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同”食品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完成

发布时间: 2016-09-02 16:12:26 |来源: 京华时报 | |责任编辑: 曹洋

 

“国家认监委已支持建设供港生鲜、供日韩等多个‘三同’交易平台,目前‘三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在8月31日举行的供港生鲜交易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一周年座谈会上,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主任顾邵平表示,目前该平台上线企业已达到890家。

平台搭建完成

所谓“三同”,指的是“同线同标同质”,即出口企业的内外销产品在同一生产线、按相同的标准生产,从而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平。

据介绍,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三同”工程自实施以来,国家认监委已支持建设供港生鲜、供日韩等多个“三同”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三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符合‘三同’条件,即具有出口注册备案资格且有实际出口业绩,自我声明和取得HACCP/GAP认证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或出口注册备案种养殖基地,可登录‘三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产品和购销渠道信息。”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食品农产品认证管理处处长王茂华说。

回应外界质疑

随着内外销“三同”信息平台搭建完成,“同线同标同质”食品也正式投放国内消费市场。作为首个落地项目,今年7月1日,供港生鲜全国首家门店在北京朝阳区山水文园附近正式开业。

据悉,供港生鲜以99.999%的抽检合格率扬名世界,已有54年的历史,半个多世纪过去,俨然成为品质的代名词。供港生鲜回归的推动者、全球商品采购中心主任许京当天也针对外界的疑问进行了回应,譬如供港生鲜店里销售的并非都是来自供港企业。对此,原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处副处长、供港生鲜检查团首席专家叶志平表示,供港产品其实是个代名词,应该包括更为宽泛的出口品质产品。

面临多重挑战

座谈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供港生鲜人流不断增加,最高客单价达到3000元,却也面临多重挑战。

“从两个月来的数据看,生鲜类食品销售额大幅上涨,但是目前因为物流、运输等问题,根本不能够适时适当地供应北京市场”,许京表示,比如蔬菜、肉类、鲜奶等,很多都只能止于测试阶段。

“再有就是产品包装问题”,许京称,前期供应商开发过程中,很多产品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情况分析,很适合市场。但是由于出口型企业习惯了订单制的产品,很多包装上还是“业务”包装,大容量大包装或者简易包装等,不符合国内相关的政策。

“更重要的还有口味问题”,许京介绍,出口型产品的大部分口味之前都是按照国外订单的要求,但如果选择国内同品牌同品类产品,消费者存在消费误区,认为“非供港、非出口”。

“我们目前在加快供港生鲜线下铺店的速度”,许京透露,同时还与华联超市合作,让供港产品通过更多渠道进入内地市民的家。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