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施耐德电气熊宜“解密”关于数字化的三大误区

时间:2019-10-16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gelsey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智能化的重要基础,不仅可以明显地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更能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对很多企业来说,在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是否践行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一个问题,怎么做数字化转型才是问题。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施耐德电气绿色能效全球创新案例挑战赛(Go Green in the City)中国区决赛中,施耐德电气战略与发展高级副总裁熊宜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解密”关于数字化的三大误区。

数字化不仅仅是投入,更能带来回报

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及价值模糊或人才流动性的大幅提升。可能很多企业都存在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的问题,且认为数字化只是单纯的企业投入。事实上,搞清楚企业践行数字化转型的源动力至关重要。

熊宜认为开源和节流是企业践行数字化转型所带来收益的一部分。数字化转型或数字化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有更多盈利的渠道和新的业务模式,即开源。其次,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即节流。

以今年上半年施耐德电气发布的一份《2019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收益报告》为例,在过去五年间,施耐德电气在全球41个国家完成的230个客户项目项目表明,完全数字化的能源管理和自动化系统可以全面减少碳排放量,企业最高可将碳足迹减少50%,平均而言可减少20%。他谈到:“《2019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收益报告》里面的案例,基本上都是双位数的提升或者是节约。对重能耗、高排放、高劳动力消耗的行业,数字化效益是尤其明显的。在每一个行业,施耐德电气都在尝试通过能效管理解决方案,帮企业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最后收到可量化的经济收益。”

简单来说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投入,更能够带来可观的效益。

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熊宜认为,绝大部分的中国企业都已经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很多企业并没有把投资回报视为难题,而是已经将其作为一个有解有答的问题来看。他进一步解释道:“数字化的转型是一个持续改进、小步快跑的过程。施耐德电气现在为客户推荐的方案也都是分阶段实现,即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效益逐步展现这样的一个过程。因为数字化专业本身要和很多中国企业数字化基础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企业还不会走,就先别跑。”

数字化人才不是专才,而是复合型人才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在年轻人才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普及。今年入围施耐德电气绿色能效全球创新案例挑战赛决赛的方案中,对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比比皆是。例如,Singularity战队,在楼宇中采用基于IoT的智能控制系统、综合电能解决方案、低污废水智能处理等,预期可为楼宇节电30%-40%、节水近30%。OneLeap战队的SmartBean智能分类垃圾箱项目,通过关联APP,在用户、垃圾箱、垃圾清运中心之间建立专业化、动态化的垃圾分类体系,指导用户进行垃圾分类,从而解决垃圾分类不成熟带来的环境问题。熊宜也针对数字化时代人才培养和发展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数字化的实现需要更多人才,特别是拥有数字化思维的专业人才。熊宜认为未来数字化人才不是专才,而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因为面对创新的话题和内容,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可以打破传统思维,用创造性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其次,未来数字化人才还需要具备对数字化创新的理解和数字化创新能力。他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或数字化创新的背景下,除了创新精神本身以外,对数字化创新的理解和创新能力也很重要,这不仅仅是指软件开发、数据分析或数学模型等,而是数字化的思维方式。再其次,在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一些在石油石化、楼宇商建、基础设施和电网等专业领域可以进行数字化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最后,他谈到未来的年轻人才还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相关社会活动,为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贡献力量。

“施耐德电气希望吸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人才的加入由客户、合作伙伴、上下游企业和员工组成的生态圈,大家一起推动施耐德电气、我们所处的行业以及行业所能影响的周边产业,走向一个更长期,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熊宜说。

施耐德电气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施耐德电气希望凭借自身在楼宇、基础设施、工业和数据中心四大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继续赋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作者:gelsey)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