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数字赋能 探索创新:青岛卫生学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4-05-2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要求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在此指导下,学校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探索,通过构建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打造生态化数字环境、提升教师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有效推动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创建基于TPACK框架的多主体多元化数字素养培训体系

以需求为导向,坚持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的研修机制,由学校管理层、督导专家、学科专家、技术专家、一线教师“多主体”参与构建,利用TPACK框架,构建了“三层四维五模块”系统化的数字素养培训课程。在培训对象上区分全体教师和不同需求的学习共同体团队,在培训模式上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或理实一体化培训模式。通过教师及学校的双向反馈调节机制不断优化培训体系,最后通过成果评估及展示活动,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

创设“立体泛在、智慧互融”全域式教师数字素养生态环境

通过深化智慧教室、数字实训室、无线有线网络、电子办公平台建设,打造新型数字化校园,奠定了优质数字环境基础。实施智慧教学平台建设工程,实现了三大教学平台整合和数据联通,以比赛、实训等项目引领,融合虚拟仿真平台、企业实训基地,拓展了智能场景泛在应用环境。同时通过护士上岗证线上辅导、线上精品课建设、线上帮扶陇南卫校等途径建构远程教学实践场域,创设了数字素养导向的线上线下教师信息技术立体应用环境。注重以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创设职业教学环境,促进了教师职业素养及实训教学能力数字环境培育。积极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快数字教学资源开发与积累应用,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智能化配置。

构建具有“雁阵效应”的新型教师学习共同体

通过识别培养具有领导潜力的教师作为“头雁”,围绕“头雁”形成具有强烈凝聚力和共同愿景的学习共同体。以共同体学习激发教师数字化应用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数字化学习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基于心理学注意力容量原理,每个学习共同体成员数量控制在6至9人,人员组成坚持多元化和异质化原则,促进思维多样性和创新。成员根据能力和优势进行明确分工,类似于雁阵中的“领头雁”、“跟随者”、“侧翼支援”。为确保学习共同体高效运作,制定明确的共同体规则流程,包括核心目标、活动方式和标志性成果等,形成了责任共担、合作共生的工作机制。

构建维度多层次、方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机制

建立教师数字化发展档案,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实现对教师发展现状与成长变化的全面、精准、及时掌握,结合7个维度、50余个指标对教师进行数字画像,建立了教师发展数据化分析中枢,实现从育人工作、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人才培养、教学常规、教学实绩、研修行为等维度对教师需求与现状进行全面动态的评价。创新奖励机制,表彰在数字教育领域做出创新贡献的教师。在教学评价、年终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增加数字化教学能力比重,细化不同类别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评价指标,实现以评促教,从而激活教师数字化应用积极性,强化数字化教师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数字教学常态化发展。

实践表明,学校教师数字素养显著提升极大推动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教学能力、班主任能力、信息化比赛及业务技能大赛中获奖60余人次。十余人获评齐鲁名校长、山东省育人楷模、青岛市职教名师、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教学能手。教师团队获评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教师数字素养及育人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校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级技能比武中获奖180余人次,在青岛市同类学校中奖牌总数居于首位。学校将持之以恒,以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为契机,不断增强教师数字化化环境下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医药卫生人才。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