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汤阴县城关镇杨孔村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乡村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学字当头、干字为要、民字为本,念好“学、干、实”三字诀,起而行之挑重担、解难题、办实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落地生花。
杨孔村位于汤阴县城区东南部,人口1388人,划分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网格化小组,村内种植面积约590亩,主要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今年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了一个以工业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也使杨孔村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学”字当头,融会贯通“悟真理”
“我们村成立了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主题教育相关工作的落实,研究制定支部学习计划,确保主题教育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汤阴县城关镇杨孔村党支部书记郭晓波说。
村党支部把提升村头雁致富带富能力作为突破口,开办“乡村振兴大讲堂”,采取专家集中授课、现场教学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致富能人进行科学培训,有计划开展拓展培育,着力培育头雁的长远眼光和担当精神,激发他们创新创造、先行先试的勇气。选调生、党支部书记助理李皓月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摘编》,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我们村主要是以“三会一课”为抓手大力开展主题教育,利用好每周四晚上的“农民夜校”、“周一集中办公”、“党员大会”等会议集中学习,激发村内党员兴党强党的使命感。”党员杨树青说。
“干”字为要,担当作为“创真绩”
杨孔村紧邻县城和工业园区中心地带,过去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内主要收入来源于土地租赁。为发挥毗邻食品工业园区优势,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发展路径,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在城关镇大力支持下,选配党性强、有冲劲、敢担当的干部到村里,精准发力,发展主导产业,依托村内土地上的今麦郎饮品、华龙面粉、甘源食品、中粮集团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利用村内闲置小学,以全县中小学生为服务对象,打造一个集工业、农业为一体的校外劳动研学基地。
说干就干,村党支部书记郭晓波是个实干家,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发动村民解决了土地流转难题,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带头解决了资金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四个月,研学基地初显成效。
“基地深入挖掘特色资源,细化课程体系,围绕“研学+”,目前我们已与全县四所学校签订劳动实践合作协议,共同努力实现“学生满意、村级盈利、群众受益”的目标”。村党支部书记郭晓波说。
“实”字为本,惠民服务“用真情”
过去乡村环境“脏、乱、差”,在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中,杨孔村群众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发扬能打善干的优良传统,积极行动,强弱项补短板,抓实“生态宜居星”创建工作,做好民生实事,大力宣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大意义,广泛发动群众从自己做起,人人争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排头兵,形成“改善人居环境大家齐行动”的浓厚宣传氛围。
“我们村已经打赢了厕所革命的胜仗,现在村里干干净净,环境也比以往更好了,去年我们村还被评为“安阳市森林乡村”呢!”。该村群众王志华满脸幸福的说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城关镇杨孔村党支部扛起抓主题教育的政治责任,紧扣主题主线,坚持学用结合,党员干部要从群众的小事办起,一件接着一件办,在新征程上绰力奋发,交出人民群众满意的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