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再会“海棠” 鲸群相迎

时间:2024-07-18来源 : 新华网作者 : 张丽芸

7月5日,在海南岛东部海域,考察团队成员在驾驶室内查看船舶航行信息。

7月8日,由海南省海洋厅、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共同组织的“心系‘海棠’海洋生物多样性”考察团队从南海顺利返航,结束了为期5天的航程。团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松海向大家宣布,放归大海的短肢领航鲸“海棠”生存状况良好。

短肢领航鲸“海棠”于1月3日在三亚海棠湾搁浅,经过145天的专业救治与野化训练,于5月26日成功放归大海。放归后,科研人员通过安装的信标持续追踪“海棠”的动态。数据显示,40多天的时间里,“海棠”的活动范围广泛,最大下潜深度达到近600米,展现了良好的野外生存能力和对深海环境的适应性。

考察团队根据“海棠”信标显示的位置信息在相关海域搜索它的踪迹。在“海棠”的活动区域内,尽管未能直接目击到“海棠”,但考察团队观测到了大量短肢领航鲸群体,李松海表示这意味着“海棠”极有可能已经融入了同类,找到了族群。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见证了“海棠”从搁浅到成功回归大海的全部过程,在这次考察活动中,她每天都站在甲板上眺望寻找“海棠”的身影,“‘海棠’是国内第一头被成功救助并放归的短肢领航鲸,它为我们今后从事鲸豚救助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我相信它现在一定已经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了!”

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7月6日,一群短肢领航鲸在海南岛东部海域畅游(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7月6日,在海南岛东部海域,一头短肢领航鲸在浮窥。 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7月7日,在海南岛东部海域,考察团队在船上开会分析拍摄到的短肢领航鲸照片。 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7月6日,在海南岛东部海域,考察团队成员在甲板上拍摄观测短肢领航鲸。 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7月7日,在海南岛东部海域,考察团队成员在查看GPS位点信息。 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7月5日,一群短肢领航鲸在海南岛东部海域畅游(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7月6日,一群短肢领航鲸在海南岛东部海域畅游(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