冰说。

据了解,本届全运会已开发推出涵盖20大类、超2800款特许商品。其中,广东省内开设线下特许零售店500余家,线上店铺70多家,目前总销售额已突破6.8亿元。吉祥物的走红不仅拉动了文创消费,也传递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活力与包容。一些很常见的生活用品加上了吉祥物元素后,马上就吸引了市民的目光。市民刘阿姨走进岗厦北店后,立即看中了一个印有“喜洋洋”“乐融融”元素的怀旧搪瓷杯。她笑道:“这个杯子这么大,用来泡面多好,还有个抓手不怕烫。”

产业链效应  湾区制造支撑IP爆发

“喜洋洋”和“乐融融”的走红,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场产业链的全面动员。

11月16日上午,记者在广州的一家生产企业看到,工作人员正抓紧分装打包“广州喜乐包”。作为十五运会开幕式的纪念品,这款印有十五运会吉祥物的双肩包因其设计独特、实用性强,迅速走红。官方将该产品列入十五运会的特许商品名录。为了满足消费需求,生产企业也迅速排单开启生产。一家特许经销商店负责人介绍,11月14日,在官方特许零售店上线了“喜乐包”,上线后短短的30分钟,销量已经破万了。针对大家关注的“一包难求”的问题,相关企业也进行了紧急处理,大湾区有着完善的生态产业链,各方都在加班加点进行打包和发货。

在东莞的文博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流水线高速运转,工人加班加点赶工,一箱箱封装完毕的吉祥物周边正排队上货柜。“原本没有想过能卖这么火爆,现在基本上天天爆单,工厂加了好几倍人手,但还是供不应求。”公司董事长刘庆辉说。

作为全运会历史上首次引入的潮玩品类特许生产商,文博工艺品有限公司共生产推出60余款产品。其中,吹泡泡小挂件在众多吉祥物周边中脱颖而出,成为“销量王”。“目前,仅吹泡泡小挂件已接到十五运官方30万份订单,预估本届全运会全品类潮玩产品总产量有望突破100万只。”刘庆辉透露。

如今,大湾区潮玩产业已形成了一种新的“前店后厂”模式。广深负责设计、销售,牢牢掌握市场动态和前沿需求,其他区域负责研发、制造,整个链条不断碰撞、磨合,对市场需求具备敏锐捕捉和落地能力,这才造就了一系列“爆款神话”。

“三国醒狮盲盒和3D浮雕金纪念章等产品,需要精细的设计与工艺,促进了本地企业在文创设计、模具开发和批量生产方面的升级。这种IP驱动不仅创造了短期经济收益,更推动产业链向‘创意+制造’一体化转型。”广百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十五运会的成功让我们对大湾区文创产业充满信心。未来,产业将更注重IP创新、文化融合与数字化营销。实现从‘制造’到‘创造’再到‘品牌’的跨越,需要政府政策支持、企业设计升级、产业链协同以及消费者教育等多方努力。”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