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百年变局百年路,正是读懂中国时

时间:2021-12-06来源 : 广州日报作者 : 方晴、张姝泓、杨朝露

12月1日至4日,在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600多位中外嘉宾线上线下齐聚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全球目光聚焦一道“阅读题”——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包括多国前政要在内的全球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一起碰撞观点,聚焦全球抗疫、绿色发展、科技合作、乡村振兴、湾区机遇、文明互鉴等全球关注的议题,从经济、文化、历史等多纬度,“领读”中国,凝聚共识,给出了一个个信息量极为丰富的答案。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君如表示,与历届大会相比,本届会议规格最高、外方参会人数最多、会议影响力最积极正面、会议成果最丰硕。截至12月4日上午10时,境内外12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及相关配套活动超过8000篇次,社交媒体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超过5亿人次。

回眸中国之路: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在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视频致辞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强调。次日,“读懂中国”12场平行研讨会同步拉开,其中,以“中华文明与中国共产党”主题的研讨会现场座无虚席,记者们挤满过道,成为境内外媒体关注度最高的一场研讨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有很多独特之处。”开幕式上,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梅利尼科夫特意提到了这场研讨会,认为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理解中国成功的要素。“中国杰出的经验,不仅对中国人民、对全世界人民都是宝贵的,从理论思想和经济视角都显而易见并至关重要。”

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梅利尼科夫发言现场

记者也观察到,本届“读懂中国”也许是理论“浓度”最高的一届大会。来自中央党校、中央团校、中国社科院等思想理论领域专家齐聚一堂,为世界解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和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乃是一条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崛起之路;乃是一条我们独立自主开创的,前无古人的,将引领14亿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并同世界各国结成利益汇合点及利益共同体基础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必由的,和平崛起之路。”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说道。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央党校副校长谢春涛谈到,中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

当此之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各国都很关心中国如何把握和驾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从理论视角到经济视角,“读懂中国”也给出答案。

关于中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分享了四点思考: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的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营造公正、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降低制度性的交易成本;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适应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加快由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推动形成世界各国更加紧密稳定的全球经济体系。

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开幕现场

共享人道之光:

抗疫领跑全球,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钟南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他能够告诉全世界的人,如何应对疫情,所以我成了他的粉丝。”知名篮球明星、现任北控男篮主教练马布里在“读懂中国”现场解释为什么将钟南山院士的照片放上了个人主页封面。

没有意外,全球抗疫连续第二年成为中外嘉宾交流互动的高频词。从提倡联手抗疫,到探寻“中国方案”的细节,话题聚焦度更高。

“在助力全球抗疫方面,中国的疫苗已经做到供应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光是国药就为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供应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国药集团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杨晓明在研讨会上给出多条数据,2021年9月,中国疫苗工艺生产年产能达到50亿剂,到11月16日为止,国内已经接种了24亿剂,出口接近20亿剂。此外,中国5条技术路线的多款疫苗都有批准上市,新冠疫苗研发领跑全球。

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来势汹汹”,世界应如何应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行为经济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姚宇从政策角度参与了讨论。

“我觉得除非这个新毒株跟此前的传播特性有显著区别,可能我们要调整相应政策,否则现行有效的抗疫政策还是要进一步坚持。”他强调,新毒株的出现提醒各个国家采取更有效更积极的抗疫措施,特别是像中国等国采取的已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措施,要进一步推广到全世界。

姚宇也提醒,人们要反思如何帮助欠发达国家的抗疫工作。“像奥密克戎毒株,以及之前的德尔塔毒株的流行,其实都跟没有在毒株出现的萌芽阶段快速清理、选择消极抗疫有关。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相对欠发达的地区,病毒得以大规模传播并进化的机会更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行为经济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姚宇

“我们要制定一个具有全球意义、有约束力的抗疫条约。”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蒙蒂提出了具体措施,还要制定一项全球大流行病疫苗的政策,明确地规定各方的权利和责任,来确保疫苗的供应和分配。

“包含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是一个存在的既定事实。”姚宇强调,“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品味文明之韵:

搭起文化桥梁,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风云激荡的世界舞台,没有国家、没有城市能独善其身,也没有一种文化能够在孤立中繁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见证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遗。“不同文化之间需要在交流中影响和丰富彼此,并在兼容并蓄中大放异彩。”在她看来,丝绸之路讲述的是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进步的故事,“一带一路”倡议将挖掘这一遗产的潜力,创造发展繁荣的新机遇,塑造出更多包容、和平以及崇尚多样性的社会。

“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中国为保护遗产,助力文化发展和社会包容所做出的坚定承诺。”博科娃说。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大火,故宫学院院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也成为“读懂中国”上的“红人”。

“文化遗产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有的,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只有加强国际合作,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等危害文化遗产的问题,文化遗产才能够得到长久地保护。”他呼吁,通过“读懂中国”平台让广大民众了解关于文化遗产的知识,赋予广大民众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

“读懂中国”会场里大大小小的醒狮装饰来自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南狮王”赵继红之子赵伟斌的手笔。“类似醒狮这样的传统文化一定要融入到生活,一定要走入人心。”单霁翔说,“我们希望更多人读懂中国,也希望我们中国同胞能够更多地读懂世界。”

故宫学院院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

文化如桥,联通彼此。会场内,“读懂中国”丛书第二辑11本著作发布,关于中国多语种书目可随手翻阅;会场外,“广州之夜”文艺展演以城市CBD夜景为背幕,寓意沟通世界的“丝路金桥”大型雕塑在海心沙拔地而起。

“读懂中国”丛书第二辑11本著作发布

从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到广州塔,从城市老中轴线到新中轴线,此次大会,东道主广州在台前搭建交流桥梁,幕后展现岭南元素,以一个个生动的广州故事、湾区故事,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活力。

“读懂中国”晚会演出

瞄准湾区之势:

扩大开放水平,贡献新规则共享新机遇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面对全球化逆流,中国以行动表明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作为中国市场化水平和经济开放度最高、经济体系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或是读懂这一“中国之势”的最佳注脚。

“关注大湾区,才能更好地读懂中国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政策方针。”“大湾区将成为中国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英国工党影阁财务部发言人、议会上院议员戴维森勋爵和新加坡前总理、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不约而同地说道。

“1971年我第一次来到广州,要去香港只能坐火车慢车。2019年我登上大湾区的大楼,眼前是一片繁华大都会景象。”吴作栋回忆,新加坡早就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潜力。2010年奠基的中新广州知识城,于2018年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不仅提升了整个亚洲的发展,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新加坡前总理、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

粤港澳大湾区要如何达成进一步发展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认为,交通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规则对接。

“规则就是生产力。”郑永年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量”很大,但尚需变“强”,除了学习接受既定的国际规则,也要向世界贡献新的规则,粤港澳大湾区将担当“领头羊”角色。具体操作层面上,他建议推动大湾区内部规则的对接,可把香港、澳门的规则,尤其是商业规则首先应用到珠三角,最终将大湾区建设成为一个“地域嵌入型世界级经济平台”,成为世界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配置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

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在“读懂中国”开幕的第二天,首班广州至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从广州增城西站驶出,打开了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经济贸易交往陆路新通道。正如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刘遵义所说,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重要引擎,不仅能够推动中国新一轮的经济改革和开放,亦能推动周边地区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广东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广州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广州日报五号楼工作室出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方晴、张姝泓、杨朝露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海国、骆昌威、王燕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