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洗标洗衣服也出错 服装洗标 标对了吗?

发布时间: 2014-05-23 14:58:25   |  来源: 新华网   |     |  责任编辑: 沈晔

 

不同档次、类别的服装,如西服套装、风衣、毛衣、羊毛衫、棉服、羽绒服等所采用的面料、绒线、配饰质地不同,对衣物的洗涤时间、水温、助剂要求不一样,因此需按照衣服水洗标上标明的洗涤方法进行洗涤。但家住重庆的晓雪却遇到了一件怪事,她在网上购买了一件衬衫。4月12日,衣服寄到后,晓雪查看衣服的洗涤标识时,发现标识上注明,这件衣服不可干洗、不可水洗。晓雪无奈的说,我实在想不出还有第三种洗衣服的方法了。对此,重庆的明烨律师表示,厂家打上“不能干洗也不能水洗”的洗涤标识是一种无效的约定。这是一种逃脱责任的恶意规避行为,若出现问题消费者可向衣服的经销商以及厂家进行追责。记者也了解到,衣服洗标出问题已经不是个别现象,遗憾的是,目前国内还没有对商家乱标洗涤标识的具体约束。

按洗标洗衣服也出错?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的统计,中消协系统2013年全年受理的因洗染造成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客户投诉案件达6886件,其中涉及干洗服务3360件。在这些投诉中除了洗染店本身业务不精,把消费者的衣物洗坏的原因外,也有部分是因为生产厂家在生产服装时标注的“洗涤符号标识”不正确,从而导致洗染店按照不正确的洗涤维护标识进行维护时,造成了被洗涤的服装受损。

比如,消费者购买一件皮衣,送洗衣店进行保养时,洗衣店按照标识“专业皮革干洗”进行了干洗后,皮衣整体缩水3CM以上,导致消费者无法正常穿用。经专业人士确定,洗衣标识没有按照标准规定的符号或者用语进行标注。对于该件皮衣,正确的洗涤维护标注应指出皮革服装的清洁、维护、保养方法,穿、用和贮藏条件的注意事项以及必要的售后服务规定等”。另一个案例是,消费者花1680元买来的一件某品牌外套,穿后将衣物送到洗衣店洗涤,洗后严重变形。原本该服装根本不能干洗,而厂家却在标识上错误地标注了“干洗”的洗涤方式。消费者到所在地省纺织品检验所鉴定,鉴定结果为“该服装洗涤符号标识有误”。

记者随后也走访了几家洗衣店。在北京海淀区蓝靛厂中路附近的一家洗衣店内,服务人员正在检查一位顾客送来的羊毛大衣。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天气转暖,不少顾客都把秋冬的厚衣服拿过来洗。记者看到,服务人员首先检查了羊毛大衣的整体情况,诸如有没有破损、掉扣子、衣服里有没有遗留的物品等。随后,该工作人员再查看衣服的洗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会按照衣服的洗标进行清洗,“如果没有洗标怎么办?”对于记者的问题,工作人员表示,我们都会查看送洗衣服的面料,再根据面料选择清洗方式。

在另一家洗衣店,记者看到,柜台后面挂满了衣服,服务人员介绍,这些衣服已经洗好了,等待顾客来取。在这些悬挂的衣服中,有风衣、大衣、羽绒服、毛衣、甚至还有家居服,服务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除了一些常规面料外,还有一些新型面料,所以按照习惯的洗涤方式是不行的,必须按照洗标的要求进行清洗。

皮大衣遭污损干洗店赔五千

重庆消费者刘女士的一件价值13440元的毛皮大衣,在干洗店洗涤时因用错药水而被污损,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对此维权纠纷作出终审判决,干洗店赔偿消费者经济损失5000元。

2009年11月,刘女士花13440元购得一件柯萝芭牌女士毛皮长大衣。2012年4月1日,刘女士将毛皮大衣送到德国卡柏洗衣国际集团重庆店干洗,由于洗衣店在洗涤过程中用错了一种药水,皮衣遭到污损,洗衣店表示愿意赔偿3000元。刘女士不同意。2013年2月,洗衣店称又对皮衣进行了一次处理,通知刘女士去取衣。刘女士认为这不是自己原来的那件,拒绝接受。

2013年3月8日,刘女士向重庆市南岸区消委会投诉,要求恢复原状或赔偿其经济损失10000元。虽经多次调解,双方仍无法达成协议。

1   2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