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宝宝”今年9月就到了入学年龄。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今天在一档广播节目中透露,今年北京市小学入学人数预计将达17.6万人,比去年入学人数增加1万人左右,比今年毕业学生多6万人左右。
线联平在节目中透露,今年入学人数增加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奥运宝宝”已到了入学年龄;二是城市人口的客观增加。
他表示,北京已经通过实行中小学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在改造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加新的学校、补充相应的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位,想了很多办法,要解决好适龄儿童在小学入学问题。“从全市统一测算的数据来看,今天提供的学位能够满足需要入学孩子的需求。”
虽然孩子们都能入学,但家长们还是希望孩子们进入“名校”。对此,线联平表示,北京市近日公布了《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规定免试、就近是工作原则之一,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针对有家长反映,学区房十几平米就卖到300多万,这个供需矛盾何时能缓解?线联平表示,“学区房”与教育布局不合理、供给不匹配有关,需要先扩大优质教育服务面,让更多孩子享受“名校”教育。他希望家长对北京的教育有信心,因为“优质教育资源会不断增加,学区房不会一直稀缺。市教委正在加快脚步”。
据介绍,为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北京市公布了一幅由16个区域教育个性彩图构成的北京“新教育地图”。
按照相关规划,16区县被划分四类区域: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这成为各区县绘制教育地图重要坐标系。目前,北京各区域正通过采取学校联盟化办学、集团化办学、学区化办学,以及在城乡结合部办一批城乡一体化的学校,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大范围辐射到原来资源比较稀缺的地区。像东城区采取学区化模式,在每个学区里配置比较好的中学和小学,使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比较均衡;西城区采取名校教育集团的办法,以一所学校为核心带动一批学校,在这个范围内教师资源、教师的标准实行统一标准。城乡结合部地区则在这几年建立了45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学校,使当地的孩子有好学校上。
线联平预计,这一以优质、均衡、公平为特征的“新教育地图”预计通过三年时间绘就,优质教育资源的服务范围、辐射范围将扩大,更多孩子将可以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如何实现入学时的公平、公正、公开?线联平表示,今年北京市“幼升小”和“小升初”都将由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对学生进行信息采集,包括孩子的住址、父母亲的工作单位和户口所在区等。
他称,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预测适龄儿童入学数量和分布,做好入学服务,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入学流程,保障公平、公正。
他还称,北京市教委也对学校提出明确的要求,不能够采取各种形式的考试、测试的方式来选择学生,更不能开设重点班等。
那么“跨区入学”是否将不再出现?线联平强调,按照义务教育入学的办法,应该是控制跨区跨片。因为义务教育的规划是以行政区为主的,如果存在大量跨区、跨片,会造成某一个区县的义务教育资源过度紧张,而解决不了全部学生的入学问题。
此外,针对家长关心的高考难度是否降低的问题,线联平表示,自去年始,北京高考试题的命题结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的灵活性方面做了调整。去年高考结束后,人们普遍感觉高考难度降低。
他称,今年的高考还将延续这一思路,继续关注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增加对灵活性情况的检查。
线联平还表示,高考第一志愿增加平行志愿,是北京今年高考招生录取的一个新探索,“要适度拉开学校间的梯度、档次”,增加学生选择的机会,也增加高校选择学生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