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酿之战即将点燃,国产啤酒企业是否已积极应战?分析称,精酿啤酒短期内难撼动主流啤酒市场的“大蛋糕”,但其边缘崛起将“侵蚀”主流市场的一部分,而目前大部分国产啤酒企业还在观望。业内人士提醒,错过这波潮流可能要付出更高代价。
近日,美国最大独立精酿企业波士顿啤酒公司公布的报告显示,其2017年第四季度收入为2.063亿美元,环比第三季度的2.47亿美元出现明显下降。与此同时,苏格兰精酿啤酒巨头BREWDOG宣布将到中国建厂,而百威英博集团已于1月在武汉建立亚太区的首个精酿工厂。
在业内人士看来,“精酿之战”将在中国市场打响已不可避免,国际精酿企业之间、它们与国产啤酒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不断加剧,此前国产啤酒巨头陆续调整产品结构、清库存,目的之一就是推出更高端的、超高端的产品,其中就包括了精酿啤酒。
据报道,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一的啤酒生产国和消费国,虽然中国的啤酒消费量近年来在下降,但据市场研究公司凯度集团的数据,2016年,中国的进口啤酒增长了40%。
中国或重新定义“精酿啤酒”
有啤酒行业人士透露,大量进口啤酒以“类精酿”的身份进入中国市场,在2017年呈现10%左右的增速,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认为,估计进口啤酒和国内精酿啤酒的市场份额加起来仅为5%左右。
啤酒专业人士方刚认为,精酿啤酒的出现和发展,短期内不会撼动主流啤酒市场的“大蛋糕”,但是这种“边缘崛起”是时尚的引领。
在他看来,从百威的举动可以预测,精酿的潮流必然会来到,但目前大多数国内企业还没下手。他了解到,某些国产啤酒企业认为精酿不成气候,但没想过10年后市场可能会呈现的不同局面:“如果现在不作好准备,可能到时会付出更多成本。”
不过,目前已有国产啤酒企业陆续推出IPA、水果酒等新品种,更注重消费的个性化、多元化。而行业急于探讨的是对“精酿啤酒”定义的界定。根据欧美市场的定义,精酿是酿造方法相对于与传统工业化产品不同的、规模较小的、具有个性化的、作坊式生产的手工啤酒,目前国产啤酒企业如青岛啤酒推出的Ipa产品符合精酿啤酒的特征,属于艾尔啤酒,但是其生产者不是作坊,令部分消费者不将其视为精酿啤酒。
方刚认为,可以在中国市场特点的基础上重新定义“精酿”,“毕竟中国主流啤酒企业把酒店餐饮店作为必争之地,而欧美啤酒的主流消费场所是在酒吧,啤酒不是佐餐饮品而是休闲的饮品。”有啤酒行业人士透露,未来国产啤酒巨头中可能会出现设立或收购单独的精酿公司的现象。
业内观点
做精酿啤酒不是“挂着羊头卖狗肉”
在方刚看来,目前国产啤酒企业对精酿啤酒还不够重视,以观望为主,归根到底是对市场不够有自信,仍处于试探市场的阶段,但是尽管精酿市场“前途未卜”,但作为一种新的方向,不能先放弃了,“先进去试一试,做总比不做强。”而对于小企业来说,他认为想要单靠做精酿发大财不实际:“精酿是一种精神,不能挂着羊头卖狗肉,我们要争取这个市场,要得其形,也要得其神。”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