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险指引:八大公共场所发生紧急情况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14-07-21 15:27:09   |  来源: 南方日报   |     |  责任编辑: 曹洋

 

2.发生恐怖劫持时

乘客应保持顺从劫持者的姿态。不要试图跳窗逃跑或激烈对抗。不要与劫持者争夺汽车方向盘。司机一般要听从劫持者的指令驾驶、停放汽车。停车要设法尽量远离加油站、易燃易爆物品、人群密集场所、重要设施等,设法停靠在有利于营救人员上车的地方。乘客不要离开座位或起身,要抓牢把手或扶手。注意平复好孩子的情绪,不要让孩子哭叫,以免引起劫持者不满而伤害孩子。营救行动开始时,乘客应当立即放低身体,躲避在座位靠背后面,不要乱动。注意观察劫持者和营救人员的动静,按照营救人员的指引,迅速有序地撤离车辆。

3.发生爆炸恐怖袭击时

乘客应利用毛巾、衣物捂住鼻子,尽量弯腰、压低身体从车门口撤离。车门无法开启时,乘客应用鞋跟或车上备用的专用铁锥击碎就近的车窗玻璃,然后互相帮助,从车窗下车。如果受伤不能行动,乘客要低头弯腰躲在座位后,捂住鼻子,并发出求救信号。

6

学校发生突发状况时老师的组织能力很重要

1.发生火灾时

学校要立即通过广播告诫学生不要惊慌,指挥学生有序撤离。如果被困,要靠近走廊、窗口,大声呼救或挥动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

2.发生恐怖劫持时

教师尽力安抚学生,使他们保持镇静、顺从劫持者。学生应事无巨细都向老师报告,不要自己直接与劫持者交涉。教师要设法与劫持者交涉,争取逐步释放学生,优先释放幼小及体弱的学生,并设法让被释放的学生把里面有关情况信息传递出去(如写纸条)。教师要关注劫持者,察言观色,观察劫持者的薄弱处,配合营救人员,组织学生撤离。

3.发生爆炸时

学生要立刻找一个可以掩蔽的地方(如墙壁、柱子、讲台、课桌后面)躲避,防止二次或多次爆炸。不要搭乘电梯下楼。在多层楼梯的转角处,老师要维持秩序,防止前后踩踏、坠楼事件的发生。

4.发生生化恐怖袭击时

老师应组织学生迅速配戴预备的防毒面具和各类防护口罩。学生捂住口鼻,扎好领口、袖口、裤脚口,尽量减少外露的皮肤,以防人体表面污染和昆虫叮咬。学校方面要统一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把他们转移到附近的人防工程内或上风方向的高地。撤离到安全区的学生要脱去污染衣物,清洗或擦拭裸露的皮肤。如果发现学生染毒,老师应及时用清水、肥皂水帮他们冲洗染毒部位,并马上把他们送到医院处理。发现学生染病,老师要赶快隔离学生并送他们到医院治疗,防止疾病传染至其他学生。

7

在大型公共场馆要留意“紧急出口”

1.发生爆炸恐怖袭击、毒气恐怖袭击时

乘客应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从那些用红底白字标写着“太平门”“出口处”“非常出口”“紧急出口”等的地方疏散、撤离。乘客逃出后,及时向上风方向、高处转移。

2.发生恐怖劫持时

乘客要保持镇静,对恐怖分子不要有过激举动。相互关爱,减少消耗,保存体力。尽量躲在场馆墙、柱和坚固的隔离物背后。撤离时,乘客应首先搀扶老人和孩子,与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

8

上客船后,记住救生器材的位置

1.发生火灾时

客船发生火灾时,乘客应听从指挥,有序撤离起火区域。火势封住通道来不及逃生的乘客应紧闭房门,防止烟气进入,再用硬物敲击舱壁求救。遇到需弃船入水的情况时,乘客应多穿保暖的衣服,再利用救生绳、救生梯上救生艇(筏)、救援船只。

2.发生恐怖劫持时

客船上发生劫持事件时,乘客应顺从绑架者到集合点。驾驶者应按照恐怖分子指挥的方向行驶,不要试图改变航向;观察并记住救生器材(救生衣、救生绳、救生艇)和通道的准确位置,必要时利用它们迅速撤退或逃生;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传递劫持现场的各种信息,配合营救行动。


     1   2   3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