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而在此前,卫龙刚刚完成了Pre-IPO轮融资,由CPE源峰和高瓴领投,红杉、腾讯、云锋基金等跟投,投后卫龙估值高达700亿元。然而分析来看,卫龙仍然存在品类单一,食安问题等诸多隐患。
“辣条”营收占比近七成
卫龙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卫龙分别收入27.52亿元、33.85亿元和4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4%;利润分别为4.76亿元、6.58亿元和8.19亿元,毛利率也由34.7%提升至38%。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根据2020年零售额计算,卫龙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总市场份额达到5.7%,且调味面制品和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从体量上看,卫龙似乎可以称之为休闲食品龙头,但与同属休闲食品赛道的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企业相比来看,卫龙的产品却略显单一。
从数据上看,尽管调味面制品营收所占比例虽然已经从2018年的78.6%降低到了65.3%,同时为了丰富产品线还推出了蔬菜制品、豆制品等,但卫龙的主要营收仍然依赖于调味面制品(辣条)。
1998年,湖南省平江县大豆减产,平江人试着改用面粉代替豆粉,创新发明了麻辣味的面筋产品,称为辣条,1999年,平江人刘卫平创立了卫龙品牌,从小作坊发展到临近上市,逐渐在辣条行业形成了规模和品牌效应。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辣条本身制作门槛低、易于模仿,实际上难以形成技术壁垒,同时又有近40%的高毛利率,难以避免地导致其他休闲食品厂商争相下场“分一杯羹”。而根据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卫龙的存货金额分别为3.06亿元、4亿元和5.41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51天、60天和67天,卫龙似乎已然出现了销路不畅的趋势。
提价格、换包装,大手笔营销
诞生之初,卫龙一度是风靡学生群体的“5毛零食”,价格低廉,口味独特,深受追捧,但略显简陋的包装难以避免地让人产生了“粗制滥造”的联想。
时至如今,尽管还是熟悉的辣条,但无论是价格还是包装,卫龙都进行了大幅升级。从价格上看,卫龙经典的大面筋产品(65g/袋)价格约为3.2元,小面筋产品(280g/袋)价格约为10.95元,与当年的“5毛”单品相比,价格已经悄然翻涨了数倍。
而对于包装,卫龙则显得更为重视。如下图所示,与经典包装相比,全新设计的包装,不再选取透明设计,使用“简约风”营造高级感的同时,从一定程度摆脱了消费者对于卫龙“小作坊”的固有印象。
对于营销,卫龙则更加不遗余力。2016年,卫龙曾邀请网红以流水线工人的视角进行直播,全方位展示自动化生产车间,现代化工厂正式取代了“小作坊”,成为了卫龙在消费者心中的新形象。随后又“碰瓷”iPhone7,推出卫龙“hotstrip7”;还结合2018年端午节,推出“辣条粽子”。
而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卫龙的销售费用分别是2.35亿、2.81亿和3.71亿元。其中,推广及广告费用分别为2680.9万、3082万和4665.8万元,2020年,卫龙广告费同比大幅增长51.4%。
食安问题频发,“不健康”标签难摘
经过不懈营销,卫龙逐渐从街头零食,变成了“网红食品”。但时至如今,关于卫龙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屡见不鲜。
根据2018年8月,原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18年第34期),卫龙(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旗下1批次亲嘴烧(红烧牛肉味调味面制品)和1批次小面筋(香辣味调味面制品)检出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标准规定为不得使用。
据了解,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的规定,辣条属于“调味面制品”,大类归为“方便米面制品”;规定在方便米面制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主要为色素、增稠剂、抗氧化剂以及酸度调节剂,因此对于调味面制品(辣条)而言,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均属于禁止使用的食品防腐剂。
另一方面,部分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投诉称卫龙产品包装破损,含有“异物”,甚至出现使用后身体不适的情况。
除此之外,尽管辣条是曾经的儿时回忆,又是如今的网红食品,甚至一度风靡全球,但终究难以摆脱“不健康”的差评标签。
科普中国曾撰文称,简要总结辣条,可以归结为“四多一少”,能量多、盐多、糖多、添加剂多,但其他营养物质含量少;经常食用会增加患超重肥胖、高血压等慢病的危险。
特别是对于儿童而言,危害相对会更大,孩子的味觉和身体器官正在生长发育,这些额外的因素都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经常食用还会影响味觉的形成以及骨骼的发育。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