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戏曲界高度关注!《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首发新闻发布会举行

时间:2019-11-11来源 : 广州日报作者 : 张素芹 苏俊杰

11月10日上午,《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以下简称《大全》)首发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发布会现场播放了《大全》拍摄花絮,《大全》主编倪惠英介绍了书卷的编纂过程和成果。表演环节,粤剧人表演的粤剧南派武技、粤曲都获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是在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由市宣传、文化部门和粤港澳粤剧界携手合作的一项具有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艺术之深远意义的重大文化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该项目取得了很大成绩,11月23日,将举行《大全》“做打卷”的首发式,同时上演首发式晚会。值得一提的是,首发式晚会开票一小时即售罄,足见社会各界对《大全》的关注和期待。

《大全》发布会现场

《大全》五大卷,“做打卷”已完成编纂并出版

我国长期以来都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和措施。在这种氛围下,《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纂项目于2017年6月启动。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州考察,亲临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提出要“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给了粤剧人莫大的鼓舞。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加大,《大全》的编纂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经过全体编纂人员的努力,如今,在编委会设置的全书五大卷中,“做打卷”已完成编纂并出版,其余四卷(唱念卷、锣鼓器乐卷、排场剧目卷、化妆服具卷)也将陆续出版。11月23日,将举行“做打卷”的首发式。

《大全》主编倪惠英

粤剧是广府文化、岭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瑰宝。编纂人员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对粤剧表演艺术进行追根溯源的发掘和梳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图、文、音、像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粤剧表演艺术的整体面貌,把粤剧近百年来最有特色的表演形式记载下来,为粤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扎实可靠的基础。《大全》具有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的特色,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辞书、工具书、教科书。

据《大全》主编、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介绍:“《大全》采用了融媒数字出版方式,结合云计算数据库管理平台进行在线智能检索,信息系统具备页码快捷搜索功能,帮助读者轻松筛选专业视频。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书本印刷的二维码直接登入移动网络应用程式,进行多媒体学习交流;也可通过书本配套的U盘(或光盘)的快捷菜单检索播放艺术示范音视频文件。”

编纂过程中老中青三代结合,实现活态传承

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已整整10年。10年前粤剧的“申遗”成功,正是粤港澳三地共同努力、联合申报的结果。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粤剧界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振兴粤剧的责任感,全情投入《大全》的编纂和摄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这次编纂出版《大全》,编委会组织了一支力量强大的队伍,汇集了一批示范人才、表演人才、撰稿人才、摄制人才。在整个编纂过程中,采取老中青三结合的方法,做到各取所长,各尽所能。参加拍摄示范表演的,有多位七八十岁甚至九十多岁的老艺术家,他们宝刀未老,神韵犹存,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绝技绝活奉献出来;中年艺员在演练中学到了更多知识,积累了丰富经验;青年人加快了成长的步伐,逐步走向成熟。在参加排练和视频拍摄的人员中,有不少一级演员和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他们放下架子,以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谦虚的态度投入到排演中去。有些人为了提高表演质量,还主动要求重排和重拍。

彭庆华、王燕飞表演粤剧南派武技

值得一提的是,编纂人员发扬创新精神,下功夫编写了粤剧舞台常用官话字典,这在粤剧辞书和工具书中尚属首次。

《大全》的出版,已引起全国戏曲界的高度关注,并获得众多专家学者的好评。其中,中国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把这一文化工程誉为“传承活态艺术遗产的文化壮举”,并在其撰写的《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序文中指出:“这是一个记录工程,能够留传于粤人记忆中的粤剧艺术遗产将尽可能地得到修复还原,并在当代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完成全面记录;这是一个学术工程,粤剧艺术体系中的范式内容都经过粤剧资深艺术家们共同商定,最终以规范化的舞台表演和文字记录样式实现精准整理;这是一个艺术工程,项目的传承者们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将存之于记忆、得之于前辈的表演艺术经验,注入活跃于当代舞台的中青年艺术家们身上,实现活态传承。”

郭凤女现场演唱粤曲《荔枝颂》

系列活动精彩来袭,首发式晚会开票一小时即售罄

在粤剧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在粤港澳大湾区2019年粤剧日到来之时,《大全》首发系列活动将精彩来袭。

11月23日19时30分,《大全》之“做打卷”首发式将在广州大剧院举行。粤剧的“做、打”是“四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即做功,指演员的身段与技巧;“打”指武打。粤剧的做功,主要靠手、眼、身、步、法,行内习惯称为“五法”。在传统戏曲中,“四功”与“五法”往往是结合起来运用的。

粤剧的武打,将南派武术与引自外省戏曲剧种的“北派”武打熔于一炉,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做打卷”的编纂过程中,编辑部发动了数百人参与示范和演练,通过前辈艺术家的言传身教和青年演员的学习继承,使传统的粤剧表演技巧和失传的绝活得以重现和弘扬。至“做打卷”付梓出版时,共完成了308套表演程式,摄制了400多分钟视频;撰写了300多条辞条;选用了661帧图片。

名家现场表演粤曲合唱《花好月圆》

23日当晚,“做打卷”首发式结束后,此物最相思——《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首发式晚会将随即上演。来自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佛山粤剧院、深圳粤剧团、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以及香港、澳门、珠海等地的名家新秀200余人,将以多种艺术手段呈现“大全”的丰厚内容。

演出分为传统例戏、唱念做打、优秀剧目三个篇章。传统例戏是《六国大封相》;优秀剧目有《伦文叙传奇》《花月影》《刑场上的婚礼》《白蛇传·情》等剧目的片段;唱念做打包括专腔、古腔联唱,传统功架、特技表演,流派唱腔联唱和南派武技表演。其中有一些是失传已久的绝技绝活,例如“打五件”之挞烂台、高台照镜、高台铲椅、高台大翻飞椅、踩籐牌高台照镜、大翻过八人、溜大索等。在南派武技表演中,30人表演的群体南拳,将体现整齐、雄壮、昂扬、灵巧的南派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首发式晚会开票一小时即售罄,足见社会各界对《大全》的关注和期待。

11月24日上午9时,《粤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将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举行。编委会邀请北京等地的多位戏曲专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粤剧研究人士出席,研讨会将围绕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美学特征、粤剧表演艺术的鲜明特色和流派传承、如何看待戏曲表演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关系等议题进行。

日月架

高台照镜

业界同贺:

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小敏——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的编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把前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加以系统的、全面的整理,为后人留下一套粤剧表演规范的教科书,对粤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这也体现了粤剧界团结协作的精神。

广东粤剧院义不容辞地对这个项目给予了全力的配合,不仅派出有经验的艺术骨干参与到这个项目的编纂核心团队中,为了配合《大全》拍摄顺利进行,我们腾出了剧场,调整两个演出团的排演安排,无论是院里的名家还是青年演员都积极参与。只要是《大全》编纂工作的需要,广东粤剧院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的。今天《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终于面世,我们无比自豪,无比感恩!

广州粤剧院董事长余勇——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的编纂很有必要。过去粤剧艺人在舞台表演上是很有水平和经验的,但在传承方面往往是口口相传。随着时间推移、科技发展,不用科学的方法记录、整理出来,很多宝贵的艺术财富可能会丢失。

《大全》的编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很有意义。这种形式在全国是首次,这种做法对粤剧传承、对岭南文化的传承,都很有意义。

广州粤剧院积极参与了《大全》的编纂、示范表演,23日的演出也是我们在具体协作。为了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我们会做一切努力。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