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行分会与上海电机学院联合主办、上海昂电电机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核电电机智能维护与应用技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100余名核电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技术精英,包括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行分会领导、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的头部企业代表等围绕核电电机的智能维护与技术创新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为我国核电技术维护在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迈出了坚实一步。
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核电主泵电机维修成本大幅降低
上海电机学院校长龚思怡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学校自1953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将学校的科研优势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与校办企业上海昂电电机有限公司在科研、教学和实践方面的深入合作,协助企业在核电设备的自主维护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核电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昂电电机有限公司依托学校的科研力量和技术支持,成为国内核电设备维修领域的领军企业。通过自身优势与核电工程师协作,成功打破国外核电主泵电机维修领域的技术垄断,将维修成本从数千万元降至百万元左右,并且在核电电机智能诊断、在线监测等方面实现了自主可控。
电机全生命周期诊断技术的创新
会中,电机全生命周期诊断技术的创新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该技术通过在线监测与离线诊断相结合的模式,使核电站能够在电机运行全程中实时掌握设备健康状态,从而提前预防故障发生,减少维护成本。在随后的电机维修案例交流中,企业代表和技术人员分享了多个实际操作中的成功案例,通过创新维修方法和工具,显著降低了核电站停机的时间,提升了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
技术方面的互动交流众,专家一致认为,在高安全要求的核电环境中,通过创新的屏障设计与故障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异物对电机的损伤;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振动监测系统,实时获取电机振动数据,提前识别潜在故障,进而制定更为精准的维护计划,可提高核电机组长周期的稳定运行;通过主泵电机去污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应用,不仅能提高设备效率,还能减少设备的腐蚀损耗。在新技术的应用下,未来核电机组的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产教融合,建立 “电机技术人才终身教育基地”
据中核核电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统计,目前世界上核电占总发电量最多是法国,占76%,而我国目前是5%,预计到2035年是10%,2060年将达到20%,随着我国核电站规模的扩大,核电电机维修人才将处于紧缺状态。
上海电机学院与昂电电机通过学校学科专业、师资力量与企业技术优势共同打造“电机技术人才终身学习基地”,结合实践教学和先进技术培训,配备先进的模拟设备和教学设施,形成了“学中做、做中学”的循环培养模式,成为电机技术人才获得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平台,为电机技术人员提供从初级到高级全方位培训机会,持续提升技术人员在核电设备维护领域的专业技能,为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贡献上海力量。
上海电机学院校长龚思怡表示,在过去的合作中,上海电机学院与昂电电机通过“昂电卓越班”的创新模式,培养出了一批具有高度技术素养的“卓越现场工程师”,这些人才如今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核电设备维护与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学校将继续依托产教融合,为核电行业输送更多高水平的人才和技术,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