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旅游”成为今年五一假期关键词,沧州渤海新区南大港湿地景区坚持旅游服务、疫情防控两手抓,让游客玩得安心、放心、舒心、开心之余,纷纷点赞。景区顺利完成了五一假期湿地生态旅游目标,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
为保障游客度过安全有序的五一假期,区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要求严格落实省、市和渤海新区要求,重防疫、强服务、轻效益,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园区专门成立了“五一”旅游接待领导小组,各部门协调联动,共同为南大港湿地景区有序开放保驾护航。景区细化管理,多措并举,全面筑牢游客安全防线。按照最大承载量的30%限流,景区规定每日限额3000人。“无预约、不出游”,通过智慧化手段,湿地景区开通多种方式预约渠道,及时发布防控和限流措施等信息。并与相关部门联合联动,在景区外主干道、景区门口进行游客疏导、强化分流及安全宣传。游客侯家东说:“我们是在网上预约的,到景区门口看到地上的‘一米线’,大家都自觉配合,保持距离,排队查验二维码、登记信息、测体温、手部消毒。”同时为加强防火工作,景区严禁游客携带打火机等火种,并对游客进行安全宣传。
进入景区后,每个景点都有安全员,负责流量控制和消杀工作。在放鹤广场,安全员在通道入口处严格控制人员数量,设置安全线,引导分散观赏、有序游览,避免出现群体性聚集风险。每天开园前、闭园后,工作人员都会对景区公共设施进行消杀工作。此外,景区车船每次接送乘客后,都进行消毒。人体经常接触的护栏等,也会根据情况进行消杀。
游客们纷纷表示,虽然入园过程比以往复杂,但是都觉得更安心、放心了。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为提升游客旅游体验,通过加强软服务、硬服务,“软硬兼施”、全方位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景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硬服务。对导览牌、标识牌、地图等及时更新,完善导览系统;增设了鸟类标识牌、鸟类模型等,增强景区科普功能。五一期间布置的紫藤长廊,更是深受女性朋友的喜爱,瀑布般的紫藤花海,与蓝天、碧水、翠苇交织,美不胜收,吸引游客纷纷驻足合影留念。
在软服务上,景区引进了一批特色文旅项目,如儿童嘉年华、美食街、杂技表演、旗袍秀、古筝弹奏、孔雀园等,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游客旅游品质,与湿地绝美风光一起给游客带来视听盛宴,增强了互动性,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南大港文化旅游局秉承人性服务理念,多次邀请专家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礼仪、服务等培训,强化景区人性化服务。游客王德军说:“工作人员特别好。我们在等船时,景区的一位男同志看到我父母年纪大了,给拿来了凳子,让老人坐着。上船时让老人先上,非常照顾,很受感动。工作人员控制了上船人数,细心提醒我们保持距离,我们船上还有很多空位。”在每个景观节点安排了一位咨询员,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个性化服务。对游客的需求和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受到游客一致好评。
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营造优质旅游服务环境,今年以来,景区加强绿化工作,在主干道、南北广场、观鸟亭种植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水蜡、月季等58万株,扮靓景区生态环境。五一期间,景区着力做好环境卫生工作,保洁人员与志愿工作者将游客服务中心、景观节点作为环境整治重点,保障景区环境清洁。
景区内随处可见文明旅游标语、标牌,提醒游客倡导文明旅游:美丽环境需要共同维系。大家都自觉遵守、文明出行,一起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游客王晓华说:“景区的疫情防控很到位。今年环境也比去年更好了。芦苇荡漾,一望无际绿色的海洋,微风拂面,空气清新,让人心情舒畅。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服务人员细致周到,处处都能感到南大港的淳朴自然。”
在省、市和渤海新区有关领导的严格督导与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南大港湿地景区度过了一个平安、健康、愉快的五一假期。(刘晓天 摄影 孙世伟、冯碘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