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堃:药学研究生培养需紧扣产业实际需求
近日,2025年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年会暨药学专业学位教育设立十五周年纪念大会在浙江温州举办。大会通过主旨报告、分论坛研讨、优秀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深入交流思想,凝聚发展共识。
分论坛聚焦导师培训、人才培养创新、数智赋能、校医企研协同育人、社会与管理药学等关键议题,搭建药学教育与实践深度碰撞平台,形成一系列可落地、可推广的育人实践共识,集中展现了药学学科在育人领域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科技强国建设的核心在人才,研究生培养需紧扣时代需求,以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为核心,为国家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李校堃指出,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在对接产业实际需求方面仍有优化空间。由于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培养研究生,但企业端仍面临人才短缺困境,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岗位。这一矛盾推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与传统论文导向不同,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倡导以实践成果申请学位,打通原始创新、技术实现、成果孵化和产业应用链条,例如聚焦药物研发中的分泌、纯化、发酵、递送等关键技术及供应链核心节点,助力破解企业科技创新与产品开发中的技术瓶颈。
此次大会选址温州,源于当地在药学人才培养与产业融合方面的先行探索。温州医科大学深耕细胞生长因子新药研发领域20年,构建起从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到产品产业化的完整链条,不仅支撑了温州本地经济产业转型,更辐射带动了国内相关企业发展。依托高校、科创空间、医院、产业基地构建的“教学-科研-产业-临床”闭环生态,为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实战化培养场景,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
李校堃表示,本次大会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交流平台,更是推动教育界、产业界、政府深层互动的契机。未来需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体制机制,激发医生、产业技术专家、高校教师等多方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投入,构建协同育人良好生态,持续优化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蔡慧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