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新时代要扛起教育、科技和人才“三面大旗”

时间:2024-12-2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贾建锋、张娜娜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对此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旨在通过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深度融合与共同驱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迈向伟大复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和实现人才引领驱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立足新时代的历史坐标,我们应放眼全球,确立长远的战略视角,以实干创新为宗旨,高举教育、科技和人才“三面旗帜”,全力加速推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步伐。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夯实民族复兴根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底层支柱,优先发展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战略先导。通过改革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培养体系和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不断提升人才的规模、素质和结构,推动人才队伍的优化升级,从而有效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

改革教育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教育发展必须响应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一是要持续推进教育公平,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建立城乡一体化教育机制,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二是要创新教育发展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用个性化、开放性和多样性理念培养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三是要推动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发展,加快教育大数据建设,提升教育治理和教育服务的效率。

创新教育培养体系。新时代工作类型和方式的多元化特征要求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教育事业要以新的发展理念来统筹。一是要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满足学生自由发展的需求,探索建立专业特色型和战略拔尖型培养体系。二是要以需求为导向,瞄准自身办学优势,完善基本学科布局,聚焦教育创新应用,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三是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有序参与,完善职业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要能够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一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原则,打破唯分数、唯升学倾向,重视素质教育,建立德智体美劳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要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在教师的选拔、任用、评价等方面进行链条式设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三是要创新教学环节评价标准,注重老师的引导作用,加强课堂互动,探索建立以掌握和应用知识为目标、以理论为基础、以案例为启发,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放性教学方式。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助推科技强国建设。

科技是国家实力的根本保障,科技自立自强是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核心追求。通过完善科技政策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生产力的全面提升,实现国家科技力量的跨越式发展。

完善科技政策体系。科技政策体系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对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是要配套出台科技各领域的相关若干措施,围绕重点产业、难点技术和重要人才出台实施专项扶持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二是要实施政策创新突破,推动国际人才的便利执业,争取重要科技创新要素在安全条件下有序流通。三是要大力引进科技金融服务,对标国际标准和知识产权,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为科技创新营造优渥的土壤。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实力提升、经济繁荣发展的核心,近年来,我国一直非常重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调要逐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一是要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加强应用型基础研究,布局高能力创新载体和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完善创新基础设施。二是要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大企业用地、人才、融资等扶持力度,培育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激活企业创新内生动力。三是要注重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完善引才、育才、留才政策,组建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研发成果从理论到产品的关键环节,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对提升国家实力和经济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要进一步鼓励产学研合作,支持在企业和高校建设中试基地和新型研发机构,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二是要认识到专业人才对推动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技术转移转化经理人的培养力度。三是要完善创新风险保障制度,探索创新金融基金融入到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为技术转移转化过程提供风险保障。

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提升创新发展动力。

人才是强国建设的核心资源,人才引领驱动是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和完善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提升人才发展的质量和空间,实现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发展动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时代要根据社会需求探索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梯队培养体系。一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推进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建设,以启发式、探索式教育为主,形成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新格局。二是要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探索理论型人才、产业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的不同发展路径。三是要注重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以项目为牵引,理论连接实践,提高人才探索和创新能力。

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就必须营造支持人才创新的氛围,全面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包容人才思想差异,重视人才的创作能力,举办各种形式的创意活动,营造创新包容的文化氛围。二是要鼓励人才创新创业,通过人才项目和科技项目支持人才创意的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建立柔性引才机制,鼓励高水平专家和技术人员以项目形式跨地区和企业兼职合作,支持人才按照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

完善人才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对引才、留才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改革人才使用机制,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等制度,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不拘一格选用人才。二是要创新人才服务方式,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为高级人才及青年创业者提供生活指引、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等服务。三是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维权服务体系,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创新秩序,鼓励市场有序竞争。(贾建锋、张娜娜 来源: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