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党建+文旅”模式倾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
蒲鞋市街道辖区内纵横交错的寻常巷陌承载着满满的旧时印记,呈现着老温州的市井百态;被遗忘的老街、老店充盈着或浓或浅的“烟火味”,弥漫氤氲热气,承载小城烟云。如何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让历久弥香的文化“家底”清香四溢,浸润百姓生活?蒲鞋市街道党工委彰显文化厚度、深挖旅游资源,全方位开拓文化创意领域优势,倾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让置身于繁华闹市的人们找寻久违的“慢生活”与“幸福感”。
传承文明、振奋精神、增加阅历的文旅形式,正在休闲市场上持续升温。蒲鞋市街道党工委将以区域链党建为主抓手,利用现有文化集聚地域优势,强化和共建单位的互联互通及资源整合,形成跨领域、跨组织、跨行业的党建共同体。以“静态+动态”立体展现形式,筹划打造“双井坊”、“金坝塘河文化休闲街区”两大文旅主阵地,进一步提升浙江创意园,扩展影响力,构筑创新创业“梦工厂”,布局新业态、新趋势层出不穷的文旅生态圈。推出鲜花一条街、眼镜商城、城市休闲书吧、休闲一条街等一系列“附属配套”文旅项目,促使文化集群效应凸显,提升辐射力,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完善功能提升服务环境擦亮“市井+”文旅品牌
借助文旅融合发展东风,借力温瑞大道二期拓宽工程、滨水绿道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提升,2020年,蒲鞋市街道将在浙江创意园文化产业集聚辐射的基础上,全域启动文旅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植入传统文化、创意文化、非遗民俗等元素,以“寻觅闹市静谧文艺的闲暇空间”为核心思想,亮出底蕴丰厚的“市井+”文旅品牌,大力推进“旅游+文创”“旅游+演艺”“旅游+产业”“旅游+教育”等新兴模式,打破钢筋水泥的束缚,使得文化走入寻常百姓生活,形成具有传播力和延展性的文旅空间。
交通网络全速升级。今年以来,温瑞大道二期道路拓宽工程(蒲鞋市段)实现“拆”和“建”紧密衔接,不仅道路整饬一新、宽敞平整,功能日臻完善,还悄然换上新装,安装路边凳椅、提升边角地绿化、建造休闲公园……原本“脏乱差”的道路沿线摇身一变成为集市民公园、绿色展廊、街头小品等为一体的“洁绿美”道路景观带,快速推进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慢游”交通网络,为文旅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环境设施提质改造。一步一景水光相映,温瑞塘河滨水环线东北段、前庄河东岸、横渎河西岸三条滨水绿道延伸至辖区内老百姓的家门口。蒲鞋市依托4.9公里的塘河滨水绿道慢行系统建设,结合文旅融合发展,将浙江创意园、金坝塘河文化休闲街区、东南剧院等沿线文化旅游景观串珠成线,开创多样化旅游方式和消费场景,充分挖掘塘河滨水景观等资源的人文价值。
改善民生植入文创元素打造群众心中的“美好家园”
过去,这里墙壁斑驳脱落,破旧不堪,“脏乱差”现象突出;如今,在街道党工委搭桥牵线,在艺术家的妙笔生花下,饱含艺术气息的“网红墙”跃然眼前。这条正在走红的“艺术小巷”位于学院路学院后巷,一百多米长的小巷内,两侧的建筑外墙绘制了50多幅作品,深得周边居民喜爱。居民们普遍反映,以前随意堆放的杂物、随意粘贴的小广告、随意倾倒的垃圾等不文明行为都不见了踪影。后续,街道还将针对群众需求,以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整治污水管网,设置衣物晾晒区,电瓶车集中充电区等,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深化“美好家园”行动。
这条“艺术小巷”属于“双井坊”文旅融合项目的一个子项目,现已全部竣工。主创人麦浪介绍,为了与现在一些网红打卡地有所区别,他这次所绘的作品全部是原创,还有对名作的二次创作。蒲鞋市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叶光山表示,该条小巷还将陆续引入咖啡馆、花店等文艺小资业态,周边环境也将进行统一提升。
穿过色彩斑斓的“艺术小巷”,转角即是双井头马路市场,不久后,它也将迎来精彩蝶变,街道将倾力将其打造成“双井坊”文旅融合项目核心区域,并辐射周边支巷,成为最能体味温州人市井生活的小巷慢生活圈。
双井头马路市场长约450米,汇聚了苏排骨、炸响铃等温州人耳熟能详的特色美食,市场几经改造整体环境已大有改善,为了进一步提升形象,打造文旅融合品牌,目前,马路市场正计划进行地下管网铺设、外立面修缮、店招布局统一设计,并计划对其沿线业态进行调整提升,注入文创元素,策划推出主题文创夜市,汇聚网红百货、文创特色产品及非遗文化产品等。
“艺术小巷、马路市场这一带是‘贯通’的,数条小巷汇聚于此,这里未来将成为艺术家或是民间匠人施展创作才华的灵感之地,每一条巷子定义不同的风格主题,遵循传统的本义,注入新潮流,吸引众多‘艺人’将工作室驻扎在这里,让文艺之花在陋巷中滋生繁衍。”叶光山介绍说。
此外,蒲鞋市街道还将沿塘河深挖“最温州”特色,将沿河旧民居建筑进行修复提升,打造全新的金坝塘河文化休闲街区。街区计划引入特色餐饮、休闲茶馆、观光游船,以及最受文艺青年喜爱的咖啡吧、书吧、特色零售等业态,并通过“景观小品、情景再现、非遗互动、特色展示”等形式,打造既具地方文化特色又能原汁原味显现老温州“烟火味”的网红打卡地。
创意为媒延伸产业链多元叠加争创示范区
沿着学院路、民航路一路走来,蒲鞋市街道将统筹布局,以浙江创意园为集聚点,以“文化创意”为媒介,催生拓展鲜花、婚纱、咖啡、书吧等相关产业链,多元叠加,力争创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浙江创意园,让“高大上”也能“平易近人”。学院路文创街区目前共入驻企业1400家,其中文化创意服务机构、企业78家。浙江创意园作为学院路文创街区文化产业集聚中心,近年来飞速发展,招引来文创界的“大佬”们在此筑巢,小微文创企业在此“孵化”,目前共进驻创意设计企业48家,包含思珀传媒、尊荣千想、华臣太合等知名文化企业6家,园区拥有品牌营销、设计创作、影视制作等多个文化产业,成为汇集文化人才、信息技术等多元文化生态产业链和创意服务产业的集群平台。同时,园区每年还定期举办学院路“创意市集”、“文化展演”、创意研讨会等系列活动,集聚文艺气息和时尚开放的时代生活特征。蒲鞋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探索创意园迈向线上线下科技融合,实现功能和空间转化,促使创意园的服务对象更多元、更大众。”
双井头鲜花一条街,铺就风情万种的文化长廊。蒲鞋市将在原有的学院路鲜花一条街的基础上,拓展相关衍生产业链和服务功能,吸收一批高端优质的婚庆礼仪企业、项目落地,缔造一条龙服务的婚庆礼仪消费业态空间,激发区域婚庆文化品质和活力,创建文化创意和婚庆礼仪共生的文创街区典范。
城市休闲书吧,相约诗和远方。按照初步设计构想,位于横河南小区入口处的城市休闲书吧将跳出“传统图书馆的圈子”,设置咖啡馆、茶吧等,为市民、游客搭建集阅读、交流、休闲于一体的平台。“把书香梦与城市生活结合在一起,将为更多人建起心灵的‘桃源圣地’,有效地推进了行走阅读、休闲阅读、全民阅读和文化的传播,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延伸。”蒲鞋市街道负责人表示。
眼镜商城,激活产业转型升级。蒲鞋市街道计划将附二医眼视光周边零散的眼镜品牌商聚拢一起,集合入驻商场综合体,完善优化商业配套,优化服务水平,充分展现眼镜产业的艺术价值。商城设置小吃广场、儿童游乐场等消费项目,突出文化与旅游对商业的带动价值,保证固有客源的基础吸引新客户群体,使商城成为一大休闲景点,为鹿城创造“文旅商”融合的成功模式和典型案例。(婷玮、蒲轩)
à艺术小巷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