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人工智能+教育”之中小学创新教育融合应用研讨会顺利召开

时间:2022-01-2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2022年1月26日-27日,“人工智能+教育”中小学创新教育融合应用研讨会在北京执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顺利召开。

北京开放大学原副校长张铁道、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课程教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嘉骏、首师大初教院原副院长高宝英、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学区管理中心原副主任张旭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周详、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张端、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实验小学校长李福平、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郑云宏、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实验小学副校长李芳、学校教学干部、教师代表及执象科技领导出席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对于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以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智能助教机器人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创新融合应用、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等话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分享。执象科技总经理靳清华及公司教研员向专家们介绍并演示公司自主研发的大象智能助教机器人。大象智能助教机器人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双减”等政策,基于“互联网+教育”,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目前已在北京、深圳、江苏、青海、山西等近2000多个班级成功应用,得到了学校及师生的一致认同。

张铁道校长表示,执象科技以强大的技术实力、创新优势,研发的智能助教机器人面向全国区域教育进行实验的布局和探索,推动了区域教育高质量教学的提升,未来将会是新时期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小巨人。智能化教学的创新可以推动全员的高质量学习;推动课堂高效能的教与学;专注到区域性、教师与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张校长希望,大象智能助教机器人不断升级迭代,助力学生的学习,辅助教师教学,强化并弥补老师不足,彰显教师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

李嘉骏专家指出,执象科技的员工,利用现代通信与信息、计算机网络、行业技术、智能控制等新技术研发而成的“智能机器人”在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实施“人工智能+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任务中,办了一件具有前瞻、引领性的实事。希望继续发挥新技术在促进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上的优势,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在政策上要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双减-提质增效”等课程改革的任务要求;教育教学上,要满足学校、师生提高效率的个性化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术上,要研究过往文献传承创新,聚集更多有识有能有志之士,发挥集体的智慧潜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专业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化、信息化发展,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教育的振兴。

张端教授提出,人工智能与教育相结合,能够减少地域间的教育差距,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在智能助教机器人辅助下,教师更加关注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达到因材施教、个性化育人的目标,通过人机协同教学模式互补互助,真正解决教育问题,实现教育高质量提升。

周详教授提出,将人工智能引入中小学课堂要紧密与“双减”政策相结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学生素质教育能力。智能助教机器人要根据学科特性、教师特性更好地适应于教师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李福平校长希望,智能助教机器人帮助老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下的学习过程,通过真实情境的展现,帮助学生感知生活,提升思维力。通过智能化、信息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解放教师重复性、机械化的工作,让教师关注育人,成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情感的呵护者、动力的激发者。

郑云宏校长对智能助教机器人给予充分肯定,智能助教内容设计迎合学生发展水平、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丰富的教育资源,使教师在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的同时,减轻教师负担,提升教学能力,增强教师数字素养与教育信息化能力。郑校长建议智能助教机器人能够实现以班级为单位的助教实验,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学科融合等方面通过智能助教进行大数据收录,发挥智能助教客观稳定,从始至终的优势,对学生提供个性化学情分析,为学校、教师提供定制化服务。

与会者一致表示,要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对教育的变革,创造教育新业态,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支撑,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