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从“城市交通”到“城市服务” 珠海公交用科技温暖一座城

时间:2019-10-2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从出门记得带公交卡,到如今上车前打开美团App乘车,李先生称赞珠海的公交越来越方便。在珠海生活多年的李先生表示,珠海公交一直在用科技帮助市民做减法,让乘公交更加便捷。

珠海市政府把“加大公交事业的发展”列为十件民生实事工程之一,不断尝试用创新的理念和先进的新技术提升城市服务水平。珠海公交集团作为珠海市最大的道路运输企业,承担着珠海市100%城市公交业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一线为重点、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引领,不断探索、不断与高科技企业合作中实践中总结出了珠海式的创新,不断改善公共交通现状,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开创智慧公交、安全公交、人文公交新局面,为人民提供更优质公共交通服务。

包容与接纳新科技

珠海公共交通也始终走在信息化前沿,以科技化手段不断刷新公交乘车体验,推进公交信息化建设。

珠海市珠海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珠海市公共交通集团下属公司,是公交集团唯一授权开展公交电子支付系统运营管理的单位,提供包括交通一卡通及互联网支付业务服务、珠海市城市信息化系统建设及运营等城市公共服务,为珠海市民提供包括交通出行、卫生健康、旅游生活、教育和互联网金融等便民服务,目前服务用户超过300万人。公司以交通(公交)支付行业为基础,努力打造成珠海本地乃至粤港澳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公共服务平台。从1995年的全国首张接触式乘车IC卡,到2004年完成非接触式乘车IC卡升级,珠海通公司不断引入更多科技化手段,给市民带来全新的乘车体验。截止到2019年,珠海通与美团合作推出“用美团乘公交”服务,实现“手机刷码乘车”并享受相关优惠之后,乘客已经可以选择超过9种方式乘车,随着越来越多的乘客每天使用移动支付方式乘车,珠海公交的运营效率越来越高和乘客的体验感也越来越好。

image.png

便捷的移动乘车方式,不仅省去了现金支付带来的各种不便,而且像珠海通与美团联合发布的实名制电子公交卡,避免了用户因丢失卡片带来的财产损失,也不用在城里四处寻找充值点排队充值,乘车时还可以享受实体卡一样的优惠折扣。

面向学生群体的“车讯通”功能,是珠海通公司应用技术为学生群体带来的又一次升级服务,家长们通过微信关注“珠海TONG”的微信公众号成功订阅“车讯通”业务后,当孩子刷学生卡乘公交时,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及时接收孩子乘坐公交的相关出行信息,如乘车时间、乘车线路、车牌号以及车辆正在行驶的位置等。

在公交调度管理方面,珠海公交集团还引入了大数据管理手段,以顶层设计实施智慧公交发展策略,组建以联席会议制度运行的智慧公交指挥中心,推进指挥调度系统的上线运行,初步实现营运班次的管理及班次、里程的大数据统计分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高效调度运营提供了支持保障。

从城市交通到城市服务的“珠海模式”

在珠海公交多年来的创业和跨界合作中,公共交通不仅牢牢占据着多年来市民出行的首选,而且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珠海的公共出行已经和城市服务深度融合,成为了珠海人性化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19年上半年,珠海公交和美团共同推出了“用美团乘公交”服务,免费领取珠海通“电子公交卡”,乘客不仅可以享受市政补贴的折扣乘车,还可获赠美团平台上丰富的外卖、电影、景区、酒店等各种本地生活服务的优惠券。实现了美团生活服务类消费场景和珠海市公交信息化建设的相互赋能和融合,将公共交通领域与包括吃喝玩乐行在内的全场景生活服务领域全面打通,实现用吃喝玩乐的大众消费场景,带动绿色环保的公交出行场景,提升公交出行在城市交通中的分摊率,创造出多方共赢的公交服务新生态。

通过电子公交卡的模式,珠海公交将获得更精准的用户出行数据,再加上珠海出色的公交城市分担率,将实现更有价值的城市出行数据。同时,电子公交卡在出行场景的数据与美团在城市服务场景的数据相融合,将为珠海建设智慧城市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

image.png

据了解,未来珠海公交与包括美团在内的更多互联网公司继续深度合作,利用丰富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规模并发交易的运营能力,深度赋能传统公交业态,全面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的运行效率,为珠海的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已经全面开启的城镇化进程将继续高速推进,利用数据化工具和一体化思路去解决城市服务存在的问题,是越来越多城市管理者面对的首要问题。而通过借助包括美团等科技公司的互联网模式,将城市服务与公共交通相结合的“珠海模式”,也将为更多城市在建设改造和城市服务升级方面提供很有价值的经验,珠海也将会继续通过不断创新将珠海模式,将珠海建设成为更加美丽宜居的东方明珠。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