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温州大学这堂思政“金课”如何圈粉00后?

时间:2025-09-2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温州大学全力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如何为Z世代新生打造一门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的“入学第一课”?如何让课程更精彩,让学习更鲜活?从“开题”到“破题”,打造融合美学气质、育人品质与创新特质的艺术思政大课,正是温州大学的生动回答。

image.png

温州大学2025级新生艺术思政大课《青春与信仰》

9月26日晚,温州大学2025级新生艺术思政大课《青春与信仰》震撼开讲,用艺术的表达传递信仰的力量,让新生在观、演、思的交融中,既成为精彩剧目的“见证者”,更成为信仰故事的“亲历者”与自我教育的“主导者”。

image.png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卓高生教授主讲

艺术思政大课由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温州大学)负责人、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卓高生教授主讲。温州大学全体校领导,各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新生班主任、全体辅导员,2025级新生,教师代表、校友代表等参加了本次艺术思政大课。

一堂融入时代强音的思政金课

image.png

唢呐独奏《东方红》

当九三阅兵仪式上天地英雄气的磅礴交响仍在回荡,温大师生用歌声诠释家国情怀。大合唱《保卫黄河》以排山倒海之势,唱响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气节;高亢嘹亮的唢呐独奏《东方红》,奏响对中国共产党的深情赞颂;《祖国不会忘记》由退役大学生、温州大学校友合唱团与“瓯乐”大学生合唱团共同演绎,以深情的旋律向无名英雄们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

唐新杰是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新生,结束演出的他难掩激动之情,“这堂艺术思政大课让我在迷彩记忆与校园时光的碰撞中深受触动!排练时、演唱时,我都想起军营里‘政治合格、纪律严明’的教诲。脱下军装但军魂未改,曾经在训练场磨砺的意志,都会转化为我在校园里奋进的动力。”

image.png

温州大学展旗仪式。

民族气概、信仰之光、忠诚誓言在艺术思政大课现场交织回响,一面于2023年5月19日温州大学办学90周年校庆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在“国旗护卫队”的护卫下,庄严入场。全体师生肃立行注目礼,向国旗致敬。爱国情怀与崇高信仰以无比具体、可触可感的方式,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封浩阳负责本次的展旗任务,“这是我第7次参与升降国旗,却是第1次在艺术思政大课上展旗,心情比以往更激动!”当得知护卫的是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时,他表示,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然后是兴奋,最后是敬畏。“我只有一个念头,把每一步走稳,让这面国旗保持最庄严的模样。”

一脉乡土与青春的双向奔赴

image.png

温州大学艺术思政大课中《凳之龙》表演

《凳之龙》把一张张普通的板凳化身腾飞的蛟龙,舞出温州人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精气神;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画中,少女们的翩跹身影舞出《忆江南》那抹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唯美与浪漫;四海同声《读中国》用语言架起文明互鉴之桥……

体育与健康学院的辅导员周佳莼是《凳之龙》的指导老师之一,她与艺术思政大课有着不解之缘,用不同的身份从这堂活泼又深刻的课程中激发斗志、汲取力量。“从第一年的剧务志愿者,到第二年志愿者领队老师、第三年作为新生辅导员上台表演,再到今年带着学生们登上舞台,艺术思政大课带给我的是血管里翻涌的热血、胸腔里跳动的热爱、内心里真挚的热恋。”

艺术思政大课通过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和贴近年轻人的话语体系,将线上“流量”转化为学生心中的“留量”。舞蹈教育专业新生于诗琦和同学们入学后就投入了紧锣密鼓的排练中,“在排练过程中不仅我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对责任二字与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艺术思政大课从“走近学生”到“走进心灵”的育人效果

同样获得了家长、校友等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线上观看直播的新生家长表示,通过艺术思政大课对学校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温大让我有信心相信,我的孩子在这里能成长成才,实现从一个合格的人到一个有担当有贡献的人的蜕变。”

一曲以美浸润的思政乐章

艺术思政大课缘何受关注?不仅在于其教学形式的突破,更在于其对教育本质的回归。爱国、爱乡、爱校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伟业,把自身对国家、民族、城市的热爱转化为奋斗动力与实际行动。”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温州大学)负责人、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卓高生教授认为精心打造这样一堂极具温大标识度的独家课堂,是思政老师的一份职责,也是一种使命。

将讲台设于舞台之侧,让教育发生于感动之中。艺术思政大课经过多年精心打磨,实现了从“一堂好课”到“一堂金课”的成长。温州大学党委书记钱强表示,通过高质量、高品位的文艺创作和排演实践,构建起情理交融、知行合一的育人模式,将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与艺术教育的情感浸润有机融合。“唢呐代表风骨,琵琶传递神韵。今年的艺术思政大课,融入了江南水乡、民族音乐等元素,用扎根于民族土壤的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筑牢青年学子的信仰之基。”

据悉,本次艺术思政大课通过学校官方全媒体平台以及温度新闻客户端、视频号等同步直播,60万余人次在线观看,获得师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好评。(吴梦柔,温州大学供图供稿)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