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衢州市博物馆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为主题,举办了“博物馆之夜”暨“文物面对面活动”古曲谱展演活动,通过情景短剧、舞台表演、古琴演奏、讲解问答、直播导览等,为市民群众带来了一场沉浸式文化体验。
晚上7点,活动正式开幕,夜游博物馆寻纹打卡,“文物面对面”活动——馆藏三级文物乾隆五十四年刻本“吟香堂曲谱牡丹亭二卷”展演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现场打卡。
本期文物有什么特点?下面请随我们一起来看看。
文物信息:
名称:《吟香堂曲谱牡丹亭》二卷
时代:清代
作者:冯起凤
序跋:序末原题“乾隆己酉桃月平江石韫玉题序”,左边有原刻印一阴一阳两方“琢/堂”、“石印/韫玉”。
版本:清乾隆五十四年冯懋才吟香堂刻本
版式:内叶版框尺寸21.1cm*15.6cm,半叶字数7行,每行字数14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眉上镌批,行三字。工尺谱缀行前,即每叶工尺谱七行。行间偶有小字,和大字等高。行文中镌圈点。
整书尺寸:28.9cm*18.1cm
此次展出的文物是衢州市博物馆三级文物,《吟香堂曲谱牡丹亭》二卷,由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古吴(今江苏苏州)冯起凤(字云章)参定,其子懋才刊印。
文物鉴赏:
本曲谱对昆曲唱腔在具体演唱中的流变以及对于戏曲音乐发展脉络的探讨,均有可资参考的意义。《吟香堂曲谱牡丹亭》曲目内容:游园、惊梦、冥誓、秘议、婚走、回生……等五十五出。
古琴展演现场,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委会主任、非遗古琴艺术传承人张涛还为现场观众进行了古琴演奏表演。此外,市博物馆还特别开设了“学生德育课堂”“衢博家长课堂”“志愿者讲解培训”等各式活动,让文化之美走出场馆,走进火热的生活,受到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衢州市文旅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芝君出席活动仪式,并宣布2024年衢州市博物馆短视频作品大赛正式启动。
延伸阅读: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