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承办的2024“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揭晓结果。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牵头的“肤生工程”团队项目《这一路,共温暖》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作品以Vlog形式展开,通过一位非洲留学生的视角,讲述“肤生工程”的故事。这名留学生从非洲来到温医大接受医学教育,他看见“他们”——“肤生工程”的团队成员一次次跨越千山万水,救助创面患者的公益实践,最后“他们”变成了“我们”,非洲留学生也成为了“肤生工程”团队中的一份子。
该故事讲述了“肤生工程”受益者——福鼎蔡师傅,他曾在创面困境中挣扎,却因“肤生工程”迎来命运的转折,重焕新生光彩。同时,“肤生工程”跨越国界,走进“一带一路”沿线的中非等国家,携中国工程院李校堃院士研发的生长因子创新药奔赴非洲,为饱受创面折磨的人们驱散阴霾,传递来自中国的医疗善意与希望火种,让温暖在这一路蔓延,点亮无数生命的希望之光,见证爱与科技携手谱写的无疆大爱篇章。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参与“肤生工程”公益项目
据悉,“肤生工程”由温州医科大学药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发起,联合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慈善总会、温州都市报以及温州曙光医院等单位举办。项目秉持“科技为民、服务社会”宗旨,用院士团队创面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成果为创面人群提供慈善救助服务,避免“因病返贫”现象,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打造“医疗、教育、科技、慈善”于一体的新时代慈善公益品牌。
温州医科大学“肤生工程”开展闽浙爱心助残公益活动
项目启动以来,设立“千村千点”救助站,构建辐射陕、藏、青、闽、川等8省(区)的救助网络,推出“分级诊疗、精准帮扶”新模式,解决基层创面患者“不知病、不想治、治不起、治不好”的问题;走进青海、西藏等高原地区开展医疗公益行;启动“一带一路”中非行项目,帮助中非共和国建立创面治疗体系与预防体系;以远程帮扶与来温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受助地学科建设水平,培养“带不走的医生”。
五年来,累计公益支出643万元,总公益行程超185000公里,受益者达6万余人。先后获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浙江日报、温州日报等中央省市媒体报道,我国驻中非大使馆、中非驻华使馆以及中非总统夫人来信或视频致谢。获浙江慈善奖、温州慈善奖、感动温州十大人物集体奖等荣誉。(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供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