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千岛之上“低空经济”腾飞 浙江舟山打造海岛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时间:2025-09-1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作为我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舟山坐拥280公里蜿蜒海岸线与星罗棋布的岛屿群。随着普陀、岱山、嵊泗三地联动的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加速推进,舟山构建起“低空+文旅”“低空+治理”“低空+产业”的多元发展格局,让“空中走廊”成为破解海岛交通瓶颈、激活经济活力的新动能,书写出海岛低空经济发展的独特篇章。

低空赋能文旅:解锁海岛游览新体验

“从直升机上俯瞰基湖沙滩,蔚蓝海面与金色沙滩交相辉映,连远处的渔船都像撒在海上的珍珠,这种视角太震撼了!”刚体验完嵊泗环岛低空旅游的游客兴奋地说。如今,“低空+文旅”已成为舟山吸引游客的新名片,通过航线创新与场景拓展,为海岛旅游注入全新活力。

在环岛观光体验上,舟山深耕本土风光资源。浙江飞行家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的嵊泗环岛低空旅游航线,以基湖沙滩为起点,环绕基湖沙滩景区及周边区域,全程约5公里。游客可以从空中领略基湖沙滩、南长涂沙滩、六井潭景区等诸多风景名胜,后续还计划开通枸杞岛低空环游航线,让游客从空中领略“海上花园城市”的山水之美与人文之韵。

在跨区域文旅航线方面,舟山打破地域界限,打造“沪浙联动”低空旅游圈。五一假期,上海临港至嵊泗低空文旅航线正式开通,这是一条包含两天一夜行程的航线,可以搭乘4名乘客和1名飞行员。整个行程将从上海临港滨河文化公园起飞点起飞,飞抵嵊泗后,乘客可前往嵊泗基湖沙滩、东海五渔村等景区观光游览,当晚入住嵊泗海岛酒店,第二天再搭乘直升机返回上海临港。此外,嵊泗还谋划将航线延伸至花鸟岛,让游客在云端感受海岛浪漫氛围。

与此同时,“低空+消费”场景不断丰富。在东极岛,低空咖啡集配服务今年6月15日启动试运营以来,累计飞行71架次、配送饮料108杯,游客在海岛网红打卡点即可享用新鲜咖啡;当地还与云际魔方科技合作,利用无人机+AI智拍技术,为游客定制航拍视频与照片,打造个性化旅游记忆,推动海岛文旅从“地面观光”向“空中体验”升级。

低空助力治理:构建海岛高效治理新格局

舟山依托低空技术,构建起“空中巡查+应急响应+民生服务”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让无人机与直升机成为海岛治理的“千里眼”“飞毛腿”。

在日常监管领域,低空飞行成为城市治理的“智能帮手”。普陀区以“统建统管统用”为原则打造政务飞行中心,2024年以来累计飞行4994架次、时长1239小时,覆盖渔港巡查、防溺水监测、早晚高峰交通疏导、护学岗值守等多个场景。其中,重点区域巡查2327架次,飞行时长585小时,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精度;反诈宣传飞行423架次,通过无人机广播将反诈知识传递到海岛各个角落,筑牢群众财产安全防线。

在应急保障方面,低空航线架起“生命通道”。今年3月,一架搭载血液专用恒温箱的无人机从舟山本岛起飞,23分钟后便降落在20公里外的六横岛,将急需血液送至当地医院,全程仅1小时,比传统船运节省一半时间。这条浙江省首条跨海无人机血液应急保障航线,破解了大雾、台风等恶劣天气下的海岛运输难题。此外,直升机医疗救援也持续发力,2024年舟山累计开展直升机医疗救援27起,2025年上半年已实施16起,其中1例重症患者通过直升机直接转运至杭州救治,构建起覆盖海岛的“黄金救援圈”。

在海事管理领域,低空技术为海洋治理赋能。舟山与市交投下属东方海事服务公司合作,推进小干岛锚地无人机物资配送场景落地,谋划10公斤以下船舶物资配送服务。同时,无人机还用于渔业执法,对“三无”船只、禁用渔具捕捞、禁渔期违规作业等行为进行智能巡检,推动海洋治理精细化、智能化。

低空优化物流:打通海岛物资流通新通道

针对海岛物流“慢、难、贵”的痛点,舟山大力发展低空物流,构建起“岛际穿梭、跨省联动”的空中物流网络,让新鲜农产品、急需药品、海鲜产品等“飞”遍海岛。

舟山已形成多条常态化航线。普陀本岛—六横航线2024年累计飞行336架次,飞行时间7389分钟;本岛—东极航线累计飞行46架次,飞行时间1534分钟。嵊泗则持续运行至上海金山、花鸟岛、枸杞岛等多条无人机物流班线,有效解决了海岛居民生活物资供应难题。此外,舟山还谋划开通桃花至上海金山跨省大黄鱼低空物流配送航线,依托无人机冷链运输技术,让海岛特色农产品快速直达上海市场,助力渔民增收。

舟山通过规模化运营降低成本。普陀区在开通第一条岛际航线时,就将物流车、船、飞机集成到统一系统,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班次安排。舟山市交通部门还牵头开展全市无人机物流航线成本核算,根据机型大小和年度架次,给予每条新开航线10-20万元补贴,对市场需求大的航线重点扶持,推动低空物流从“试点运营”向“常态盈利”转变。

舟山不断延伸服务链条。除了常规物资运输,无人机还用于船舶配件配送、应急药品输送等特殊需求。2024年11月以来,舟山岛际无人机物流累计飞行2037航次,运载货物总量达6106.8公斤,从晚稻杨梅等生鲜农产品到快递包裹,从船舶维修配件到急救药品,低空物流正成为海岛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低空布局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舟山以“应用先行、制造跟进”为战略,围绕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布局,推动研发、制造、服务协同发展,培育海岛经济新增长极。

在产业项目招引上,舟山瞄准头部企业与优质资源。已落地的舟山跃动无人机农事服务中心,主营大疆农用无人机销售及CAAC培训,目前已销售各类机型22架,培训23人次;普陀区还与北京和德宇航、上海鹤鸣低空等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拟建设低空飞行枢纽中心、商业综合体及卫星与低空设备研发制造产业园,其中北京和德宇航已完成展茅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方案初稿。

在本土企业培育上,舟山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浙江同博科技基于北斗定位技术,开发了无人机管控平台与通导定位系统,目前正在推进增资扩产,项目规划已提交审批;舟山翼舟云海科技、轻舟科技等本土企业则聚焦低空设备研发,参与智能网联低空测试基地的技术验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舟山还梳理出55家目标企业招引清单,已成功落地牧星无人机产业化、华翊eVTOL涡电发动机研制等4个制造项目,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

在创新平台建设上,舟山搭建“产学研用”协同体系。与北航张军院士团队合作开展工信部低空智联网关键技术研究,联合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共建“稳定飞行联合实验室”与“低空安防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建成运营的智能网联低空测试基地,已保障氢航氢动力无人机跨岛测试等2400单测试业务,为企业提供海岛环境下的技术验证服务。

从文旅体验到基层治理,从物流运输到产业培育,舟山正以低空经济为纽带,打破海岛地理限制,重塑群岛发展逻辑。未来,随着低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产业生态逐步成熟,这座千岛之城将在“空中经济”的蓝海中持续腾飞,为全国海岛地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舟山经验”。

作者:尹超超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