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加大“引客入甘”力度 促进跨省游全面恢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3-03-2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经过近三年的低迷,文化旅游行业经历了重大调整与变革。站在新的起点,如何促进跨省旅游全面恢复,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近日,联合国将每年的2月17日定为“旅游业复原力全球日”,显示了各国恢复旅游的共同决心,也凸显了旅游业的普遍重要性。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我国旅游业恢复态势总体较好,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旅游收入恢复至73.1%。甘肃省也优化了“引客入甘”系列奖补措施,为进一步推动跨省旅游市场热度逐渐回暖,积累了经验。但从疫情后旅游业的出行意愿数据上来看,多数居民由长距离出游,转为近程出游,跨省旅游面临的新问题亟待解决。

一、做法成效

(一)精心筹备,认真组织实施。制定印发《定西市加快复苏全市文旅行业22条支持性政策措施》,持续举办“点亮陇西堂”“中国薯都·美丽安定”“群星耀岷州·放歌牧马滩”等系列活动。积极谋划跨省宣传推介活动,精心筹备搭建定西展馆,定西剪纸、马家窑彩陶、中医药制品等7类80余件非遗文创产品集中亮相山东济南、青岛,甘肃、山东两地省内30余家重点旅行社代表参加活动,新华网等2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

(二)精准营销,强化对外宣传。青岛是黄河流域的主要出海通道,定西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青岛、定西黄河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旅游资源各有特色、优势互补。定西围绕“驰名中外的李氏故里”等六个方面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全面精致地展现了“渭水源头·李氏故里·当归定西”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品牌,300多万山东本地观众在线观看了推介活动现场直播,进一步加深了山东游客对定西的印象。

(三)共建共享,深化客源市场。自2021年3月青岛与定西建立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开启了从扶贫协作到发展协作的新征程。时隔2年,两地文旅部门、旅行社代表齐聚青岛,再续前缘,深度洽谈,达成合作意向,建立长效机制。签订东西部文化旅游协作战略合作和旅行社客源互送合作协议,全面推进两地文化交流互鉴、文旅资源互通共融、文旅品牌共建共享、旅游客源互推互送,带动跨省旅游消费持续升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配套设施尚不齐全。定西市聚焦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强市,坚持以文兴旅、以旅彰文、做大体育,打造天下李氏寻根祭祖圣地、国内知名避暑旅游城市、甘肃休闲康养示范基地、西部体育创新发展名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建成A级景区29个,其中4A级景区1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4个。但未能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国字号品牌,优质资源缺失,具有独立功能、要素完善的综合服务目的地体系尚未形成。

(二)产品供给质量仍待提高。定西市围绕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培育打造,形成了生态观光、农家体验、休闲康养等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挖掘培育了定西剪纸、洮砚、中医药系列等68类300余项特色非遗文创产品。但目前定西文旅市场仍存在旅游业态单一、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旅游资源开发规模小,速度慢,旅游产品有效供给有限。文化和旅游融合度不高,许多优秀文化产品没有变成旅游产品,经济和社会效益不突出,结构性的供给不足与愈发多元的旅游需求不相适应。

(三)旅行社创新拓展信心不足。去年年底,国家对疫情防控措施做了相应调整,“二十条”“新十条”和“取消跨省游熔断机制”等利好政策相应出台后,全市16家旅行社积极开展跨省旅游筹备工作,定西华旅国旅与青岛牵手国旅签订客源互送合作协议,定西顺通国旅前后赴天水、陇南、庆阳、平凉等地开展考察踩线。但持续反复的疫情,宏观经济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在旅游业表现得更为明显,使旅行社经营困难,行业人才流失严重,旅行社创新拓展信心同步收缩。

三、对策建议

(一)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全面启动景区景点晋等升级,推进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夜间消费区、旅游休闲街区提升创建系统化工作。加大对文创旅游商品企业支持力度,扶持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文旅企业。鼓励文化文博单位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加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力度,着力打造更多体现特色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文化旅游精品。持续扶持发展农家乐、旅游民宿和乡村旅游合作社,支持有条件的旅游民宿争创等级旅游民宿。丰富“红色旅游+”融合产品体系,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体育、康养休闲创新融合发展。

(二)加大精准营销推广力度。坚持省市县营销宣传“一盘棋”,突出挖掘重要客源市场,开拓潜在客源市场,注重市场导向、资源整合、产品驱动,加强精准营销。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协作对口省份等重要客源城市开展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活动。在央视等优质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全力打造“主流媒体+新媒体”宣传矩阵,一以贯之打响“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形象品牌,合力开展旅游市场开拓营销工作。

(三)加快数字文旅商融合发展。鼓励涉旅企业及电商平台企业拓展“旅游+文创产品+酒店民宿+地理标志产品+互联网+现代物流”功能,采用网络直播、小程序等多种渠道扩大线上旅游、文创产品销售规模,规范发展“互联网+酒店+文创产品+景区门票”,促进文化和旅游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加快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行动,分步开发运行电商服务平台,全面展示省内旅游线路。

(四)强化全程安全防护措施。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构建安全体系,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场所、重大活动、重点时段的安全隐患,加强与气象、地震、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和信息沟通,进一步增强提示信息的时效性,确保全省文化市场安全运行,有序推进跨省旅游。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