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县乡村网格五级治理中处于龙头地位、具有统领作用,事关基层改革发展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多年来,衢州市在市域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创新,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成果。为了更好地宣传衢州各县(市、区)在“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 共建美丽大花园”方面的新气象、新变化,根据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统一安排,各县(市、区)将于岁末年初陆续举行“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 共建美丽大花园”——专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卢颖/摄)
12月13日上午9点,柯城区专场在衢州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作为衢州的主城区,“南孔圣地”孔氏南宗家庙、“围棋圣地”烂柯山、浙西“佛教圣地”灵鹫山都坐落在柯城,还有国内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梧桐祖殿,供奉着春神句芒,以“九华立春祭”等为代表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衢州首个世界级非遗。近年来,柯城区在推进“党建治理大花园”建设带来了哪些新变化?收获了哪些新成果?发布会上,柯城区委书记徐利水一一作出解答。
▲柯城区委书记 徐利水(卢颖/摄)
徐利水围绕“柯城之变”这个主题,从“城市”“乡村”“产业”“居民”“干部”五个方面阐述了柯城推进运动大花园建设带来的变化和感悟。
柯城之变,变在城市
斗潭小区是衢城最早建成的小区之一,共有99幢楼,住有三千多户居民。30多年的风雨,一些楼房出现了墙体开裂、屋顶漏水等问题,经过鉴定,D级、C级危房就占了57.6%。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柯城区全力投入这场衢州历史上体量最大、户数最多、情况最为复杂的房屋征收项目,第一时间集结了30多个部门、27名局长、300多名干部力量,38天时间全面完成了1069户D级危房的腾空解危,45天完成3095户征收协议签订,20天完成房屋拆除,催生了“忠诚担当、用心用情、舍我其谁、奋勇争先”的“斗潭精神”。
▲新斗潭片区效果图
徐利水表示,斗潭,既是柯城的转折点,又是起跑线。从斗潭开始,柯城区党员干部连续征战,相继完成了高铁新城、古城双修、礼贤未来社区、衢化棚户区改造等一片又一片的征收任务。短短三年,累计完成房屋征收10564户、面积133.2万平方米,征收土地1.8万余亩。
柯城之变,变在乡村
2017年初,柯城区启动“一村万树”行动,利用乡村边角地、废弃地、拆违地等“五块地”,见缝插绿,一个村种一万棵。至今全区已种下100多万株浙江楠、榉树、红豆树、香榧树等珍贵树苗,打造了71个“一村万树”村,盘活土地1万多亩。2018年底,柯城区利用山海协作这个渠道,打造“生态飞地”,推出“一村万树”绿色期权包,结对的余杭区以及市内外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踊跃认购,一年不到已为村集体增收1000多万元。
除此之外,柯城区勇挑重任,将农房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突破口,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带头,拆除违建、有碍观瞻的附房等。2018年以来共整治各类农房2.8万宗,拆除面积186万平方米,盘活收储各类农房近13万平方米,完成土地复垦1300多亩,完成赤膊墙整治2.4万户,粉刷面积640余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柯城区还通过境内优质自然资源,吸引了吉利集团投资100亿元打造中国运动汽车城,重庆奥陶纪投资36亿元打造高空极限乐园,还有飞鸿神网谷、徐莫岩路、百里森林营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和全国首个乡村国家运动公园正加快推进。
这两年,柯城区相继举办了国际森林汽车穿越大赛、国际划骑跑铁人三项公开赛、浙江省首届森林运动会等一系列IP赛事,通过运动,柯城区把乡村闲置资源变成了发展的项目,变成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渠道,“运动”成为了柯城区推动区域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运动柯城”成了一张闪亮的城市金名片。
柯城之变,变在产业
柯城区通过结对的杭州市余杭区,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建立了全省首个县一级“科创飞地”,也是首个在县级层面跟余杭实施了数字协作。这些年来,两地共签订山海协作项目117个,到位资金105.73亿元。路子走对以后,发展的势就起来了,产业创新的步子迈得就更大了。两年来,全区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1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以上7个、30亿元以上4个。
▲柯城科创园(未来村)
同时,柯城区积极与巨化集团对接,做好柯城-巨化一体化的文章,充分发挥巨化集团的材料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做好产业承接、转化、延伸。这几年,歌瑞新材料、龙威新材料、鸿盛新材料、博瑞中硝等一批龙头大项目先后落地开工、形成集聚发展效应,以此为基础柯城区谋划建设新材料小镇,成功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
柯城之变,变在居民
2018年以来,柯城区积极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真金白银投入了7亿多元用于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改造,狠抓便民、利民、惠民设施的改造提升,累计改造了200多个老旧小区,新增了4万个停车位,填平了200多公里街巷小道,点亮了4000多盏路灯,序化了1300多万米空中“蜘蛛网”。
“这7亿多元放在其他地方,可能也就是建造几公里的高速公路,或者是造一栋大楼。但把它们投在老旧小区改造和民生改善上,就能让几十万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创文给大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变化。”徐利水表示,很多老百姓从刚开始的可能会抵触、发牢骚、埋怨,到后来积极支持、配合、参与、点赞。每次省测、国测期间的入户调查,柯城的居民满意率一直都是100%。
对此,年近九旬的市民代表严秋韵深表赞同,他表示,这两年整个城市都变得越来越好了,特别是菜市场、老小区的环境卫生都变得特别整洁,跟前些年比真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过马路,车辆会让我们,出去交通也越来越便利了,一上公交车就有人给我让座,大家的素质越来越高了。日子真的是越过越踏实,越过越舒心。获得感、幸福感满满!”严秋韵激动地说。
柯城之变,变在干部
这两年,从斗潭治危解危到高铁新城征迁,从古城双修到礼贤未来社区房屋征收再到衢化棚改,从农房整治到文明城市创建,柯城区始终坚持党建统领、抓人促事,把项目一线、基层一线、专班一线作为锤炼、培养干部的战场、考场、赛场,干部的作风在转变、能力在提升、思想在升华、精气神在焕发。
▲柯城区党员干部参与志愿活动(资料图)
“过去,柯城有一句顺口溜,‘小街小巷小学生、计划生育搞卫生’。”徐利水表示,过去,柯城干部承担的都是一些“小任务”,扮演的都是“小角色”,干的都是“小字号”。现在,经常是项目未动、干部先行,干部们都踊跃报名,争着上、抢着干,一个个都成了工作骨干、业务强人、行家里手。人还是那些人,但大家打大仗、打硬仗、打胜仗的底气更足了、信心更强了、办法更多了、本领更高了。
据统计,完成房屋征收签约率80%的目标,斗潭用了7天,古城双修用了5天,礼贤未来社区用了3天,衢化棚改只用了1天。该数据充分展现了柯城铁军的“速度与激情”。这个“速度与激情”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柯城干部的能力、素质、作风、精神在转变、在提升、在升华。
徐利水表示,通过这几年来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柯城交出了一张高质量、快速度的发展答卷: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153亿元,到2018年的192.58亿元,年均增长8%;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11.2亿元、8.7亿元,到2018年的17.7亿元、11.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4%、11.1%;固定资产投资从2015年的93.8亿元,到2018年的137.3亿元,年均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158.6亿元,到2018年的196.85亿元,年均增长7.5%。
▲美丽柯城(许军/摄)
更加令人高兴的是,在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的发展实绩考核中,柯城从2015年第二类最后一名,跃升到2018年第二类第1名;同时,捧回了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全省扩大有效投资优秀单位、省示范文明城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中国天然氧吧等一批“金字招牌”。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答记者问环节,柯城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蒋国强和村民代表徐晓华、市民代表严秋韵参与。(作者 王小俊)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