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上医还可以治国。中医经典是中医文化的精髓,不但有强大的育人功能,而且是“圣贤教人之法”。在中医药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运用和深入挖掘中医经典的育人功能,整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案例,并在课堂中适时进行运用,深受医学生的青睐。2019年以来,我院开展《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路径研究》,并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特定案例为基本元素的教学方法,其本质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采用的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此法实施之后,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教学过程颇具成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必须要按照课程建设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选取典型案例,深入挖掘案例的育人功能和育人元素,在课堂中教师要设计好教学过程,将学生引入具体的事件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充分分析和讨论案例内容,在传授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过程中,通过案例的讨论让学生领悟书本知识。同时,通过讨论教学案例的人与事,提升学生的情感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以现实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中医药院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是以中医经典和中医药优秀文化作为教学案例,将历代中医药学人典型的生活事件真实地再现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仿真模拟出来,把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还原为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真正回归于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所掌握的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差距。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案例教学实现了学生“知、情、意”诸方面的协调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讲授,让学生觉得空对空,没有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没有学习和兴趣。而运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时所掌握的中医经典和所涉及到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中医药名家名人的励志求学的故事和治病救人的感人故事作为教学案例,这些教学案例具有寓理于事、寓情于理的功能。学生可以不断地互动、分析和讨论,深入到教学案例中的角色,去体验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真正实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学目的。因此,中医药院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遵循其自身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又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的根本需要。促进了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由“厌学”到“愿学”、由“被动学”到“主动学”、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中医药文化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彰显的特色
在教学实践中,中医经典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具有明显的特色:
一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告诉学生是什么,怎么去理解,而且其内容的理论性强,学生诊断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稍后阶段,每位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和互动,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在动力。
二是引导学生从注重知识转为注重能力。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有一个恰当的机制。学片一味地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其所在的企业也不会直接受益。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正是为克服以上矛盾而设置的,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
三是引导学生重视双向交流。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进行消化,然后查阅相关的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之后,学生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也引发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中医药文化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路径
中医药文化特别是中医经典之所以能成为中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案例,其原因是中医药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元素十分丰厚,中医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历代医家广泛地推崇,是因为它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经典。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中医药文化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其基本的路径如下:
首先是精心选择教学案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由于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知识没有直接的联系,许多学生认为我们是学医者,只要把医学知识和技能学好就可以了,从而在思想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够,心理上有抵触情绪,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丧失兴趣。其实,医乃仁术,医德与医术是互为相通的,医术高明的人其自身就拥有仁爱之德,只有具有仁爱之德为前提才能修炼成仁爱之术,这一点认知必须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教师要首先明确。深入挖掘整理中医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其整理为选择教学案例的教学案例,增强选择教学案例的针对性,贴近学生的实际,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选择教学案例改革的目标所在。因此,教学案例的科学和精心选择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改革的前提条件。
其次是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教学案例。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因此,每次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教师在下课前几分钟就要引导学生阅读下次课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案例,使学生在阅读教学案例过程中产生心理好奇和产生疑问,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就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自觉地往前走;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给学生设定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创造。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时,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有序地进行案例设计。如果案例设计过于简单,学生一看就懂,就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好奇心必然就没有了,这就失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如果案例设计过于复杂,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面的局限,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又会让学生失去继续自主学习的耐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目标之一,教师要遵循这一教育教学规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中,科学地设计教学案例,精心引导学生阅读教学案例。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会收到实效。
再次是科学驾驭案例讨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讨论的显著特征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互动而不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单向灌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广泛深入地进行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而且讨论结果具有多向性和不可预测性,如何科学地引导,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关键点。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但有丰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医学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因此,在案例讨论环节,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每一个发言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具有的生动形象的知识表象和丰富具体的实践背景,是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教师要时刻牢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因此,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专业特长出发来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内容,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才能生命力。( 广西中医药大学 韦兆钧 谢春 谢锦荣)
(该文章作为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路径研究”(编号2019JGB230),以及2019年广西中医药大学科研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中医文化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编号2019MS05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