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 诚信成规范住建市场的“标尺”

时间:2021-06-29来源 : 工人日报作者 : 赵剑影

近年来,住建系统持续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净化市场环境,积极开展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比如,房地产经纪行业建立从业诚信身份证;住房租赁行业多举措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建筑工程领域则引导企业认真履约,守法经营,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氛围。

“买房时,只要掏出手机,扫一扫挂在经纪机构门店内和经纪人员胸前的‘房信码’,即可了解房地产经纪机构、经纪人是否具备合规资格和诚信状态。”湖北宜昌籍购房者李先生告诉记者,湖北宜昌房地产经纪机构和经纪人的诚信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4个等次,在开展房地产经纪服务时,房地产经纪机构和经纪人员应主动配合消费者扫码查询,不得拒绝。

湖北宜昌首创房地产经纪诚信“身份证”是住房建设系统持续开展诚信建设的一个侧面。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持续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净化市场环境,积极开展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效果初显。

建立从业诚信身份证

前不久,在“宜荆荆恩”城市群首届住博会启动仪式上,湖北省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等四市(州)房地产行业协会共同发布“美好人居”宣言,表示要推广运用房地产经纪“房信码”,自觉规范销售行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打造信得过、可感知的住房消费环境。

“房信码”是房地产经纪行业的电子诚信身份证,市民交易房产时,可优先选择诚信等级高、值得信赖的机构和人员,减少交易纠纷,放心买房、卖房。

据介绍,宜昌市以房地产经纪机构、经纪人员诚信服务身份证——“房信码”为抓手,将拒绝纳入诚信平台监管、不提供“房信码”诚信服务的房地产经纪机构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对情节严重者实施联合惩戒,将拒不整改到位的坚决清理出市场。通过推广“房信码”,持续深化房地产经纪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手机扫码查诚信、房屋交易更放心”的市场环境,在不断净化市场的同时实现行业的发展壮大。目前,贝壳宜昌站合作的经纪品牌德佑、颂辉等积极响应并参与其中。

此外,广东省也通过建立诚信档案、接入有关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监管手段,依法果断查处不具备从业条件、出具虚假或失实文件、挂靠从业资格等机构、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从业者起到了显著的约束作用。

严格规范企业行为

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住房建设部门从规范企业行为入手,多举措尝试建立企业信用档案。2020年5月,合肥出台《合肥市住房租赁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住房租赁企业信用档案,并定期公开发布,供公众查询使用。同时,对于信用等级A级以上企业,实施中央财政奖补激励;对信用等级低的企业,实施信用警告和信用惩戒,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目前,已完成2020年度住房租赁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在108家住房租赁企业中,确定A级以上企业11家、B级企业26家。

“以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为原则,将诚信作为建筑市场主体的一把‘标尺’,丈量建筑市场主体行为准则,从而有效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在广西,住建部门在全区大力推进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依托信息化监管手段加强管理。

有效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将建筑企业诚信分与招投标挂钩,并作为招投标企业综合评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在市场经营中出现资质挂靠、围标串标等“三包一靠”违法违规行为,或未按合同规定履约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行为,将被扣减诚信分,严重的将被列入建筑市场“黑名单”……

近年来,广西通过一连串的举措有效约束建筑企业市场经营行为,引导企业认真履约,守法经营,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市场氛围,维护良好的建筑市场秩序,工程质量安全也得到了稳步提升。同时,有关重要政策也得到顺利实施。

2018年11月,广西建筑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桂建通”平台正式上线。据悉,在推广“桂建通”应用过程中,广西实施平台建设运营通报机制,对落实不到位的建筑企业扣减诚信分,2019年至今年先后印发20余份通报文件,其中有400多家建筑业企业被约谈或被扣减“诚信分”。通过通报批评和诚信扣分双管齐下,倒逼建筑业企业认真做好“桂建通”平台应用,从而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

在江西,住建部门以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市场主体和第三方审图机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保证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与市场秩序,依照《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信用信息名单制度,对失信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监管。充分利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建筑市场主体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