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迷楼”符望阁有望2020年开放 多“谜题”待解

发布时间: 2016-08-17 11:20:30 |来源: 新京报 | |责任编辑: 曹洋

 

2001年,故宫与美国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签署倦勤斋修复合作协议,2006年扩大至整个乾隆花园,符望阁也包括在内。图为倦勤斋。新京报记者浦峰 摄

故宫东北角的乾隆花园内,不仅有微缩了江南园林景观的倦勤斋,还有一处三层高的符望阁,因楼内各间房屋回环往复,行走其间有误入迷宫之感,被称作“迷楼”。

始建于乾隆37年(1772年)的这座小楼原本是乾隆退休后养老休憩所在,其内的乾隆御笔贴落“诚符我望唯静候天恩”,是其名字出处。

退位不还政的主人最终在紫禁城政治中心养心殿逝世,却留下遗诏要求后世子孙仅可以太上皇身份入住,使得200多年来,符望阁主体未受严重扰动。

2001年起,故宫与美国方面共同签约修缮,预计将于2020年开放。

■ 探访

多种装修均属紫禁城孤例

紫檀嵌玉櫊罩、双面绣槛窗、点螺雕漆迎风板、沉香嵌玉花窗……200年后的它们已是沧桑尽现,轻尘却掩不住这些装饰往昔的浮华与精致。

时至今日,里面甚至留着当年的“小纸条”——泛黄的宣纸上,写着“李三七”,“都是当年留下的纸条,可能是工匠用来做记录的”,故宫古建部总工程师王时伟记得,十多年前他们打开符望阁时,里面虽然陈旧,但是建筑构架基本完好。

符望阁内檐木装修普遍采用包镶工艺,王时伟说,设计者为彰显室内雍容华贵之气,所用木材均为紫檀、楠木等名贵木材。

不能全用实心木材,是因为清中期名贵木材资源已大幅减少,所以兼顾节约用材与视觉上的美观稀有,只能选用当时还十分易得的楠木作为内心,以紫檀木等模板拼接包裹于外。

比如有一处由两层木材组成的透雕纹饰,面层木材为白木香(沉香木),底层木材为楠木,为了节约珍稀的白木香而分层透雕。

因为白木香能够散发出油油的香气,多用于把玩件上,如此大规模地应用于室内装修实属罕见,在紫禁城中尚属孤例。

同样属于孤例的,还有在符望阁南侧的须弥座上的三槽漆纱彩绘夹纱隔扇。王时伟说,漆纱是一种经纬纠绞交织并满饰中国传统金箔的织物,为了增加织物的挺括和平整,匠师于纱面上涂刷大漆满饰金层,直到今天,用手触摸,虽已脆化,但仍然能够感受到它的挺固和娇艳。

在故宫建筑内檐装修,漆纱彩绘夹纱工艺仅此一处,造价自是不菲,却只用于隔扇装饰。“没什么原因,就是乾隆本人喜欢呗”,王时伟说,可以称之为,“有钱,任性”。

不过,当年乾隆挂的“任性”之作,也成为了如今的难题,“很多工艺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传,但目前确实还难以恢复”,王时伟说,紫禁城独一份的漆纱目前仍在做研究,需要从显微镜下面看结构,再考虑怎么复制。

“毕竟以前也只有宫里才用这些”,他说,这些手艺的工艺脉络尚存,但需要逐步摸索做法,这些谜题才能慢慢解开。


1   2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