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艺术家汇聚永嘉楠溪江以艺术对话共绘山水诗篇
楠溪江畔,古村老屋间,画笔与灵感齐飞,东方与西方共舞。英国女画家安妮·史密斯漫步在芙蓉古村的石板路上,忍不住赞叹:“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与我印象中的中国很不一样。看到这里的美景我就很想创作。”这位远道而来的艺术家对中国的乡村有了全新的认识。
10月22日至26日,温州市永嘉县迎来了一场跨越山海的艺术盛会——“永嘉山水传诗篇”中欧艺术家驻地创作活动。来自中国与欧洲的艺术家们深入楠溪江畔的古村落与山水之间,展开了一场为期4天的采风、对话与创作之旅。

艺术家与学生一同作画。永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古村探幽,激发创作灵感
10月23日,中外艺术家们走进了岩头镇的芙蓉古村、丽水古街和苍坡古村。斑驳的寨墙、精巧的屋檐、潺潺的溪水以及闲适的村民生活场景,成为艺术家们镜头与画笔捕捉的焦点。
“这些具有中国风情的建筑,让我充满了新鲜感。我画惯了欧洲的建筑,但这次来看到中国的古建筑,在我面前就变得非常复杂,比如它的飞檐,它支撑建筑的支柱,这些对我们来说充满了新鲜感,因此也激起我们写画创作的激情。”安妮·史密斯在参观时分享了她的体验。
法国画家马克·佩夫斯纳沉浸在如画风景中,感慨道:“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梦境一般。这些漂亮的、传统的建筑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无比震撼。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到中国来看看,也希望这里能一直保持着这种原生态的风貌。”
文化漫谈,共话乡村美育
10月23日晚上,“中欧乡村文化漫谈——乡村美育大讲堂第四讲”在大若岩埭头村的楠溪艺栈举行,将白日的感性采风引向深度的思想交流。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刚与欧中友好协会秘书长、此次欧洲艺术家团领队周建防及欧洲画家们展开了一场精彩的人文对话。
周刚教授分享了他与永嘉的深厚情缘。他坦言,尽管在杭州、新疆、深圳等地都设有工作室,但他最是偏爱永嘉,每年至少来访十次以上。“每次来永嘉都有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四季的变化而是随心情的变化。”周刚教授对楠溪江有着强烈的分享欲,“不仅希望通过我和学生的画笔来传达,也希望通过外国艺术家的画笔推广出去。”

中欧乡村文化漫谈——乡村美育大讲堂第四讲现场。永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对于永嘉的文化发展,他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应以当地为平台,举办全国性大型活动以扩大影响力,再辅以各种中小型活动作为余热。“全国性的大型活动好比一棵梧桐树,自然而然就能吸引人才入驻。有了人才便有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他强调,将工作室设于此地,是希望真正做到“文化赋能”,完成艺术家记录时代鲜活人物与故事的使命。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深融入古村落的肌理之中,外国艺术家们的惊叹,正是中国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此次艺术团领队周建防认为,应当多举办此类高质量的文化交流活动,吸引更多具有文化视野和社会影响力的各界人士,深入发现和传播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对于永嘉,他表示未来愿将其纳入国际旅游推广线路,助力地方文化走向世界。
山水间的艺术共鸣:音画与中西的双向奔赴
10月24日的“融合创作日”成为活动高潮。青山为幕,花草为台,来自中外的艺术家们走进这片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以“山水留音”为主题展开跨界合作创作,在清新的空气与鸟鸣流水声中,演绎了一场艺术与自然、东方与西方的精彩对话。
活动现场,“音画合作”与“中西合绘”两大创作形式同步进行,为现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艺术体验。音乐家们以崖下库的自然之声为灵感,奏响即兴旋律,时而如流水潺潺,时而似鸟鸣清脆;画家们则挥毫泼墨,将耳边的旋律与眼前的山水转化为笔下的色彩与线条,墨色在宣纸上晕染,与音符交织成独特的艺术乐章。音乐家的旋律为画家提供创作灵感,画家的画面又反哺音乐家的即兴发挥,二者相互启发、彼此成就,让“山水留音”的主题在视听双重维度上得到生动诠释。
与此同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们围绕“山水”这一共同题材,用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展开创作。中国艺术家以传统水墨勾勒山水意境,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西方艺术家则以油画、素描等形式,用写实或抽象的手法展现对东方山水的理解。不同的创作技法、审美理念在此碰撞交融,迸发出跨文化的创意火花,让观众在一幅幅作品中看到了中西方艺术对自然之美的共同向往与不同表达。

艺术家们现场作画。永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外嘉宾盛赞:以艺术为桥,传永嘉之美
活动期间,法国中法交流合作使者于贝尔・莫里诺接受采访时,难掩对永嘉山水的喜爱与赞叹。他表示:“这两天我们看到了永嘉山区非常美好的景色,绿色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昨天下午我们顺着楠溪江漂流,听着潺潺的水声,还有不时飞起的水鸟,没有比这更好的体验了,我们欣喜若狂地来到这里,也找回了心理的宁静。”
对于此次中外艺术家交流活动,于贝尔・莫里诺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像这次举办的中外艺术家交流活动,就符合我所说的高品质活动。它能通过文化交流,以绘画的形式,通过艺术家的视野,展现这里优良的环境、自然的生态、好客的人民、清新的山水,还有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充分把这个地方最好的东西传播出去。”在他看来,艺术是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而永嘉的山水与文化,正通过这样的活动被更多人看见与喜爱。
少儿与大师同行:艺术种子播撒心间
活动的温馨一幕,来自永嘉县少艺校孩子们的参与。他们与中外艺术家们共同在现场作画,成为这场艺术盛宴中充满活力的“小主角”。永嘉县少艺校副校长卢芳芳在采访中介绍:“这次写生活动,是我们‘与大师同行’系列活动之一。永嘉少艺校美术专业的孩子们能和中欧艺术家们一起写生、共同交流,感觉特别棒!这不仅仅是一次画画,更像是一次奇妙的艺术对话。”
卢芳芳强调,此次活动对孩子们的成长意义非凡:“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我相信它会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世界’的种子。孩子们能亲眼看到中欧画家如何观察、如何下笔,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和心胸,也让孩子们获得了‘自信’的滋养。当他们的画作得到国际艺术家的认真点评和鼓励时,这比任何说教都更能激发他们对艺术持续的热爱和探索的勇气!”
据悉,此次不仅为中外艺术家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更以艺术为载体,让永嘉的自然之美与文化魅力通过多元形式得以传播。活动现场创作的作品,后续还将通过展览等形式集中展现给公众,让更多人感受这场山水与艺术交融的独特魅力。(永嘉县融媒体中心 汪霞、陈秋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