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直播间不能成为“坑老”间

时间:2025-05-08来源 : 王琳作者 : 经济日报

近年来,直播带货风生水起,却也出现了一些乱象。一些主播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对称、情感需求强烈等特点,精心编织陷阱,从养生“神药”到收藏品,从投资理财到低价旅游,“坑老”套路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

部分直播间编造虚假故事,不仅对老年人的利益造成伤害,也影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直播间“坑老”现象频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主播或商家对法律法规缺乏敬畏,对套路营销抱有侥幸,只图短期利益;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监管存在一定漏洞和盲区,平台在把关方面存在不足。

直播间本应是提供购物便利的平台,不应也不能成为“谎话间”“坑老间”。更好地规范发展直播带货,为老年人筑起防诈“数字防火墙”,显得尤为紧迫。

平台应加强对直播带货的管理,严格审查直播带货人员的身份和内容,建立有效的投诉和举报机制。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及时筛查、屏蔽、关停各种“坑老”直播,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直播间靠的不是演技,而是诚信。平台更要引导商家强化自律,诚信经营,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有关部门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直播平台、主播和商家的责任和义务,明确直播内容的广告属性,要求保健品等特殊商品直播全程存证备查等,也要从源头上加强对涉老产品质量监管,针对养生保健等领域开展重点整治,对违规违法行为坚决严厉惩处,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

还要提高老年人防范意识。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等应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的网络培训,提醒广大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识,增强信息风险识别能力,远离各类网络消费骗局。

只有社会服务更精细、家人关爱更到位,跟上信息时代步伐的广大老年人,才能更好畅游数字世界,拥抱更丰富的生活,进而激发银发经济的蓬勃活力。(作者:王琳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