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
如何实现有满足感的收入增长?
“近日,我的朋友圈里都在传‘北京白领平均月薪6947元’。当时我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有点不敢相信,以我的收入,简直就是拖了后腿。”北京某民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员金林(化名)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他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快4年的时间,现在月薪4000元,加班或是出差多的月份工资能高一点。“工资就是我唯一的收入来源。而这样的收入我不满意。”
最近,网络上传言“全国平均月收入超8000”引起了许多人吐槽,和金林一样,自嘲自己“拖后腿”的大有人在。
然而,仔细查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可以发现,总理并未提及人均收入,只在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工作回顾中”提到,居民收入和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
从国家统计局2月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全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896元。
在中国人民大学杨万东教授看来,收入问题一直都很敏感,大家都很关注。所以网络上一有人说,很容易引起大家围观、吐槽、不满意。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收入差距较大,所以很多人感觉收入被平均了。
两会期间,一位环卫工代表在谈及收入分配改革时说,她调研过很多城市,大多数地方环卫工的工资都比较低,只有800元到1000元左右,只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能超过2000元。
从环卫工人的例子来看,这反映了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而从环卫工人到普通上班白领,再到高收入行业,甚而到收入几十万以上的企业老总,可以看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仍比较明显。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绝大部分人收入还是偏低,少数人收入高,三角形的收入分布更加明显。这种状态下很多人的怨气就很大。”杨万东表示,橄榄形的收入分布会比较理想。为此,《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不得不承认,政府在缩小收入差距上一直在努力。最近几年,政府不断在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此外,由于个税的征收主要集中在工薪阶层,如何“向富人多征税”也在不断地探讨中,今年也提出要调整完善消费税,对一些带有明显奢侈品性质的消费增加税负也多少指明了方向。
按照“提低、扩中、调高”的思路进行收入分配改革,目前已稍有成效。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城乡统一的居民收入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311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经济不断在发展,居民平均收入也正在稳步增长,但是老百姓并没因此而获得相应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广州市天则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旭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直言,老百姓的心里感觉是对的,这是因为收入分配还没有完全理顺。
“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去考公务员?其实公务员的表面工资并没有很高,但是它有很多隐性收入。也就是说,实际收入或者说收入的含金量要高。如果成不了公职,那么大多数人又对国企趋之若鹜。”赵旭指出,这些都会扭曲收入分配格局。因此,要解决的不是收入分配的问题,而是解决导致收入分配扭曲的原因。
此外,“物价不断上涨,政府只能做目标调控,比如,目前通货膨胀率维持在3%。更重要的还是经济要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杨万东强调,每个人都有比较好的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样适当的物价上涨的压力、收入差距就不会太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