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地下"零部件链条:60%流向4S店 捷豹路虎份额大

发布时间: 2014-08-27 14:39:46   |  来源: 中国网   |     |  责任编辑: 曹洋

 

赚取巨大差价

采用这种模式运行的零部件进口公司越来越多,相互之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市场整体增长仍然较大,整体前景被看好。去年,我国汽车零件进口额同比增10.4%,至253.7亿美元。

即使面对同行的激烈竞争,上述进口零部件公司在成立的四年内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只有二十多名员工的公司年营业额达到数亿元,毛利润率也可以高居20%以上。

至于国内厂商供应的零部件和国际零部件的差价,上述内部人士称:“差价具体多少不好说,但差价大的原因肯定不是关税高,因为我们也要交税。在我们的链条上,除了保证自己的利润外,下游还有一层销售商,另外给4S店也要留足愿意冒险的利润水平。“

如果是厂商管控非常严格的易损件,和国际上的差价更大一些。雷克萨斯宣布将在9月1日下调1.5万个零部件的价格,平均降幅达26%。其中,散热器总成下调35%,发动机总成、自动变速箱总成下调30%,空气囊总成下调25%。

据上述人士称,哪些是易损件,哪些是利润高的部件,厂家最清楚。在售后领域,有些部件可能在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不用更换,而有些则要经常更换。“厂家主动降价公布平均降幅,或少数几个部件降幅,并不是实打实的降价。更换量最大的易损件并没有怎么降价,可以用耐用件大幅度降价来制造好看的数据”。

上述公司主要销售捷豹路虎零部件,占其年销售额的一半以上。有媒体报道,捷豹路虎整车价格也远高于国际价格,是国家发改委此轮反垄断中重点关注的品牌。但捷豹路虎做出的回应是,宣布降低三款整车的价格,并没有对高价零部件做出调整。

平行进口争议游戏规则

中国进口汽车从整车、零部件的供应,到销售都是单一渠道,由总代理控制,是根据我国2005年出台的 《办法》获得的权利。

中汽协相关人士8月8日称,《办法》正在修订中,将更多地考虑经销商的利益。这被认为是国家反车企纵向垄断的重要举措,目的在于打破厂商对渠道的垄断。

但即使修订了《办法》,厂商并非一定不能采用特许经营。“特许经营的方式并不是只有汽车行业才有,它甚至只能算是一种商业模式,很显然国家不能要求企业用什么商业模式。况且,要卖别人的产品,肯定要别人同意。“一位不愿具名的车企内部人士称。

符合逻辑的修订方向是,厂商或代理商不能管控渠道,比如汽车经销商可以从其他渠道采购零部件,甚至整车。其他渠道,主要指从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进口,因为这些零部件仍可能要求是原装零部件公司采购的相同产品,而不能用其他零部件替代。在美国,零部件渠道是全面放开的,这也是中国零部件进口商去美国采购的原因。

相应的配套政策可能在不久后出台。据上海自贸区的外高桥集团称,由上海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今年年初起草完成的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方案,已报商务部审核,正在等待批复。平行进口意味着打破单一渠道垄断进入实践阶段,国外进口的汽车和零部件产品,将和国内车企(总代理)平行销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经销商可以选择价格更低的产品。

平行进口在探讨阶段有颇多争议。其中最核心的是,进口的产品如何保证品质,产品出问题由谁承担责任。进口豪华车单价较高,而零部件的品质关系到车主生命安全,一般的销售店或是进口商都可能没有单独承担责任的能力。

已经提交给商务部的《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工作方案》显示,要建立全球采购渠道,将借鉴国外整车厂家与零部件厂商之间自由合作的方法,开展集中采购,引进国际汽车零部件连锁品牌的供应商,择优进口;.建立区内外供应商合作渠道,将充分利用在自贸试验区内与多家供应商良好合作的基础上,与区外现有品牌4S店、授权维修站、独立维修厂、快修保养点、配件零售商进行广泛合作,将他们的零部件供应点与交易中心进行对接。

未来将成立的上海外高桥汽车交易中心将搭建一个交易平台,类似于上述豪华品牌零部件进口公司也可能通过该市场进口后,卖给4S店不再受整车厂商或总代理的限制。


     1   2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