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30日在京举行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国推进普及数智生活方式,医疗、健康、社保、就业、养老等民生保障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数字乡村建设深入推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国家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局长温锐松在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数智生活服务加速普及,截至2024年底,远程医疗覆盖全国所有市县,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4.18亿人,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10.7亿人,提供线上服务170.51亿次。数字文化动能更加强劲,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电子政务赋能减负增效,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推动数字赋能基层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大模型创新加速,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用户规模节节攀升。截至目前,共有490余款大模型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大模型应用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国家网信办网络管理技术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说,接下来将进一步统筹发展与安全,鼓励创新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业赋能;持续完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加强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推动人工智能素养普及;凝聚各方力量,促进国际合作共赢。
报告指出,为扎实推进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实施,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了2024年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工作,重点分析31个省(区、市)在关键能力、驱动引领、发展环境等方面的进展成效。评价结果显示,北京、浙江、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福建、四川、重庆、天津等10个地区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