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市大学生引进数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博士引进数增长114%、硕士引进数增长72%。”1月22日下午,在浙江省衢州市打造四省边际人才集聚“桥头堡”新闻发布会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余卫军介绍。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源头,浙闽赣皖四省边际。近年来,为推动人才强省、创新强省战略落地,衢州利用多种方式招才引智,释放人才活力,积聚人才红利。特别是在去年8月,衢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目标,聚力打造四省边际人才集聚“桥头堡”,让当地人才招引工作的有了新方位、新坐标。
“我们围绕‘桥头堡’建设,夯实筑牢数字经济创新人才新高地、氟硅新材料人才集聚地、乡村振兴特色人才示范地、四省边际人才生态最优地四个支点。”会上,余卫军说。
据了解,衢州市锚定“四省边际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目标,于2018年底创办“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以产业数字化、推广应用、平台建设为主,该研究院正式运行仅一年多时间,研发中心从0到7个,还成立19个研发团队,引聚203名硕士博士;从1家总院到10家分院,服务600多家企业;从研发到孵化,成立6家公司、落地42个项目。同时,衢州还引进电子科技大学,共建长三角研究院,目前,该研究院已组建6个科研团队,16名专家教授、100多名研究生在衢开展科研。据统计,去年1-11月份,衢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从业人员数增长10.5%,增速全省第三,税金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增速均居全省前二。
衢州拥有国内唯一具备氟硅联动条件的产业园区,其中电子化学材料产值占浙江半壁江山,在聚力打造氟硅新材料人才集聚地工作中,衢州着力推动产业集聚优势成为人才集聚优势。衢州先后携手浙江大学共建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衢州研究院,重点围绕氟硅新材料定向培养人才,已入驻53名教师专家,组建6个研究所,招收60名工程硕士。并依托浙大衢州“两院”,建设氟硅钴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集聚100多位工程师,开展“卡脖子”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同时,衢州还引进了超400亿投资的华友锂电材料国际产业合作园项目,建成后衢州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集聚超过5000名的氟硅产业人才。
乡村人才一直是衢州人才工作的拳头产品,根雕大师、农民主播、衢州月嫂成为全国示范性品牌,在打造乡村振兴特色人才示范地工作中,衢州先后通过龙游红木小镇、常山赏石小镇、开化根缘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集聚千名工匠,并举办技能大赛、乡村百师评选,选拔能工巧匠、文化名师和乡村经营能人,带动培训乡土人才3.7万人。除此之外,衢州还聚力打造全国村播基地,累计培育本土主播1.43万人,以带动农产品销售。据统计,2020年全市电商网零额389亿元,同比增长36.3%,增幅居浙江省第一。
浙江云翠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汪洋是地道的衢州人,但此前一直在上海的一家日企从事人力资源和管理工作。“看到家乡有这么优厚的引才政策和服务,我在两年前回到了衢州。不仅如此,我还向上海的朋友大力推荐衢州的就业投资欢迎,希望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来衢州发展。”汪洋表示。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日前,衢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全力打造四省边际人才集聚“桥头堡”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十二条政策》,对人才平台加大资助力度,聚力打造四省边际人才生态最优地。在推出政策的同时,衢州还在全市域推行“人才码”和“人才礼包”,实现平台共建、数据共通、信息共享,全面集成医疗保健、文体休闲、交通出行、出入境签证等各项优惠政策,让人才不出门就能享受到政策红利。(作者 王小俊)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